作者:刘玉福(山东省青州市经济开发区姜家村,山东 青州 262515)

蜜蜂在一年中有四五个月都可以分群,尤其在南方时间更长,但是在春季分群比较有利。春季是蜜蜂的自然分蜂期,育王容易,育出的蜂王质量也比较高。春季蜂群正处于上升阶段,分群后对原群影响不大。这个季节自然界百花盛开,有充足的蜜粉源和辅助蜜粉源,有利于原群的恢复和新分群的发展壮大。

我国北方有的地方在春季和夏季蜜源之间有一段空档,有的地方主要采夏季蜜源,正好利用这一段时间分群以扩大蜂场规模,增加生产群,提高夏季蜂产品质量。只要规划得当、管理到位,到夏季蜜源流蜜期可以生产一部分蜜,做到当年分群、当年受益,比秋季分群要划算。例如华北地区通过分群,蜂群可达到原来的 2 倍,新分群可增加 50%到 1 倍产量,至少能挣到当年的越冬饲料。东北、内蒙、新疆等地区,主要采夏季蜜源,更有必要在春季多分群,集中力量采集夏季蜜源,同时也是对春季辅助蜜源的充分利用。

华北地区在春季分群时,首先要组织育王群,准备工作要在育王移虫前 20 d 完成。要有目的地选用杂交父群和母群,以便在分群的同时达到改良蜂种的目的。选出种用雄蜂和育王群后,可用补子加脾的方法提前育成强群,加上继箱。这时要先育雄蜂,准备好雄蜂巢脾,最好是产过几次的旧脾,新脾蜂王不愿产子,巢础更会耽误时间。按每只处女王 50 只雄蜂的比例培育雄蜂加雄蜂脾。育雄蜂的时间宁肯提前不要拖后,因为雄蜂发育从卵到出房要 24 d,出房到性成熟要 12 d。共需 36 d 才达到交尾的要求,提前几天没关系,晚几天便会错过蜂王交尾的最佳时期,影响育王的质量。加雄蜂巢脾前还要紧脾、调脾,使箱内蜂多于脾,底箱内留 3 张产满子的封盖子脾,不留有空的脾,加入雄蜂脾,强迫蜂王在雄蜂脾上产卵。同时注意不间断地饲喂使蜜粉充足,从而使蜂王积极产卵,不产生啃子拖子现象。

移虫育王的时间很重要,一定要掌握好。例如华北地区过早移虫,分群时间在刺槐流蜜前或正在流蜜的时候,会直接影响刺槐蜜的产量。如果太晚,到荆花期流蜜新分群只有 4~5 框蜂,则达不到提高产量的目的。移虫放在刺槐流蜜结束前 10 d,这样移虫后有梧桐和刺槐蜜源,移虫后容易接受,有时可一次成功,免去复移,同时蜂群对蜂王幼虫的饲喂也更精心,有时不需加喂饲料也能育成好王。移虫时可选用于杂交的母本,至少也选用血缘关系远的父母本,以免长期近亲繁殖。如果已经引进优良品种,便以更换新品种为目的地选择母群和父群,这样会做到更换蜂王和扩大规模同时进行。育王群要选用强群,使蜂多于脾,利用有“分蜂热”的群也较好,但要注意检查不要有自然王台。

王台育成,在移虫的第十天提群。提群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王台的接受与否和新王出台的接受。如果新群内蜂数过少,新王出台后会自动消失,群内老蜂过多或有自然王台,分台后会被啃掉或新王出台后被围。一般需提 2 张封盖子脾和 1 张蜜粉脾,其中有 1 张正在出房的老子脾,这样老蜂飞回原群后能保持一定的蜂数,而群内大部分是幼蜂,它们对新分台和新生王没有敌意,也会积极饲喂,保护新王。注意将新分群内的自然王台割净,更不要带进蜂王。华北地区可用 1 群分 1 群的形式分群,在新王交尾后再提1 张不带蜂的卵虫脾补在新分群内,这样一方面可利用新分群的哺育力,又可以刺激新王快速产卵。以后再补 1~2 次子脾,新分群可以迅速发展,到荆花期可发展到 7~8 脾蜂,可以用 3 群组成 2 个继箱群 2 个平箱群或用 2 群组成 1 个继箱群 1 个平箱群投入生产。生产群可增加 50%以上。如果新分群发展较慢,可用 6 框以上的群采用平箱取蜜的方法也能提高部分产量。如果离夏季蜜源流蜜有 2 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每群分出 2 个新分群,每群 2 张封盖子脾 1 张蜜粉脾。这样 3 个群同时发展,到下一个蜜源时可以都加继箱采蜜,便可得到原来 3 倍的生产群。

春季分群可以增加蜂群数量,提高蜂产品产量,扩大蜂场规模,还可有效地解除“分蜂热”,有计划地引进新品种和进行杂交,淘汰老品种。比较秋后分群可以节约饲料,避免越冬的风险,是一举数得的分蜂方法。

什么是群分(谈春季分群)(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