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客站
全国有多少个小资风情的火车站我说不清,但像旅顺、亚布力南、横道河子、吉林西,肯定算得上极具小资风情的火车站。
自有风情吉林西
近水楼台先得月。吉林西站毕竟离我不远,先去品味一下这座由著名设计大师、才女林徽因亲手设计的火车站还是件愉快的事儿。说走就走,与朋友相约,开车直赴吉林。
吉林西站的办公区
初冬时节,地上的雪花已经融化成泥巴。远山近树在雪花的作用下渲染成一幅淡淡的山水画。穿过喧嚣的市区,一栋哥特式建筑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帘。这处曾名字叫作“八百垅”、“黄旗屯”“龙海铁路总站”的火车站就这样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使用了近百年的地砖
寒风中的塔楼,就像一位贵妇人,身着浅黄色的大衣,恭迎着四方来宾,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耐人回味的历史。
候车室
那是1928年,在中国的大地上横行霸市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沙俄和日本人。中国东北的铁路、采矿、军事等诸多重要资源都掌握在这些外国列强的手中,对中国内政横加干涉。做为东北王的张作霖当然不愿甘居人下,于是决定在南满铁路的东侧铺设一条属于自己的、从奉天(沈阳)至海龙的铁路,以此摆脱对日俄的依赖。此时做为吉林省长的张作相积极呼应,决定自建吉林市到海龙的铁路,以抗衡日本人在吉林的影响。
当年靠人工磨出的水磨石墙裙
张作相的做法引起了日本人的强烈不满,不但不同意筹建中的龙海铁路在吉林市火车站与南满铁路接轨,而且拒绝用他们掌控的南满铁路,来运输龙海铁路建设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妄图以此将中国人自己建设的铁路扼杀在摇篮中。也正因如此,中方不得不另起炉灶,在这里建设属于自己的火车站。
铁艺是用来当地热使用的。底下有烟道从此通过。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归国才女林徽因毅然担起了火车站的设计任务。
经与铁路有关方面联系应允,在车站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缓步走进了这座已有90年历史的火车站。
这里当年是壁炉。烟道通过地下管道成为地热了。
我们惊讶地发现,当年铺设在地面的地砖仍然光彩照人。绛红色的梅花与蓝白相间的细蕾巧妙地拼接在一起,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美感。尽管经过了九十多年的人踏物拖,至今仍像是一块焕新的地毯,还在散发出幽幽的光泽。
当年的售票窗口,台面的高度刚好与一个人的站姿等高,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
不仅地面光彩依旧,两旁的墙裙、踢脚线全都是用水磨石人工磨成的,看上去完好无损,其表面的光洁度和弧线恐怕今天的施工水平也难以实现。使人很难相信这是一处至今还在使用的办公用房。老旧的门窗,虽经多次油漆涂刷,但依旧运转自如。
当年的行李托运处,台面比较矮,方便人们托运行李。
穿过办公区就是当年的售票大厅。大厅的北侧是售票窗口。窗口的高度正好与一个人站立的姿态一样高,很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而其对面,是旅客托运行李的地方,窗口要比售票口低许多,为的是方便旅客提放行李。
据说整座建筑从空中俯瞰是一只卧狮状,这里是狮子头,塔楼是狮子尾。寓意深刻。
人说女人的心是细致的,而美女林徽因自有自己的人文情怀。
售票厅的脚下有一圈中间镂空的铁艺,刚开始我以为是下水用的漏斗。可又觉得奇怪,车站售票大厅又不是洗澡堂,哪里用得上如此大的“漏斗”?车站的工作人员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告诉我这不是下水漏斗,而是当年的“地热”。
狮子头正面
原来在隔壁有一座壁炉,壁炉的烟道是通过地下管道从此经过。管道中的热量通过这些铁艺散发出来,为售票大厅冬季采暖。
托运完行李的旅客就可以来到候车大厅。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候车大厅太小,不过一百多平方米。但仔细观看你会发现,这座候车大厅,穹顶很高,一面设有宽阔的采光玻璃,使人觉得空间很大,很舒服。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状如卧狮。主体建筑为方石结构,屋顶采用折曲式木屋顶,以前屋顶上覆着琉璃瓦,可惜在后来的维修中进行了更换。整个建筑以红、白、黄三色为主色调,看上去干净利落,落落大方。既有西洋哥特式建筑的风采,又不失中国元素的风韵,中西结合,相得亦彰。难怪当年刘德华主演的《天若有情3之烽火佳人》将此地选为拍摄地。
举架很高的候车大厅穹顶
龙海铁路总站及龙海铁路的建成,在吉林、辽宁东部形成了一条长度达183公里的铁路运输线,有力地抗衡了日本人在东三省的势力,也失败了日本人独控东北铁路的阴谋。
伫立在站房旁铁路边,望着伸向远方的铁路,仿佛又令人看到了林徽因那忙碌的身影,看到了她当年把车站设计成卧狮形象的良苦用心。中国这只雄狮已经醒来,未来的世界不能没有中国。中国雄起!
《小资车站吉林西》
南国有佳女,
巧绘傲霜姿。
国际风云际,
坚贞能自持。
潜心蕴狮意,
昂首欲奋时,
吾辈今来赏,
使命不可辞。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马天作 通讯员 王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