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傣和水傣的区别(对壮傣泰同源的澄清)(1)

掸族姑娘

首先我们要承认中国在五十到八十年代民族识别的权威性。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照顾少数民族的权益,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民族识别工作,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创举,可以说各少数民族地位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过去几千年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的记载充满了傲慢和偏见,道听途说随意编排族名人名为主,认真考察后记录下来的资料也有,但所占比例不高。新中国的民族识别运动,派出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了艰苦卓杰的努力,改正了历史上的很多谬误,尤其对族名进行了必要的重新识别和划分。也许还存在某些问题,但是55个少数民族族称的确定,其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壮傣同源的由来

民族识别工作的一个主要依据是化分语系,傣族被划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这个划分排名先后是根据在中国的南方少数民族居民数量来排名,也就是人数多的排在前面,如果按历史影响或在某地某民族的主导地位来排名,那会越扯越乱,可能制造新矛盾,所以来个重新洗牌,全部按人数多少来排名,这样就照顾到了相对落后民族的利益,体现了新社会的民族平等政策。

对这种排名,我们要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但不能以此来界定两个民族之间的主次问题。

壮傣同源论恰恰就陷入了这个迷思。

壮傣原本是八杆子打不着,除了文山州可能有壮傣相邻互相比较熟悉外,一般没有哪里的傣族知道壮族朋友是怎么回事。壮傣同源是历史学界的何平先生等人在论述傣泰民族起源问题时,从语言相同的角度,得出傣泰族是百越一个支系,是从壮族地区分出去的,这就是壮傣同源的由来。

其实壮傣同源作为一个学术观点本无可厚非,但是为证明傣泰是从壮族分出去的一个支系,把傣泰在滇西和泰老建立的一些较古的文明全部加以否定,就显得有点简单粗暴,反而更难自圆其说。

更有趣的是,随着近年东盟和广西关系的加强,一些年轻人会冒出这样的观点:壮泰同源---泰族是壮族后裔----广西侬志高起义失败后有几十万人跑到泰国,成了今天的泰族。

与此相反的是,缅甸一些掸族学者根据过去个别西方学者的观点,提出“傣壮”的概念,把壮,侗,布依,水都说成是“傣”。为此本人根据中国民族划分的结果对这些学者给予明确提醒并加以否定。

第三 民族的界定

一般对近代民族的概念应该从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地域,心理素质,文化传统,文字,宗教信仰等各种因素组成。

语言只是其中一项。大家知道,壮族和越南各族一样,是古中华文明的次文化圈,也就是古时候是跟着中原文明的,只是越南和朝鲜日本一样始终不愿意融入中国,而壮族在历史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壮族实体”,就很自然地分散融入了中央朝廷。傣泰族有自己的文化,现在分属几个国家,但语言和风俗习惯基本相同,使用的是古梵文和巴利文转化而来的文字,各地方书写有区别,发音和拼发则差别不大,同时也大部分信仰南传佛教,这是共同的心理素质决定的。

傣泰语不但和壮语接近,和布依,侗,黎,水等族的语言也有不少相似处,甚至广东汉语方言有些发音也和傣泰语接近。所以广东人到傣族地区或到泰国,学语言比较快,讲泰语时发音比较标准。

所以语言接近不能算一个民族,否则中国的民族识别就不那么费劲了。而所谓的同源,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也就是都来自“百越”民族,古代中原王朝提出“百越”的概念,简单讲就是一百种以上的部落或部族,他们基本相同的就是杆栏式建筑,断发纹身,种水稻为主,等等。在历史长河中,很多越人已经演化成今天南方汉族的一部分,而部分相对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新中国根据各种要素划成几个不同的民族,这是国家对落后民族的照顾,大家地位是平等的,如果提出谁是谁的支系,谁是谁的后裔,就显得比较幼稚了。

第四 傣泰民族模糊的古代历史和清晰现状

傣泰民族对古代历史比较模糊,尤其是迁徙路线,有时人云亦云。过去个别西方学者根据历史传说,提出的迁徙路线,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发挥成“受中原王朝或蒙古人的压迫而大量南迁”,经过中外学者几十年的共同努力,澄清了不少西方学者的谬误。我本人是业余水平,但因为多年在泰国,缅甸掸邦和老挝生活,探讨各地历史和文化,初步提出:两千五百多年前傣泰民族的先祖离开古越人地区,以细水长流的方式一村一寨往南和往西迁徙,在云南的中部都留下痕迹,到西汉时期形成勐级的地方政权,小火堆一样地兴兴灭灭几百年后,基本于公元十二世纪前后形成比较成熟的大型政权,也从那时开始,历史线索就比较清晰。总之这种迁徙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平的无声行动,没有构成“历史大事”,也不存在被哪个大民族的强力挤压。

傣泰民族现在分属几个国家,但是在情感上各地傣泰民族以所属国为依归。中国傣族当然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没有任何含糊。而泰国的泰族都只承认“泰国人”身份。把泰国东北部那些习惯和老挝人一样的称为“佬人”他们是不接受的;同样泰国东北部人到老挝也被当外国人,缅甸掸族来到泰国,泰国官方和民间都叫“泰亚”(即大泰),但在实际中是把他们当外劳对待。

泰国自从建立素可泰王国,将近八百年来一直是个比较稳定的统一国家,中间虽然有缅甸的入侵而短暂灭国,但是最终还是挺了过来,疆域基本上变化不大,而且内部只有地区之间的争斗,鲜少有民族间的大仇杀,这个融合了高棉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泰文化一直用温和的手段不停地把外来者拉进自己的怀抱。大部分人都对这个国家有高度的认同感,远者如赶走缅人而成功恢复泰人国家的郑王(达信大帝),近者如推行泛泰族主义的披纹.颂堪元帅也有华人血统,这一切都说明泰国华人和泰国是无法分开的。而短暂推行的泛泰族主义失败后,泰国人很冷静地把目光收回到本国的疆界以内。利益就以国家为主,与广义的“傣泰民族情感”关系就不大了。同样的,在涉及到实际利益时,泰国华人当然以泰国为主。

泰人的民族性格比较温和,容易满足,同时又溶进了华人的勤劳习惯,所以总体发展不是很落后,各方面管理都能跟上世界潮流。但是作为一个地区的中等国家,这里的人一般没有追求国家强盛到足以在地区称霸的野心,能够自立自卫,不被外国来欺压。

中国傣族主要分为两大片区,云南西部德宏和南部西双版纳。西部傣族和缅甸掸族语言基本能交流;西双版纳傣族则与泰北和老挝,缅甸掸邦景栋方言比较接近。

所谓的泛泰主义,确实是个政治问题,但是时间并不长,而且现在泰国也没有能力和心思对云南提出什么领土要求,而中国傣族都很自然地认同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从来就没有一丁点分裂祖国的意愿。所以在研究傣泰民族问题时,大可不必再考虑那些敏感的政治因素。如今中国日益强大,傣族人民都以作为中国人而自豪,能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利用和泰缅老等国同族的优势,加强和东南亚各国的交往,一定能为国家做出应有贡献。

而壮族已经是基本融入汉文化的一个民族群体,尽管是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但和泰族没有任何关系,不要再弄出什么“同源,后裔”,甚至想要互相合起来的伪命题,这只会给国家外交政策添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