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首经方方证要点——大青龙汤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刘志龙 黎崇裕

大青龙汤治什么病最好(100首经方方证要点)(1)

【组成】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方歌】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功用】解表清里,退热除烦。

【主治】治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又治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方解】方中用麻黄、桂枝、生姜辛温发汗以散风寒,能使内热随汗而泄。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胃、益阴血,以补热伤之津;无津不能作汗,又可以充汗源。石膏甘寒清解里热,与麻黄配伍能透达郁热。杏仁配麻黄,一收一散,宣降肺气利于达邪外出。

【方证要点】

1、外寒内热证:以发热无汗,不拘急而烦躁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寒,身痛,无汗,烦躁兼咳,肌肤粟起,脉浮紧。

2、常用于流感、流脑、肺炎、急性肾炎、鼻出血、眼目疼痛、烂睑风、急性眼结膜炎、急性关节炎、丹毒、进行性皮肤病性浮肿、崩漏、卒中闭症、汗腺闭塞症等属于风寒外束,表实无汗,里有郁热者。

3、处方禁忌:脉微弱,汗出,恶风寒者,或虽无汗,而皮肤潮润者,皆忌之。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接受洋地黄治疗的患者,可引起心律紊乱。

4、体质要求:大多是体格强健的中青年,肌肉发达,面部有轻度浮肿貌。发热恶寒,身疼痛,皮肤发热发烫,而按之往往干燥而无点汗;烦躁;脉轻按即得,按之有力,心肺功能较好。

【类似方证鉴别】

1、大青龙汤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都可以治疗外寒内热证。大青龙汤证是表寒重而里热轻,故而以无汗烦躁为主症,故重用麻黄以解表,为仲景发汗之最重剂;而麻杏甘石汤证是表寒轻而里热重,故而以汗出而喘为主症,故重用石膏以清热。

2、大青龙汤与桂枝二越婢一汤:都可以治疗外寒内热证。大青龙汤证用于体格壮实,正气充足者,而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用于体格虚弱,不耐发汗,正气虚弱者。

3、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都可以治疗发热恶寒,身疼痛。大青龙汤证表寒重,故而以恶寒,发热,不汗出而烦躁为主症;而小青龙汤证表证轻,故而以咳喘、干呕等水饮症状为主。

【原文】

1.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剔肉瞤,此为逆也。(38)

2.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

3.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二篇)

【医案举例】

1、咽痛高烧案(黎崇裕医案)

一女,5岁,2013-7-13决诊,其母代诉昨天吃油炸饮食之后咽痛,欲大便不能,口干,精神不佳,恶寒无汗,鼻塞流清鼻涕,高烧,体温39℃,舌脉不详。

辩证:外寒内热

处方:大青龙汤

生麻黄12g 桂枝6g 甘草6g 杏仁6g 生姜3片红枣6枚生石膏30g。一剂。医嘱:水煎温服,3碗水煲成2碗水,先给一碗喝下去之后盖被子发一下汗,微微汗出就可以了,不要大汗淋漓,出了汗烧退了,剩下的药就不要喝了,如果是两个小时后还是没有出汗,再喝剩下的一碗。

2013-7-14其母亲来电话述,昨天喝一碗药半个小时后就开始出汗烧退,夜间发烧无反复,不过肚子有点痛,依旧未解大便,昨晚痰声辘辘,现在有点咳嗽,有点鼻塞流涕,今早大便未解,其他无不适,易方调理而安。

2、外感风寒案(唐医易医案)

祝某,男,52岁,2005年4月17日因外感全身不适,邀我前往诊治。主诉:前天晚上夜宵时,忽感头痛。继而昨日去乡下办事,往返回程全身不适,浑身腰背肩胛拘痛,心烦口渴,畏寒发热无汗,不欲饮食。作日回来后曾煲石歧凉茶喝,今晨又服了“日夜百服咛”,仍不见好转,反而似觉得病情加重,反而增加咳嗽。诊其六脉浮紧略数,舌胖苔白罩微黄。我说:“你这是外感风寒,还喝凉茶!所以不好还加了个咳嗽”。他说:“我确实是感到热气(上火),才喝的凉茶呀,我心烦口渴有眼屎,大便干硬,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喝凉茶就好了,这回怎不行呢?”我说:“你这是热在里而感了风寒,再喝凉茶外感的风寒就更甚,所以就咳嗽”。于是给予拟方:

麻黄12克,杏仁9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石膏40克,大枣12克,射干9克,生姜3片。一剂。

上药服后20分钟,头痛止,继而浑身拘痛解,烧退,唯腰仍觉重坠感,略还有点心烦,未汗,我叫他家人照原方再抓一剂回来,煎了饭后服。晚饭后我告辞时问他:“现在感觉怎样了?”他说:“刚才喝完那碗药,出了身汗,去洗了个澡。现在我感觉我挺健康的!”(本文转自拙著《100首经方方证要点》,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