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郑和七下南洋,有不少看法,无非开拓海外市场、学习海外先进技术、宣扬国威、建立有等级的外交体系,甚至还有人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但小镇觉得这几个目的实在太过肤浅,仍然是现代人对古代人的轻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郑和为何要下西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郑和为何要下西洋
对于郑和七下南洋,有不少看法,无非开拓海外市场、学习海外先进技术、宣扬国威、建立有等级的外交体系,甚至还有人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但小镇觉得这几个目的实在太过肤浅,仍然是现代人对古代人的轻视。
从一个帝国决策者的高度,他思考的一定是国家未来向何处去的根本问题。作为有开国之功的帝王,朱棣怎么可能惧怕一个小小的建文帝,这实在以小人之心度帝王胸怀。更何况就算第一次下西洋有顺带找找建文帝的目的,那么之后6次再下西洋,朱棣统治早已稳固,何必浪费人力。
大家都知道《明史》是清朝修的,可以看但不可以轻信,需要拨开云雾寻找到本质。
七下西洋到底是为了什么?
中国是一个以陆权为主的国家,数千年封建王朝,几乎每个朝代都是以陆为主,这与封建时代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威胁、航海技术不发达等有关,军力不足处于守势的朝代暂且不算,在中国国力强盛的时候,国家战略的主要方向都是西域。
比如汉收服西域三十六国建立西域都护府,唐效仿汉例建立六大都护府以安西都护府最重,到了清朝西北更是重中之重。
唯一的不同就是明,在大多数时期甚至是明朝末期,明都具备远超北方游牧民族的军力和国力,之所以败亡有诸多原因,但唯独不是因为国力衰弱。
虽然明一直向北发动战争,但很奇怪的是明对西北没什么兴趣,200多年间明大多数时间在西北方向仅到嘉峪关一带,明帝国的主要精力实际放在海上。
可以这么说:明朝是中国古代王朝中唯一一个重视海权超过陆权的国家,整个国家是围绕海洋开展的,甚至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试图开拓海洋的帝国。毕竟古罗马帝国虽然掌控地中海,但那种坐着澡盆子都能横渡的澡堂哪里算得上大海。
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第二部分提到的皇权和财税问题。我们可以参考最近几百年成功开拓海洋的西方国家。
需要推荐一部十几年前的经典纪录片《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个国家兴衰更替的故事,极有启发。
法德日俄实际没能突破前一个国家的限制,暂且不谈,其他5个国家成功的关键就掌控海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的海上开拓都是以皇室(王室)为主导,至今各皇室仍然保持着帆船传统。比如刚刚结束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庆祝登基70周年庆典,就是以一支包括诸多帆船在内的70艘船只组成的船队作为前奏。
海洋对皇权意义重大,海洋能够连通更远、更多的国家,其运输能力和后勤补给压力远胜陆地,还能带来巨量财富,而由于航海技术、对外邦交以及对外军事等掌握在中央也就是皇权手中,开拓海外可以极大强化皇权。
仅以郑和七下西洋来看,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仅计算商业价值,在短短的29年间,获利高达72万两黄金、1276万两白银,这还不包括胡椒、苏木、沉香等域外特产带来的长期收益,在很长一段时间,明朝甚至用这些域外特产支付官员的工资,更别说商业以外的更庞大的海外利益。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明朝的税收主要是实物为主,国家花钱也大多是纸钞,白银和黄金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财富,不要被大航海之后清朝的白银收入又或者《大明风华》这种极为不严谨的电视剧迷惑了。
以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正式迁都北京)为例。当年整个明朝赋税绝大多数是实物,黄金仅仅1692两,白银也只有149020两。由此才能真正明白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黄金白银有多么宝贵,按照明朝白银四两等于一辆黄金计算,29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回来白银达1500万两,就算繁华的永乐年间,也需要100年才能获得。
对明皇权更加重要的是,远洋贸易获得的利益几乎全部归入皇室或者中央,无需与地主文官集团共享,这是对皇权的极大加强,也正是在如此巨大的海外利益支持下,形成了强大的中央力量,可以压制地主、文官集团,更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才有了永乐盛世。
然而财帛动人心,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病死途中,当时朱棣已去,打造“仁宣之治”的两位帝王全都短命,1435年即位的朱祁镇更是中国历史上最无耻、最败家的帝王,土木堡之变,50万精锐明军败亡,于是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推行的海权战略在内忧外患中终告失败。
海洋贸易的巨大利益被地主文官集团篡夺,士大夫们一边坚决反对海上远航、要求朝廷实施海禁、销毁造船技术;另一方面世家豪族掌控海外贸易,获得巨大财富用于国内土地兼并,更甚至养寇为患。如明朝中后期频繁骚扰中国的倭寇,其组成极为复杂,以明兵部侍郎郑晓的说法“大抵贼中皆我华人,倭奴直十之一二”,倭寇之中七八成是大明盗匪,这些盗匪更是勾结大明官员、地方世界豪族,通过走私谋取暴利。
海战战略的失败,让大明皇室和中央长期陷入缺钱的困境,于是本应该由中国开启的地理大发现变成了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