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大学时,已经能够引导追求者送50万的珠宝”“建立高价值人设、吸引高价值男人”“实现跨阶层婚恋”……近日,一家名为“灵彤彤恋爱学院”的情感咨询机构的几张海报流传网络。在收费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课程中,许多不入流的伎俩被堂而皇之地标示为技能、特长,惹出不少争议。目前,江苏省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将该公司设为限制类企业,并将对该公司进行清算和注销登记处理。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个事儿。

真情无法排练,爱情没有捷径。这些年,与爱情、婚姻相关的经济业态和社会心态花样翻新。无论是相亲鄙视链广为流传,还是恋爱操控术大行其道,当“算计”“套路”“陷阱”成为显性策略时,除了慨叹,更当深思。自古以来,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胜却人间无数”的琴瑟和鸣,“恩爱两不疑”的坦诚纯粹,为我们描绘了爱情最美好的模样。即使在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一角,也总有一些东西不应该被侵蚀,也总有一些东西必须要坚守。

然而,就是有一些机构公然将突破底线、恶俗不堪的内容炒作成卖点,将捞金、意识控制等包装成恋爱课程。其中,鼓吹拜金、培养捞女的课程导向,彻底将亲密关系物质化、工具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自得姿态,严重矮化女性,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污染社会风气。这样的课程培训,瞄准的是一些人的亲密关系焦虑,仰仗的是精致利己、浮躁拜金的土壤。这类垃圾营销,在一些互联网平台大肆传播,不仅账号拥有大量粉丝,还在某音频平台上收获单集高达10万的播放量。可以说,危害正在“阳光尚未照到的地方”扩散着。

大学谈恋爱可以维持多久(最近恋爱学院)(1)

实际上,明眼人一观便知,这种课程只是打着“心理咨询”“恋爱教程”的幌子,对处于情感焦虑的人进行“智商税”收割。不禁令人想到,近年来爆出的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字等奇葩培训,令人咋舌地在家长群体中异常火爆,无非也是利用了家长教育焦虑进行花式包装的培训骗局。两者异曲同工,都是毒害社会的诈骗。事实上也是如此,有用户曾购买了“爱人挽回课”,结果挽回失败,8888元钱等于学了个寂寞;还有学员申请退款,却遭遇该培训机构要挟。教训不汲取,骗局就永远存在,就还会有“被骗子收了智商税,还替他们数钱”的人。

对待这些培训诈骗,除了提醒相关用户擦亮眼睛、坚决抵制之外,我们还需更多治理层面的思考。今时今日,信息技术的进步,令人们在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更多选择,甚至有人称“只要你有需求,往往都能找到合适的产品”。然而,产品有市场并不代表就合理合法。毋庸讳言,培训机构众多,监管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但越是如此,就越需要完善法治与创新监管。各个相关部门协同合力,不仅需要形成培训市场综合执法力量,还要携手互联网平台,以层层压实的“责任链”激活环环相扣的“监管链”。唯有如此,才能让这些培训骗局即便是改头换面也没有生长的土壤。

有人说,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诚如斯言,用套路操控的爱情是虚幻的,用谎言编织的婚姻也不会长久,千万别让自己被骗了金钱又污化了大脑,甚至让人生误入歧途。

这正是:谁言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相处之道有技巧,爱情经营无捷径。大家晚安!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钟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