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应急

“以前没地方(给电瓶车充电)只能在家里充,担惊受怕的。现在方便了,(充电点)有专人看守还便宜,一个月才几十块钱。”

“扫码就能充,方便又安全。”

近日,在成都市武侯区果堰社区,居民们说起新设置的电瓶车集中智能充电点,都连连称赞。

小区电瓶车充电不规范 破解电瓶车充电隐患(1)

成都市武侯区的果堰社区居住人口约3万人,居民出行使用电瓶车的情况较多。过去,这里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和充电处,不少人将电瓶车停在楼道口,从家里接线充电十分危险。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去年八月,社区在果盛路顺安巷设置了一个占地面积约1200平米的电动自行车集中智能充电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集中充电点的入口处,贴着入场停车、充电须知。价格也标注得很清楚:70V以下的两轮电瓶车50元每月。70V 以上(含)60元每月。两轮以上的车辆和外卖、快递等运营车辆80元每月。临时停车(含充电)4元一天。

小区电瓶车充电不规范 破解电瓶车充电隐患(2)

“这边是锂电池区,那边是铅酸电池区,还有看电瓶车使用年限,三年以上还是三年以下,都是不同的区域。”据果堰社区党委书记杨建介绍,他们根据电动车使用电池的种类以及电瓶车的使用年限,用防火板分割成了不同的区域。“每一个区停放的电瓶车是五到十辆,用这种物理隔断,避免因电瓶车发生意外,造成更多的财产损失。”

据介绍,整个场所使用的是智能充电模式,在每个插座旁边都有一个二维码,居民用手机扫码即可充电,还可以实时查看充电进程、已充电时长等信息。充电完成后还能自动断电,确保使用安全性。

小区电瓶车充电不规范 破解电瓶车充电隐患(3)

在每个充电区域的上方,还悬挂着一个红色的球体。“这个是悬挂式干粉灭火器,如果电瓶车起火,温度达到68摄氏度的时候,它就自动喷干粉下来,将火扑灭。”武侯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向发告诉记者,在集中充电场所内,还配备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推车式水基型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

小区电瓶车充电不规范 破解电瓶车充电隐患(4)

记者了解到,顺安巷的电动自行车集中智能充电点至少能停放近600辆电动车,像这样的集中充电场所,在果堰社区还有四个。“整个果堰片区,我们有五个这样的场所,能解决1500辆电瓶车的停放需求,整个机投桥街道的话 ,有74个停放场所,能停放近两万多辆电动自行车。”成都市武侯区机投桥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邓明宽介绍到。而截至去年12月底,武侯区电动车集中充电场所总量达到1557个,可容纳电动车数量81580辆。

温馨提示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电动自行车不能进电梯,更不能入户,一定要在小区统一配置的有专人照看或有短路保护、漏电保护、自动报警等安全功能的集中充电场所存放和充电,以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