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写作日·爱地球专场#

第一次去拉萨旅游攻略(邂逅一只让我怀念的黑狐)(1)

我出生在拉萨,后来又随父母回了重庆,拉萨留了两个姐姐在那里随我舅舅;97年的初夏,我舅舅回内地接车,他们警察系统,在四川雅安订的那种仿丰田警车;盛夏,我便搭他们的车去了一次拉萨,从成都走松藩,过若尔盖经川藏线入的藏;那时我的两个姐姐已经参加工作了,都在拉萨市;一个在税务局,一个在纳金电厂;舅舅在日喀则拉孜地区,所以我留在了拉萨大姐家。

第一次去拉萨旅游攻略(邂逅一只让我怀念的黑狐)(2)

去过拉萨的人都知道那里的狗多、鱼多,这是因为尊重藏族同胞的风俗:狗是他们忠实的朋友,鱼是祖先,因而没人打搅它们。所以你在街上看见窜过窜去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流浪狗时,不必惊讶!有的长着羊头却是狗尾,有的脑袋长得像狐狸,尾巴却很短;还有的小得像兔子,却永远长不大叫“袖珍狗”;

我大姐家,在人民文化宫旁边的自治区政府大院,就是现在布达拉宫旁,现在应该都拆了;自治区政府大院是集办公和住家为一体的,占地非常的大,里面生态非常的好,绿树成荫,大大小小的树林纵横交错;连文成公主种的柳树,很多都还存活着,需两三个人环抱,不过很多遭了雷击,只剩诺大的树桩,向访客诉说着沧桑;苹果树花盛放,花姿洁白淡雅,有的已经挂果,让人充满了期待;

第一次去拉萨旅游攻略(邂逅一只让我怀念的黑狐)(3)

每天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有一场及时雨,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停。雨一停,我就会钻林采蘑菇,白白的、像鸡蛋,所以叫“鸡蛋蘑菇”。这种菇,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我妈妈都是用来煮猪肉罐头吃,香得会要你的老命;可惜九几年的时候,很少有那种部队专用的罐头了。不过也别失望,这种鸡蛋蘑菇,你煮什么都好吃,只需加盐;那汤鲜得会让你怀疑人生。独特地域的独特出产,美味得让你没脾气!捡这种蘑菇或中午、或下午,早上没见过;估计是见阳光才长,天黑就消失了,就是问了个十万个为什么,也不会搞明白的,因为它出现在西藏,所以一切就是合理。

又是一天下午,楼下的藏族女孩(我们住的都是二层楼)又来叫我捡蘑菇,这女孩,我们在成都就认识了;后来一起进藏,现在又成了邻居。人很漂亮,五官非常精致,就是黑得不象话;不是高原红那种黑,是纯黑,不知道咋长的。唱歌好听,又经常帮我洗衣服(我们用水都是在楼底前的压水井,抽地下水用),这友谊必须好。

第一次去拉萨旅游攻略(邂逅一只让我怀念的黑狐)(4)

我们探索了好多的小树林,收获一般;再加上林子里老是窜出些奇形怪状的野狗来,让我心惊肉跳。她叫我一起去参拜十世班禅的灵堂,灵堂在一栋大楼底层,有稀疏的人在祭拜,酥油灯的光晕时明时暗;女孩在膜拜时,我在转角邻窗的地方,发现了一只狗;昏暗的大堂里,狗的眼睛发着幽幽的绿光,特别引人注目。我就感觉它在盯着我,而且不怕我,居然向我一步一步走来……我转眼望向女孩,她也正静静的看我这边。好黑啊,这只狗来到油灯笼罩的地方,昂着头在仔细的审视着我。大耳、小嘴、小眼,又是一只长着狐狸脑袋的黑狗,非常的黑,毛还返着亮光;女孩朝我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然后我们三个就定在那里,相互观望!这狗好象被我养过似的,我一点也不怕它,它好像也不见外;它绕着我转了一圈,又走向了黑黑的大堂深处,我看见它拖着一条毛茸茸的长尾……回家的路上,女孩告诉我这是只黑狐,非常稀罕的黑狐,在这很久了。班禅大师是89年圆寂的,拉萨很多地方都有他的灵堂,以便供人缅怀参拜。

第一次去拉萨旅游攻略(邂逅一只让我怀念的黑狐)(5)

这只黑狐就这样闯进了我的视野,只要我钻进林子偷蘑菇,它就会在不远处监视着我;我一个人时,它会跑到我身边,近距离监控;女孩在,它就在远处露个脑袋。这蘑菇也许真的是集天地灵气的宝物?我有时会揣两个馒头在兜里,分享给它,它却只嗅嗅,从不要我的施舍。不知道它吃什么?难道吃糌粑?可惜我没有。后来,女孩去了郊区的一个洗羊毛厂打工,楼下的主人也是她舅舅,女孩家在农牧区,她舅舅和我姐夫是自治区团工委的同事,也是邻居。女孩去羊毛厂的第一天,便约了我陪她去报道;奇特的黑狐在我们刚出大院门口时,便从林子里钻了出来,一路伴随;我担心它会走丢,便把自行车踦得很慢。女孩望着远处的黑狐笑得花枝乱颤,她说:你走丢了,它都不会丢,野外才是它真正的家!果然,我们办完了入职手续,还在羊毛厂逛了一圈,吃了个午饭,才回家;黑狐仍然一路相随,时隐时没,神奇的黑家伙。应该是两个神奇的黑家伙,女孩一路高歌,那嗓子叫天赖也不为过,唱的什么我不知道,反正好听。路边时时会传出藏族人唱经的歌声,但也差女孩好多!黑狐没跟丢,第二天下午,我又在树林里看见了它。

女孩上班去了,光采蘑菇也显得太过无聊,黑狐语言不通又无法交流;拉萨的街上正是杨树飞花的季节,苍蝇又多,反正不爱去;去过一次“八角街”,也就是后来你们叫的“八廊街”,印度香、印度首饰之类,我早看腻了;藏红花、虫草我家有;尤其是“八角街”不用电灯,喜欢黑区区的酥油灯,让人非常的不适应。后来我搭了一辆卡车,去了纳金电厂的二姐家。一路灰尘,路况非常不好,听说是每天还是每周哦,只有一辆班车,其它时间你得自谋出路。我现在想不起在卡车上呆了多久,好象好几个小时,到了电厂,一身灰尘!二姐和她的同事加同学,一个叫刘艳女孩住在电厂分配的宿舍里。我被分配到一个藏族帅哥“大巴桑”的宿舍,这下热闹了,四个人的世界,每天都有人陪我,他们电厂是分班的,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

第一次去拉萨旅游攻略(邂逅一只让我怀念的黑狐)(6)

纳金电厂,就是一个长湖,湖的一边有座一毛不拔的荒山,山很高、峻险,山顶有个八角亭和一条不知道怎么走得上去的小路,是唯一的风雅之处;湖的另一边是空旷的荒野、河滩,有零星的植被。湖的尽处是电站,电站下面廷伸出一条河,是叫纳金河吧,记忆盲区!那么,这条河就是乐趣所在;每晚十二点,电站会放闸,一放闸欢快的鱼儿就会往岸上跳,欢乐的电厂职工就会去捡欢快的鱼儿,超省事,不用垂钓,不用下网;汉族人捉鱼,藏族同胞围观,非常有趣融洽。拉萨并不是你们所说的“禁食”鱼类,各大菜市、餐馆都有出售。只是藏族人以前有水葬的风俗,所以忌讳。如果在成都,他们什么都吃!拉萨的鱼,我们叫“棒棒鱼”,长得有点像草鱼,要圆一些,所以叫“棒棒鱼”;骨刺少,骨质比草鱼有弹性,可能和常年水温有关系,当属佳肴。

那个叫“刘艳”的女孩,是成都人和我二姐在成都水电校念书时认识,又一块被分到了拉萨纳金电厂,她父亲、母亲也在拉萨,不过家庭已经破裂,我不知道该不该在这里,这样写?会不会对她不敬?刘艳眼睛很大,眉毛特别的修长,可不是现在的假眉毛啊。如果和她相处久了,就会感觉她是一个“憨厚”女孩。没什么心机,生活阅历初浅,当然比那时的我要成熟很多,大我六岁。我二姐上夜班都是她在和我做伴,带我去捡“棒棒鱼”,其实,你如果不想动,直接把水桶放在河边,鱼儿都会善解人意的自己跳进桶里,可以想象鱼有好多,刘艳喜欢光着脚沿着河边跑,我拎着桶在旁边学艺,装满一只桶,用不了半个小时;只是你能带回去的就一两条,其它放回河里。所以捡鱼的很多时候是在放生,如果河水退去,跳上岸的鱼会被活活渴死的。藏族同胞就是纯粹的捡鱼放生,一条都不带走!没有回归河道的鱼,有一部分会归两岸的各种野生动物享用,大自然的神奇馈赠。

鱼捉回家,杀净、斩条,二姐家泡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泡菜,捡一碗倒在锅里,丢点姜葱。熬出辣味、酸味、香味,再放一勺猪油;鱼条下锅两分钟,调味,下芹菜起锅!把鱼吃完,再煮一锅面条,浇上鱼汤,那滋味……小心你的舌头。这就是刘艳教我的捉鱼、煮鱼、吃鱼的整套流程,已经成为传家手艺,延续至今!题外话: 那个“大巴桑”是藏族里的另类,他吃鱼,而且连汤都不剩,一米九的大个,战斗力彪悍。

第一次去拉萨旅游攻略(邂逅一只让我怀念的黑狐)(7)

和“黑狐”重逢是我第三次去捡鱼的时候,纳金的月亮象个大面盆,银晃晃挂在天空,如果问全中国那里的月夜最迷幻?拉萨,只有拉萨,天空清澈透淡蓝,繁星若近似远,银月亮而媚,月光洒下,远山重重,几缕白云像丝带一样缥缈在星空,实乃天空之城;“黑狐”正在河边的沙地上坐享“藏民”的供奉,第一次看到它如此“大爷”的一面。一个藏族老人弯着腰,双手捧着一条尺许的棒棒鱼,谨慎的轻放在“黑狐”面前,然后躬身后退,“黑狐”半坐在那里,狗模狗样的低头嗅了嗅,用爪拔了拔还在颤动的鱼儿,然后若有所思的沉吟了半晌,狡猾的瞟了一眼众生,用嘴叼起鱼儿,慢条斯理的走进了河边的树林里;临了,还回头望了望,千年妖狐莫过如此……藏族老人,一手端着一杯青稞酒,一手沾沾酒水,向天、向地、向黑狐消失的地方各弹一指,神兽归来,福泽众生!刘艳告诉我,这“黑狐”和一条“白狼”是纳金的祥瑞;“黑狐”有人见过,“白狼”很少出现,惊得我目瞪口呆,这世界还真有这种“传奇”?还是那句话,出现在西藏,一切都是合理的!

第一次去拉萨旅游攻略(邂逅一只让我怀念的黑狐)(8)

刘艳有一箱子的“才情”,一个可以钻进人的木箱,里面全是她的藏书和日记。她的文笔简洁而自然,还有些小幽默;还有些散文我就看不太懂,应该属于一种朦胧体,你能明白她在欢乐还是忧伤,但你理不清她文字的逻辑;其中有一篇“光的凯旋”被我珍藏至今。她偏爱穿绿色的军便服、白衬衣,头发齐衣领,整个人英气郣勃,和电影里的“知青”一个体系;纳金远离红尘,这也许,也是一种倾诉吧!她算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读她的文字、听她的训诉是种不期的收获。她们宿舍后面就是一片望不到头的荒野,象极了无人阿里,沙地夹着碎石,上面三两处灌木丛和野草,是各种飞鸟走兽的乐园,也是刘艳孤芳自赏的地方,一个没有手机、电脑、电视世界,还能怎么样?“黑狐”无处不在的“窥视”着我们,不知道它是自己回归,还是监视我而来?它为什么去了人迹混杂的城市,去了班禅大师的灵殿?终极提问:它监视我干嘛?是我自做多情!?还是有惊天动地的秘密在我身上?!

第一次去拉萨旅游攻略(邂逅一只让我怀念的黑狐)(9)

我在纳金这个不毛之地呆了一个多月,过着很多人羡慕的诗情画意的日子。我妈妈用电报拍来“十二道金牌”八月底必须返乡。临别的那天,电厂正好举办了一个职工晚会,在这个晚会上和刘艳学跳了人生的第一支“国标”,跳过的人都知道,初学者的狼狈,可我却很享受,老师也很耐心、和蔼;晚会上,大巴桑缠着我二姐甜言密语,我都没时间去干涉,晚会的椅子还在我裤子上挂了一个口子,这裤子后来也被我珍藏!反正我是不想走的,我应该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那东西可能就叫“幸福”。第二天送我的不是二姐、也不是刘艳,黑狐也没来,送我的是满身横肉的大巴桑,乘坐的是电厂的一辆商务车,回程非常的舒服,没有一点的颠簸和尘土,只有很多的不舍。到了拉萨被大巴桑拉着在人民文化宫照了一张合影,见文章首页。一切都给我准备好了,第二天就去了贡嘎机场,飞往成都……

在后来的日子,收到了来自拉萨的两个小道消息:1、一只黑狗经常叼着一条鱼放在我大姐家门口,没有任何表述,成为大院茶余饭后的谈资。

2、刘艳去了另一个世界,火葬,她妈妈来捡的遗骨。

那个藏族黑女孩没有消息,没人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