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德小姐的过人之处,不在于跌宕起伏的情节,高超酷炫的特技,又或者感人至深的情节。那种琐碎而烟火气的日常,不过是你我都曾经历过的青春期。然而共情的那么强烈,仿佛在伯德小姐身上,看到当年那个自己。

羞怯,惶恐,骄傲而不安。

最后我们都像伯德小姐一样,泯然众人,消失在车水马龙里。偶尔较真当初如此天马行空的自己为何沦为这个样子,答案也非常简单。后来什么也没有发生,我们只是长大了,跟这个世界和解了。像所有人那样,那么独具一格又大同小异的,长大了。

伯德小姐主要讲的什么(青春期共鸣的最强音)(1)

伯德小姐想要控制自己的生活。她给自己起名lady bird,报考纽约的学校,为了结交很酷的朋友不惜说谎,和妈妈针锋相对,和姐妹撕逼,听起来就像个正常的青春期少女。

然而女主角出彩的地方在于,电影里的她愚蠢又执拗,天真的一塌糊涂,却始终在尝试自己的那条路。她从未抱怨,在做错事的时候道歉,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那些在同龄人身上经常能看到的自私和小气,是伯德小姐身上没有的。所以这个角色尽管不甚讨喜,却没有让人讨厌的市侩和矫揉造作的对成人的模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伯德小姐是幸运的,甚至和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刷到的那些故事比起来,她的生活可以说是美满而顺遂的。有爱她的父母,关切的老师,厮混在一起的朋友,拿到理想学校的录取,如果非要说出有什么挫折,不过是拆穿第一任男友是个gay而第二任男友骗去了她的贞操。这些在成年人看来p大点儿事儿的情节,在那个年纪里,就是顶顶重要的东西了。

因为经历的少,所以一点挫折就是极值;因为敏感又矫情,所以爱情里的背叛一点也不能饶恕。我们看着这个姑娘绝望的蓝眼睛,不知所措的神情,夺眶而出的眼泪,似乎也原谅了当初那个情感用事的自己。那些被自己嘲讽的青春无知,愚蠢情节,最后发现每个人都是如此,每个人都会经历。所以没什么不能原谅的,也没什么好纠结的。

不过多情年少风流客,打马流连尽芳华。

伯德小姐主要讲的什么(青春期共鸣的最强音)(2)

长大后往往奇怪,十几岁的时候为什么和父母总有着吵不完的架。你如此迫切的彰显着自己的存在感,你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然而父母始终觉得你是个孩子,你的思想有点儿幼稚,还有点儿滑稽。虽然他们在这点上的认知是对的,但是那时的你浑然不觉。

当终于站在父母当初的位置上,去看事情的发展和处理,你突然意识到他们曾经对你说的话如此肺腑又真切,只可惜当初你不懂,不撞南墙不回头。

伯德小姐主要讲的什么(青春期共鸣的最强音)(3)

20岁的时候,似乎身边的每个人都在跟你说:你就是经历的太少,又想的太多。什么也不知道,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勾勒不切实际的情节,然后惶惶不可终日。等到事到临头,才发现生活从来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你会沮丧自己什么也没有经历过,焦虑而迫切的去经历什么,喝酒,玩乐,做所谓‘大人’才会做的事,却毫无用处。你还是那个年轻的自己,不完美也不得体,除了用时间沉淀自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伯德小姐主要讲的什么(青春期共鸣的最强音)(4)

这个世界上,穷人很多,富人也很多,但是快乐的人很少很少,遇到一个就是幸运。老子在道德经里临渊羡鱼,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被diss: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他们以为鱼是快乐的,而自己快不快乐,从来就没有结论。

人生的成绩单,从出卷到阅卷人都是自己,好坏评判自有一套标准,固执刻板的拘泥在单一的成功定义里的人,不一定快乐。一个自得其乐玩的开心的人,不见得成功。

或许你压根儿找不到ta。

伯德小姐主要讲的什么(青春期共鸣的最强音)(5)

丑陋的东西不见得在道德上是错误的。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羊群效应,又叫从众效应,说的是当一个人朝向一个目标追索的时候,身边的一群人都会这么做,虽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像是跟着领头羊闷头跑的羊群。

前两天和人吵架,被说你为什么这么严肃又高冷,带着某种指责的语气。在一秒钟的生气之后觉得事情不对,想着说:对啊我就是这样,但这不足以成为让人指责的理由。一个人不在群里热火朝天的聊抖音的时候参与,是这个人的自由,如果这会被定义为严肃又高冷,那也没什么错,事情的确如此。

但拒绝接受因为这个被指责,没有人应该被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而指责。我生而为我,不是为了讨好你而存在的,为什么要依凭着你的道德标准而过活?

就是这样。

伯德小姐主要讲的什么(青春期共鸣的最强音)(6)

你会被欺骗,被嘲笑,对身边的人和这个世界失望,但是最后的最后,你会跟自己和解,就像你原谅世界上所有让你难过伤心愤怒不满的事情一样。

接受自己不那么完美,是每个人长大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有时会突然不明白,为什么当初可以把所有事情办好的自己突然成了手忙脚乱恨不得揪着自己头发尖叫的忙碌存在。后来发现,那时可以做到完美,是因为你从未如此忙碌。人生的岔路口太多,你必须做出选择。爱你做爱,想你所想,在想要花费的事情上花费时间,然后把其余选项全部抛弃,再不多看一眼。

任凭他人火树银花纸醉金迷,过好你自己的人生就好。

伯德小姐主要讲的什么(青春期共鸣的最强音)(7)

那些青春里我们以为的独一无二,最后都被证实是特定年纪里的千篇一律。但是那时我们那么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单纯而执拗,怀抱着一腔愚蠢的孤勇。伯德小姐是这样的,我是这样的,你也逃不掉。

但是我们最后都认清了现实,我们没有那么特别,无论发生什么在乎的人不过寥寥,所以尽力去做想做的事,让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别人不在乎没关系,但是你要让自己快乐。

伯德小姐主要讲的什么(青春期共鸣的最强音)(8)

伯德小姐最后如愿去了纽约的大学,她告诉别人,自己叫克里斯汀,这是父母给她起的名字。她在周末的早上宿醉醒来,去教堂里听了会儿唱诗班,然后打电话给家人,说我爱你。

或许在曾经的伯德小姐看来,克里斯汀沦为平庸一点也不酷了。可是我们都明白,曾经的伯德小姐,已经一点一点的,长成了她应该成为的样子。

分毫不差。

伯德小姐主要讲的什么(青春期共鸣的最强音)(9)

这张照片拍摄于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或许这才是伯德小姐期待过的毕业舞会的样子,完美生活的样子,不切实际的样子。那些流光溢彩的影像,总是给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像是阳光下漂浮的泡沫,或者荒漠里金色的流沙。

它支撑着我们走过生命中最贫瘠的阶段,安抚着少年的一腔孤勇和无处安放的热血澎湃,然后在你终于认清这个世界并和它和解之后安静的消失。

就像从没出现过那样。

然后,我们就这样独具一格而又大同小异的,长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