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口水多,爸爸妈妈总担心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宝宝口水有很多好处,还可以作为健康密码来判断宝宝的健康状况。
口水的好处,多到你想不到
很多家长觉得口水很麻烦,又脏又黏还不美观。 其实对宝宝来说,口水不仅不脏,反而好处很多。 其实口水中99% 都是水分,会润湿口腔,协助说话和吞咽。 口水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可以杀菌灭毒、清洁口腔。 唾液淀粉酶则是食物消化的主力军之一。宝宝吃进去的米饭、面条等食物,都要先经过口水里唾液淀粉酶的消化。 可以说,宝宝口腔活动的每一步,都有口水在背后默默支持。
宝宝为什么会流口水?
生理性流口水:主要与食物刺激、乳牙萌生有关。新生婴儿的唾液腺不发达,生后第1周,其唾液的分泌量一昼夜为50~80ml(成年人为1000~1500ml),仅够湿润口腔黏膜,故此时看不到婴儿流口水。婴儿期间流口水多属于生理性流口水,是暂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不治自愈。
(1)0-3个月以内:口水少
新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加上此时宝宝大多是母乳或乳类喂养,并不需要唾液酶参与消化,也不会刺激唾液腺分泌。
(2)4-6个月:开始流口水
给宝宝添加的米粉等淀粉类食物,会反射性刺激唾液腺分泌,宝宝5-6个月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多。但口腔容积相对较小,吞咽调节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不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唾液,因此会出现口水外流。
(3)7-18个月:口水旺盛
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恰好处在宝宝的萌牙期。乳牙萌出时顶出牙龈,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也会激发唾液腺反射性的分泌增加。
(4)2岁之前:停止流口水
大部分宝宝在两岁之前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嘴边也不再湿乎乎的了。但也有一些宝宝两岁以后还是不断地流口水。
乳齿萌生时则会对牙龈感觉神经产生机械性刺激,使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而此时小儿口腔较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不能及时将过多的唾液吞下,导致唾液在口腔内不断蓄积而外溢。随着年龄渐长,到宝宝能吞咽过多的唾液后,流口水的现象会自行消失。
流口水是宝宝成长必备
宝宝在高兴、嬉笑时,也会将分泌出来的口水流出口外。另外,不少宝宝还喜欢将手指放入嘴里吮吸,这样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
哪些情况要注意?
1. 脑瘫或先天性痴呆
宝宝流口水一般在两到三岁就会停止。如果宝宝在两岁后,除了流口水外,还有语言发育迟缓、不能走路等现象,要小心智力发育障碍方面的问题。
2. 口腔溃疡
如果有口腔溃疡,宝宝口水的分泌量也会显著增加,所以发现宝宝在进食时哭闹或者反复舔舐口腔某一位置时,要引起注意。
3. 呼吸系统感染
当宝宝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的时候,也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通常,这种原因导致的流口水,宝宝还可能伴随有咳嗽、发热等症状。
4. 辅食添加太晚
有的家长认为母乳或者牛奶比辅食营养好,所以即使到了宝宝该添加辅食的年纪,也仍然以乳汁喂养,这导致宝宝的舌头和吞咽功能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宝宝流口水,可以这样护理
1.可以用细软的纱布清洁宝宝的口腔,当宝宝自理能力有所提高时,培养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2.给宝宝用围嘴。围嘴可以保护外衣不被弄脏,还可帮助宝宝从小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3.唾液中含有口腔中的一些杂菌及淀粉酶等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不精心护理,口周皮肤就会发红,起小红丘疹,这时需涂上一些婴儿护肤膏。
4.宝宝长牙后,尽量少给他们吃半流食,或煮得特别烂的食物,而要选择稍硬的东西(如鸡蛋饼等),来提高咀嚼能力。
5.如果宝宝的皮肤出疹子或糜烂,最好去医院诊治,期间要保持皮肤的整洁、清爽。如果局部需要涂抹抗生素或止痒的药膏,最好在宝宝睡觉时进行,以免药物被吃入口中。
本篇文章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