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冀敏的妹妹拒绝就读哈佛,虽确实有标题党的嫌疑,其实事实情况确实也如此。学生择校时,会基于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考虑,例如学校的名气地位、专业方向、地理位置和气候、个人规划以及经济因素等等方面。所以基于某种因素放弃哈佛选择MIT,或者放弃MIT选择哈佛都是可能发生的情况。我继续写Ding的故事,原本他和小伙伴们都一致希望进入MIT,并在很多时候都把自己看作是MIT学生的前提下,看看他是如何被哈佛大学吸引而最终注册入学。

顶尖名校的申请过程中,竞争极其惨烈,学生不仅需要极高的智商,还需要不懈的努力。但是一旦被学校录取后,这些名校就会放低身段,采取各种方式吸引这些精选的学生入学,而不致流失到其他学校。所以名校一般会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举行被录取的学生访校活动,邀请准学生参观,参加各种活动,以帮助他们做出决定。

被大学录取但还未正式注册入学的12年级学生,美国学校称之为 “pre-frosh”,这个词来源于英语俚语 “Frosh”(大学新生)。每年的Pre-Frosh周末,学校会精心组织多大几百个的活动供学生选择,这些活动涵盖了学术,体育,艺术,娱乐,宗教,宴会以及社交等各个方面。也会开放一些特定的课程和专门的讲座,并安排他们和老生住同一个宿舍,从而更多地了解和接触学校和学生。

Ding在参加完MIT的活动后,仓促地来到哈佛,正好赶上在Annenberg Hall为Pre-Frosh活动学生提供的免费用餐。Annenberg Hall是哈佛大学专供所有大一新生用餐,也是他们未来建立社交网络的重要渠道,这里看上去很像哈利波特里所描述的富丽堂皇,里面的设施,环境都能够吸引这些“乡下”来的学生。

Pre-Frosh特别吸引Ding的应该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他选择了著名经济学家Greg Mankiw教授的讲座。 Mankiw曾是小布什总统的顾问,后来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的顾问,他曾写过两本经济学著作。在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中,Mankiw的学生人数多达700人,学生们称,曼昆的影响力在经济危机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说到这里,想到了丘成桐教授提到的怪现象:中国大学的著名教授为什么不带本科生?我想Mankiw这样级别的教授,必定不会出现在中国大学本科生的教室,就算是博士生,想来也未必时常能见到吧,我们仔细感受一下彼此之间的区别。哎......我又吐槽祖国的教育了!

不讨论教授这个敏感话题,说说校友吧,毕竟你周围同学的层次决定了你的圈子!在Ding熟悉的数学方面,数学天才Evan O’Doney入读哈佛,成为2011届新生,应该也让他迅速转变对哈佛的看法!Evan在2岁时就会简单的加减法;6年级学完微积分;8年级获全美Spelling Bee冠军;历届美国数奥队成员;14岁应斯坦福两位数学教授的邀请,帮助解决了一个数学难题;2011年获Putnam奖冠军。

Pre-frosh活动一般持续几天,学校会安排和接待的老生住在一个宿舍,不过需要自带睡袋。接待Ding的同学Tarik来自孟加拉国,2010年国际奥数铜牌获得者;孟加拉国仅有的2名哈佛学生之一;他们国家的网络不遗余力地赞美他为国家的骄傲和国宝级的人物。可是就是这样的牛娃,也坦率地告诉Ding“在哈佛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时常感觉压力极大,真担心自己跟不上!”面对顶尖教授和同学,将Ding对哈佛大学的最后一丝不敬彻底打消,之后他更多的担忧是自己是否能顺利毕业。

陆陆续续地讲述了很多关于HEMG学子Ding的哈佛故事,至此,以他顺利毕业于哈佛大学,进入华尔街入职为止,我不打算继续他的故事了!期待优秀的你能加入到我们,一起创造出属于你的故事,谢谢大家!6.1节日快乐!

哈佛大学入学难题(他为什么入读哈佛大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