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旧属零陵县。清《乾隆府厅州县志》卷33(永州府零陵县):“县丞驻冷水滩。”因清代诗人、零陵县丞徐大纶居冷溪之西的滩上,遂取名冷水滩。

冷水滩区以前叫什么(冷水滩名字的由来)(1)

冷水滩是潇湘聚汇后流经的第一城。位于湖南西南部,东邻祁阳县,西抵东安县,南接零陵区,北连衡阳市,是湘江东源(湖南蓝山潇水河)与湘江西源(广西兴安海洋河)于零陵区蘋岛汇合后流经的第一城。湘江穿越其境,直达洞庭,以其美、秀、特、古而著称,令人神往。

远在旧石器时代,冷水滩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和劳动,他们过着群体的定居或半定居生活。普利桥的大历山中有石棚(20世纪90年代被毁),为远古人类的祭祀遗址,标志着冷水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人类活动。

冷水滩区以前叫什么(冷水滩名字的由来)(2)

  夏商周时代,冷水滩属传说中的荆州古地。

  春秋战国时代,冷水滩属楚国南境。

  秦始皇属零陵县,归长沙郡管辖。

  西汉初,改长沙郡为长沙国,冷水滩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建立泉陵侯国,冷水滩属泉陵侯国。元鼎六年(前111)置零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冷水滩随属之。西汉未王莽建立新朝,改零陵郡为九嶷郡,冷水滩属九嶷郡。

  东汉,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隶属零陵郡,冷水滩属泉陵县。

  三国时期,泉陵县先归蜀,后归吴,隶属零陵郡,冷水滩随属之。

  两晋时期,西晋秦始元年(265)冷水滩属荆州零陵郡所辖之泉陵县,永嘉元年(307)冷水滩属湘州零陵郡所辖之泉陵县。东晋承之。

  南北朝时期,冷水滩属南朝地域。刘宋时改零陵郡为零陵内史,齐、梁、陈时复称零陵郡,均下辖泉陵县,冷水滩属泉陵县。

  隋朝,开皇九年(589)改零陵郡为永州总管府,改泉陵县为零陵县,大业三年(607)永州总管府复称零陵郡,冷水滩先后属永州总管府、零陵郡所辖之零陵县。

冷水滩区以前叫什么(冷水滩名字的由来)(3)

  唐朝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冷水滩一直属零陵县所辖区域。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组建永州专区。1950年5月,永州专区改称零陵专区,冷水滩属零陵专区零陵县所辖。1952年,衡阳、零陵、郴州3个专区合并,设立湘南行政公署,冷水滩属湘南行署零陵县所辖;1954年,撤销湘南行署,改设衡阳、郴州两个专区,冷水滩属衡阳专区零陵县所辖。

  1960年2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批准设立冷水滩市,由零陵县管辖。

  196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冷水滩市由衡阳专署管辖。

  196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冷水滩市,其行政区域仍划归零陵县管辖。

  1969年2月,经零陵地区革命委员会同意,建立零陵地区冷水滩镇(县级),为地区直属镇;1969年12月撤销,其行政区域仍回归零陵县。

冷水滩区以前叫什么(冷水滩名字的由来)(4)

  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县,恢复冷水滩市。同年8月,经中共零陵地委批准,以原中共零陵县委、零陵县人民政府建制为基础,组建中共冷水滩市委、冷水滩市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同时,设立冷水滩市人民政府直属各部、办、委、科、局、区、乡镇、街道等办事机构,并配备领导班子,建立基层政权。

  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同时撤销冷水滩市,设立永州市冷水滩区,并于1996年3月18日正式挂牌。

  冷水滩是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市级首府城区。建置、行政区划分合变更较大,频繁演变。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为乡级镇,自1960年成立冷水滩市以来,历经冷水滩市一冷水滩镇(县级)一冷水滩市一冷水滩区。1984年6月撤销零陵县,恢复冷水滩市;1995年11月,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冷水滩市改为永州市所辖县级区。1997年,永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机关及大部分市直单位搬迁至冷水滩办公,冷水滩成为一座年轻的市级首府城区,成为永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物流中心。冷水滩因其年轻而后继勃发,蒸蒸日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冷水滩区以前叫什么(冷水滩名字的由来)(5)

  冷水滩是湘桂经济走廊上的新兴工业城市。1984年撤县复市后,冷水滩把握地处湘桂之交、交通便捷等优势,认真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工业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超常跨越式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拥有汽车、冶金、机械、电子、纺织、医药、日用化工、食品、造纸、建材等30多个行业、9000多家生产企业的新兴工业城市。

  冷水滩是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的实验窗口。1988年5月,零陵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允许实行类似广东的改革开放政策。冷水滩被批准为计划单列市。1990年12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湖南省第一个经济开发区——凤凰园经济开发区,享有省计划单列市的行政管理权和经济调控权,区内开辟国营、集体和涉外经济区,股份制、合作制经济区,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区,综合服务管理区。20世纪80年代末,冷水滩在全省率先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尝试;率先组织城建、国土、工商、税务等单位合署办公,为投资者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率先实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率先设立“无费区”。为省、市改革开放提供了很多具有超前价值的经验和借鉴。

冷水滩区以前叫什么(冷水滩名字的由来)(6)

  冷水滩是大西南通道上通边出海的重要门户。冷水滩是华中经济区向大西南辐射的接合部,是湖南通向广东、广西的咽喉,历史上被称为“楚粤门户”。这里是通往大西南的交通枢纽,是湘桂走廊上的物流中心、商贸中心。湘桂铁路自东向西、洛湛铁路自北向南穿越其境;占地6.7平方公里的永州火车站是铁路二等区段站,每天有北京到南宁、桂林到深圳、柳州到广州、北京到湛江、昆明到上海、南宁到上海等数十趟列车对开经过永州站;湘江水运自南向北直达洞庭;国道322线、省道217线、衡枣高速公路、永连公路等公路直达广州、深圳、桂林、长沙,公路客运开通了冷水滩至深圳、东莞、广州、珠海、长沙、上海等专线,朝发夕至; 境内的零陵机场已开通海口、长沙、深圳、昆明4条航线。

冷水滩区以前叫什么(冷水滩名字的由来)(7)

冷水滩山水秀美,古迹密布,旅游资源开发前景灿烂。境内有明嘉靖年间修建的文昌阁古建筑,有舜帝南巡时休息过的全区最高峰腾云峰和城区内的焦山(马头岭)古遗址,有南朝时期的三多亭古窑址,有五代十国时修建的潇湘第一码头老埠头和潇湘第一镇,有三国时期张飞生活、鏖战过的遗存张飞井和将军岭,有唐朝永贞年间柳宗元置于湘江西岸悬崖上的“飞来石砂帽”,有宋乾德年间隐居士唐叟钓鱼处遗址“唐叟钓矶”,有怀素书堂、方志道诗碑、凤凰园诗碑,有风光秀丽、水天一色的潇湘百里平湖风光带,有树木参天、四季如春的巴洲滩,有形如虎状仰头咆啸的虎岩等景点,是广西桂林一湖南永州风景带上的一大亮点。在冷水滩这块充满灵气的土地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李达。

冷水滩区以前叫什么(冷水滩名字的由来)(8)

李达故居

  20多年间,冷水滩区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加快,社会文化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在21世纪的征途中,冷水滩的发展已跨入一个新时代。全区人民正抓住“首府”机遇,以敢争一流的精神,开拓前进,创造冷水滩更辉煌的明天。冷水滩将发展成为湘西南一颗灿烂的明珠。 

冷水滩区以前叫什么(冷水滩名字的由来)(9)

 点击下方链接,可欣赏永州市其他县区建置区划其及历史来龙去脉:

1、东安名字的由来、历史来龙去脉及其它;

2、宁远名字的由来、历史来龙去脉及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