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经典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经得起后世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之。正如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三国演义》的读者,也都有自己的“三国”。如何解读“三国演义”,其实也是一个人“三观”的直接体现。

继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红楼梦》的著作《红楼心解》出版后,作家刘广迎把解读的视角对准了另一部名著——《三国演义》。2022年12月,他的新作《说三国 论决策》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书中通过分析吕布、诸葛亮、周瑜等三国人物的人生选择等,分析众多人物和事件背后的人心、人性,找到成人成事的密码。从“三国”解决认识问题,从工作、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也是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

三国演义小故事(从三国演义中感悟做事方法)(1)

刘广迎是管理学博士。他对“三国演义”的解读和诠释,就带有管理学的浓重色彩。他通过分析诸多三国经典人物的成长轨迹和重要事件的起因经过,从择人、谋事以及决策技巧等多个方面分析成败原因,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并从中总结了人们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要诀。

《说三国 论决策》中,刘广迎分析吕布的职业生涯,是不断“跳槽”的过程。“跳槽”一次,害一位老板,毁一个单位,还塑造了“不靠谱”的个人品牌。一个人该不该“跳槽”?如何“跳槽”?一位老板,该不该接受一个“跳槽”的人?如何使用“跳槽”的人?诸如此类的选人用人决策,是有策略技巧可用的。他也从管理学的角度思考:诸葛亮、周瑜等人,能力超强,可他们为什么不选择自主创业,不自己当老大?他们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关羽与张飞为何死心塌地追随刘备,不为高官所动?不为财色所动?曹操干着“一把手”的活,当着“一把手”的家,又为什么不名正言顺地当“一把手”?他不称帝,为何要当魏王?这些重大决策都有一个反复考量的过程。

在刘广迎看来,更好地追求成功,必须先有“三问”:我将何去何从?我将与谁同行?我又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三问”解决不好,走的弯路就多,付出的成本就高,心理的体验就差。诸葛亮就是在弄清了这“三问”之后,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诸葛亮一出山,他的人生便“开挂”,天下大势亦为之一变。更好地实现人生幸福,亦须先有“三问”:世人如何定义幸福?我能否自己定义自己的幸福?又如何落实于日常生活?这“三问”解决不好,幸福也可能与你走动,却会常常与你分手,甚至是再也不回头。刘禅大概是弄清了这三个问题,得到了心理的解放。所以,刘禅从未真正进入职业生涯,便“躺赢”了幸福。刘禅被世人嘲讽为“扶不起的阿斗”,但或许在刘禅心里,诸葛亮与曹操之流才是名副其实的“阿斗”。

解读不同的作品,要使用不同的路数。《红楼梦》的故事,来自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刘广迎解读的重点是人们的日常心理,也就是人们直觉决策与情感起伏的内在机制。《三国演义》的故事,则来自风云激荡之时代,言的是竞争斗争之大业,刘广迎则用它解读人们的重大行为决策。

在刘广迎看来,家庭、事业与他者,构成一个“三国”;价值、目标与手段,构成又一个“三国”。他解读的“三国演义”,跳出了纷乱“三国”历史截面,把曹操、诸葛亮、司马懿甚至刘禅、曹睿等鲜活的历史人物,非常生动地演绎在历史现场,并结合领导力和职场等现代场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