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谢格拉德集团(Visegrád Group)”成立于1991年,成员包括中欧四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是欧洲内部规模最大、合作成果最丰硕、影响力最强的次区域合作组织。

上一篇我们讲到,维谢格拉德集团(简称V4)四国在加入欧盟后逐渐发现,自己一味学习西欧、盲从欧盟的做法似乎无形间让中欧沦为了欧盟的“二等公民”。因此中欧最终明白了,西欧和中欧的利益和观念都有别,盲目奉西欧为“楷模”只能让中欧融化于西欧的大潮中,彻底泯灭自己的“中欧身份”。于是,中欧四国重新开始在V4框架内进行合作,在和西欧、欧盟意见相左的问题上坚决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中欧又开始重新思考起了那个和自己的身份及灵魂相关的问题——“何为中欧”?

完结篇啦!前三篇传送门维谢格拉德集团: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何为中欧?|一 维谢格拉德集团: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何为中欧?|二 维谢格拉德集团: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何为中欧?|三

中欧班列德特里克堡(维谢格拉德集团)(1)

五.2009-:何为“中欧”?中欧在欧洲内再探索

中欧从没有停止探索过自己是谁。

毫无疑问,中欧人认为自己本质上是“欧洲”人。但具体到底怎么才算“欧洲”人,中欧心里就犯难了。曾经他们认为自由民主、市场经济、无比先进发达的西欧才是真正的“欧洲”,因此拼了命地要亲近西欧,加入他们主导的欧洲一体化中(也就是加入欧盟)。但当中欧最终回归理想的“欧洲”后,他们慢慢发现西欧似乎不能代表整个欧洲,更不能代表自己

中欧花了20年时间想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他们又开始思考那个问题了——欧洲到底是什么?中欧又是什么?

中欧班列德特里克堡(维谢格拉德集团)(2)

匈牙利风光

精疲力竭的中欧开始回看自己的历史。这时,匈牙利的那个维谢格拉德城堡又浮现在他们眼前——他们看到了1335年的第一次“中欧峰会”,当时波匈捷三国国王决意共同对付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他们又看到了时隔600年的1991年新“中欧峰会”,波匈捷三国领导人一起签署了V4成立的宣言。当两场峰会的影子交叠在一起时,中欧人意识到了:

中欧就是中欧。尽管剧变后仿照西欧的样子成功转型,但中欧独一无二的价值观,独一无二的灵魂和精神是永远无法代替和掩盖的。欧洲不只有西欧,还有中欧,甚至东欧。

但是,之前60年的欧洲一体化,包括欧盟的建设完全被西欧人主导。现在中欧终于回归欧洲,我们作为欧洲的一员,有义务也有权利参与到欧洲一体化的建设道路中,和其他欧洲兄弟姐妹一起共创欧洲的未来。

到底什么是欧洲,这不是只有西欧人说了算的,这是所有欧洲人一起说了算的。

中欧班列德特里克堡(维谢格拉德集团)(3)

中欧终于想明白了这一点,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彻底忆起了自己的“中欧身份”

如果要我为这种身份的完全回归寻找一个确切的年份,我会说是2015年。这一年,欧洲爆发了史无前例的难民危机,欧盟计划强制给成员国分配难民配额。然而,V4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却投了反对票,四国领导人也在各个场所抨击和怀疑欧盟的强制分摊政策。因为V4的反对,欧盟这一政策几乎无法推进。

犹记得那时,国内许多媒体都报道了欧盟这一“内讧”。对很多国人来说,这或许是V4第一次进入自己的视野。对欧盟和西欧国家来说估计也差不多,因为此前他们怎么也不敢想象,这几个之前的“模范生”居然会联合起来明目张胆反对自己的意见,还敢闹得如此之大,以至欧盟内部几近分崩离析!

中欧班列德特里克堡(维谢格拉德集团)(4)

2015年V4峰会,四国领导人一齐表示反对欧盟难民政策

V4的这次反叛之所以如此“声势浩大”,是因为欧盟(很大程度上是西欧,尤其是德国)这个政策不仅妨害了中欧的共同利益,还从根本上危及了中欧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对西欧国家来说,也许一群留着大胡子的异教徒跑到自己的国家尚可接受,但对中欧来说这几乎就是“灭顶之灾”。中欧认为,强制引入一群异质的难民会彻底动摇中欧的身份认同基础,让“何为中欧”这个问题更加混乱。

我们前面总说中欧和西欧不一样,那么到底有哪里不一样呢?此次事件就能体现出众多差别:中欧是相对保守的天主教社会,中欧人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因此比较排外封闭,中欧国家是单一民族国家,没有接受难民的传统……

最重要的是,中欧无法忍受欧盟的“强制”分摊对自己主权的侵蚀——对西欧来说,让渡主权以求得更大的一体化已成常态,但对历史上多灾多难,国家被占领灭亡好几次的中欧国家来说,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苦难的中欧更珍惜自己民族和国家的纯净、独立、自由,他们不能忍受头上有个不经自己允许就发号施令的家伙——以前是哈布斯堡王朝,现在则是欧盟。

中欧班列德特里克堡(维谢格拉德集团)(5)

这次,是共同的“中欧精神”和中欧价值观将V4四国团结在了一起。这或许是“中欧身份”的第一次彰显,但已足以让整个欧洲震撼。

当中欧忆起自己的“中欧身份”后,他们开始重新以这种身份审视自身。中欧忽然想起来,之前我们学习了西欧的制度,虽然这种制度目前效果不错,但归根究底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呢?最终中欧人得出的答案是,基本适合,但有部分地方不适合。不适合的就要改,否则会一错再错。

2014年,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说道:“民主的不一定是自由的,非自由的也可以是民主的”。此后,他在许多地方宣传这种“非自由民主”说法,出台了许多“非自由民主”的政策,包括限制最高法院权力、对媒体新闻加以管制等等。

中欧班列德特里克堡(维谢格拉德集团)(6)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虽然这种行为似乎是“倒行逆施”,但我们不能简单评价是对是错。西欧定义的“自由民主”不一定适用于中东欧,毕竟每个国家都有适合自己的制度,欧尔班此番“越轨”行径未尝不是匈牙利国家建构的一次尝试

但欧盟和西欧国家对此大为光火。毕竟,“民主自由”可是写在欧盟成立时的条约中的,欧尔班此举无疑是挑战“欧洲”(西欧)的价值观

但欧盟还没来得及好好治一治匈牙利,波兰又跳出来一个效仿匈牙利的杜达。那几年,欧盟威逼利诱也没能完全阻止两国变革的脚步,因此无奈将其称为“麻烦制造者”。2022年年初,欧盟以波匈两国“违背民主权利和自由”为由,切断了对两国的拨款。

中欧班列德特里克堡(维谢格拉德集团)(7)

但欧盟此举并没有收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欧四国的反对和“忤逆”并非无理取闹,他们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寻找自己的路。而且,这次中欧得到了身份觉醒的本国民众的支持。中欧人问道,为什么西欧人总是高高在上指责我们不民主不自由呢?为什么“欧洲价值观”的解释权被西欧人垄断了呢?

而且说到底,欧盟的制裁也不能代表全部欧洲。到底什么是欧洲?难道不该由包括V4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说了算吗?

就这样,中欧曾经心中那个西欧代表的完美闪耀的“欧洲”崩塌了,西欧不再是中欧一味学习、追随、模仿的高大榜样,而成了和中欧平等的欧洲一份子。中欧忽然想起来600年前三王之所以召开那次峰会,就是为了对付西欧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所以从历史的起始点开始,西欧就注定不会和自己完全一致。

中欧班列德特里克堡(维谢格拉德集团)(8)

但意识到了自己和西欧的差别,这是否意味着中欧要脱离欧洲呢?

当然不是。中欧已经想明白了,中欧和西欧都是欧洲的一员,对欧洲去向何方拥有同样的话语权。如果中欧退出欧洲,那意味着自动放弃了这种话语权,相当于回到冷战时孤立隔绝的“东欧”状态。现在的中欧更加强大更加自信,有能力和西欧共同决定欧洲的未来。这是中欧的权利,也是中欧的义务。

因此,不管中欧怎么反对、不满,甚至威胁退出欧盟,民调仍然显示中欧四国民众对欧盟有比较高的支持率。就像V4成立20周年的《布拉迪斯拉发宣言》所说:V4决心进一步发展相互合作,为“一个更强大、稳定和民主的欧洲做出贡献”。中欧的明天一定是欧洲的,而既然目前欧盟是欧洲一体化最有效的形式,中欧一定会支持他。这种支持可能伴随着无尽的反对、抗议,但这也是中欧想要和西欧共同管理欧盟事务的表现

中欧班列德特里克堡(维谢格拉德集团)(9)

2021年V4成立30周年总理峰会,四国总理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

六.结尾

曾经的中欧痛苦于自己作为落后的“东欧”,被发达的“欧洲”抛弃的悲惨过往,在摆脱“东欧”身份后开始不计后果地拥抱他们理想中的“欧洲”模范——西欧。但当中欧真正回归欧洲后,他们才发现,西欧并非“我者”,而终究是一帮“他者”;欧洲也并非只是西欧的欧洲,而应当属于包括西欧、中欧、东欧在内的所有欧洲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欧洲中从没有谁是“模范代表”,抑或谁是“被抛弃者”,所有欧洲人都是欧洲的一部分,他们是平等的。中欧人之所以曾经自怜自叹,是因为他们站在西欧的视角上轻视了自己,认为中欧身份让自己和那个发达先进的“欧洲”格格不入

中欧班列德特里克堡(维谢格拉德集团)(10)

但三十年后,中欧最终发现,自己既是欧洲人,也是中欧人,这二者不是矛盾的,也无法割裂。欧洲是什么不是由西欧单独定义的,欧洲还有一个悠久、伟大、自豪的历史群体叫做中欧

被占领、被奴役、被排挤又怎样呢?中欧有自己的精神、灵魂和心。中欧的身份曾在1335年的维谢格拉德城堡闪耀过,也将在今天的维谢格拉德集团上继续闪耀着。这就足够定义中欧自己了。

“何为中欧?”——“中欧就是中欧。”

与其说中欧“重新发现”了自己是谁,倒不如说中欧最终和自己和解,终于接纳了自己。

-完-

我是航天橘,研究欧洲国际关系的硕士一名。欢迎点赞,关注,评论!

中欧班列德特里克堡(维谢格拉德集团)(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