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有些肾病患者特别会关注尿蛋白的“ ”号,尿蛋白3 多表明患者的尿蛋白比较高,尿蛋白1 表明患者的尿蛋白不太高。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若患者的尿蛋白从3 变成1 ,多说明尿蛋白降了,还应该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以能够更加准确的作出尿蛋白下降的判断。尿蛋白降下来,肾病患者的病情就一定好转了吗?正确的回答是:不一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这一病例,看能否帮助肾友理解这一问题。

葛先生,男性,38岁。从发现肾病到现在已有7年时间,7年前的一次体检发现尿蛋白升高,此后一直在当地医院诊治,诊断为IgA肾病,先后给予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甙片、来氟米特、替米沙坦、吗替麦考酚酯及中成药与中药等治疗,患者的尿蛋白或高或低,并发现血压逐渐升高,总的来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还是有所下降的,患者的肾功能一直处于正常状态(血肌酐正常),病情相对稳定。

70岁了得了尿蛋白3个加号好治吗(葛先生尿蛋白由3)(1)

于半年前,葛先生的尿蛋白又变成3 ,在某医院给予治疗(具体用药病情不详,有中药,也有西药),之后其尿蛋白降为1 。然而,近日我们对其做进一步检查肾功能发现,葛先生的血肌酐上升至183.7μmol/L,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39.3ml/min,而葛先生的24小时尿蛋白定睛仅为0.55克。患者已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IgA肾病已经到了慢性肾脏病3期,提示病情在快速进展。

如上就是葛先生的简要病情特点,虽说尿蛋白不太高,与之前的尿蛋白相比,尿蛋白确实降了下来,但是葛先生的肾病已经到了较为严重阶段,即慢性肾脏病3b期(肾小球滤过率处于30-45ml/min之间)。据此推测,若不改变治疗思路或不积极干预与治疗,患者的病情还将继续发展,或许用不了多久,患者将发展成慢性肾脏病5期及慢性肾功能不全之尿毒症期。

70岁了得了尿蛋白3个加号好治吗(葛先生尿蛋白由3)(2)

因此,必须对葛先生重新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新的治疗方案应该以保护肾功能及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为目的。可采取这七大干预与治疗措施:

一、继续使用RAS阻滞剂,可选择沙坦或普利类降压药;

二、控制血压达标,在使用沙坦或普利类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即地平类药物)及其它类型的降压药;

三、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选择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

四、禁用或慎重使用具有肾毒性副作用的中药或西药,如止痛药、氨基甙类抗菌素及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

五、加用含有大黄的中药或中成药(如肾衰康等),以保护及修复受损的肾脏病理;

六、治疗中注意对并发症与合并症的预防与治疗,如高钾血症、高磷血症、肾性贫血、代谢隆酸中毒及高尿酸血症等;

七、配合优质低蛋白饮食与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等。

70岁了得了尿蛋白3个加号好治吗(葛先生尿蛋白由3)(3)

周逊微评:

尿蛋白这一指标,在诊断肾脏疾病与判断治疗效果等方面,其作用确实不小。可是,仅凭尿蛋白这一项指标,往往会造成对病情的误判。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高了,并不能说明病情一定就很严重;反之,尿蛋白降了,也并不能说明病情正在好转。这就需要经治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作出综合判断,从尿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尿蛋白成分分析、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血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彩超肾脏大小与结构及肾脏病理损伤情况等,以及引起肾脏疾病的原发病与并发症等。

我们发现,病史较长的慢性肾脏病,或者经不明药物治疗之后,患者的尿蛋白较前下降了,或许与该患者废弃的肾小球(球型硬化)越来越多有关,而肾小球是肾单位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滤过血液与排毒这一“重要任务”。废弃的肾小球越是增多,患者的肾功能就会越差,即患者的排毒功能就会越差,甚至患者的尿蛋白漏出也会减少。这在我们的临床中经常会遇到,即随着慢性肾脏病的病情进展与加重,肾功能越来越严重的同时,患者的尿蛋白反而减少了。有的时候,患者的尿蛋白降了,慢性肾脏病的病情反而更严重了,原因就在这里。

因此,当慢性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降了,千万不要以为一定都是好事,或许是坏事,这就需要患者去正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葛先生的经历与教训,值得所有慢性肾病患者对自己所患肾病病情判断的重视。

与同名《肾为先》微信公众号同步首发,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