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其实是见色起意(大多数人的一见钟情)(1)

文/不二

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第二次,是活给自己。

我有个朋友,年近四十,离异,原因不详。在我们这个圈里是出了名的钻石王老五。昨天找我喝茶时,说起他想学英语,正在犹豫要不要报名。我就问他你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他说为了以后出国能和老外简单的交流,为了玩的时候不至于不懂人家的语言和文化出现尴尬的场面。再说,现在不懂英语很难提升自身的品味和交际圈。我说,那你就去学,这很值得。罗胖都说了,要向终身学习者致敬,人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进化才能更适应这个世界。

一见钟情其实是见色起意(大多数人的一见钟情)(2)

人生不可能被注定,一切取决于你的选择。你可能能力不足,可能蠢萌不堪,但勇敢的选择,会让你体验到惊喜与激情,体验到跌宕起伏的命运,而这,才是我们来到世界的真实目的。

人活着不是为取悦任何人,不委屈自己才是真的活过。

一见钟情其实是见色起意(大多数人的一见钟情)(3)

我另一个朋友,二十多岁,未婚,热恋中。他是我们这个圈子里唯一一个小朋友,无论长相和智商都与他的年龄不相符,打个比方吧,就好比智商和身体都已经冲到40岁,但心智始终不离不弃的跟着年龄走,因为这玩意没法快速提升,必须得靠时间堆积,靠经历一点点的塑型,长得再着急都不成。

他谈了个女朋友,实际上是他在一次办事途中跟这个姑娘有了一面之缘。有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此,他就觉得这个女孩就是他前世的爱人,今世就认定她了。其实,这世上哪有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只不过就是一场看脸的艳遇罢了。

一见钟情其实是见色起意(大多数人的一见钟情)(4)

这个时代的爱情基本上都是速食主义,哪儿还有时间“一见倾心,自此钟情呢”。只有“喜欢就上呀”才是石更道理。

谁没年轻过?不得不承认的是,有很多男人都曾经历过,对萍水相逢的长发女孩一见钟情的瞬间,女人也不例外,对素未谋面的衬衫男孩怦然心动的时刻。其实,大多数人的“一见钟情”,只不过是“见色起意”。社会平等了,男女都一样色。

一见钟情其实是见色起意(大多数人的一见钟情)(5)

就说这小朋友吧,你长得再着急也没用,还不是冒着大雨开着车去接她下班,为见一面在她单位楼下苦等几个小时。即使没有太多的了解,却已经感知到了天命的齿轮,惶惶然跌进了那个名为爱情的陷阱里。

圈里的老哥们都劝他,哥几个都是过来人,你现在跑断的腿,在日后都会成为嫌弃她的理由。追她的时候千辛万苦,结了婚之后万般虐心。他当然听不进去,因此,别试图去给年轻人讲经验,你讲一万句不如让他自己摔一跤,或许,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谁也帮不到谁,都得自己受着。

成熟,不是你能用很多大道理去开导别人,而是你能说服自己去理解身边的人和事。

一见钟情其实是见色起意(大多数人的一见钟情)(6)

无论是想独立过高品质生活的前一位朋友,还是后面这位着急火燎想进入围城一探人生究竟的小伙伴,其实,人要想简单、快乐地生活,达到以下三重境界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其一,清晰明白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以使他人能轻松理解。

其二,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俯瞰全局。

其三,条理清晰地分解问题,并准确表达。

人的一切认知是两个支柱,知识点组成的证据链,道理规律组成的逻辑链。哪条腿短了都会导致处处碰壁。知识点像一颗颗玻璃珠,道理规律等于是那根绳子,两者结合就是项链。两者分开,绳子就变的很像心灵鸡汤了,玻璃珠只是垃圾。带上项链你会痛苦万分,摘掉项链便会浑浑噩噩。

一见钟情其实是见色起意(大多数人的一见钟情)(7)

由此可见,人想活得简单、快乐,就别想太多,只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争取达到上述三重境界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可以忽略。

而有些人为了简单、快乐地生活,便随波逐流,则只是在向无忧无虑、混吃等死的畜生靠拢,那就另当别论了。

一见钟情其实是见色起意(大多数人的一见钟情)(8)

一见钟情其实是见色起意(大多数人的一见钟情)(9)

好奇 | 故事 | 电影 | 生活

—————END—————

晚安

世界与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