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面蛇腰是什么意思(刷屏的青绿腰)(1)

文 | 陇菲

春晚之后,“青绿腰”刷屏。

青面蛇腰是什么意思(刷屏的青绿腰)(2)

因舞剧《只此青绿》之名,而有误解为“青绿之腰”的“青绿腰”名称。

其实,“绿腰”古舞原名“六幺”,读lu yao,故又写作“绿腰”“录要”。“绿腰”之“绿”,不指绿色。“绿腰”之“腰”,不指腰身。

青面蛇腰是什么意思(刷屏的青绿腰)(3)

《六幺》,资料不难查。

查询曰:

六幺舞,又称绿腰舞,其特征就是“以手袖为容,踏足为节”。《全唐诗》“李群玉《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中以“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盼,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这样的语句描绘了六幺舞动人的舞姿。

五代画家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在第二段“观舞”中韩熙载的家伎王屋山跳的那段舞蹈就是唐代最流行的软舞——“六幺舞”。

青面蛇腰是什么意思(刷屏的青绿腰)(4)

查询又曰:

又称绿腰或录要舞。唐代流行的舞蹈分健舞与软舞两大类,六幺舞是当时最流行的软舞。《全唐诗》“李群玉《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其一云:“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紵。”其二云:“慢态不能穷,繁枝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盼,修裾欲遡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形象地描绘了六幺舞的动人舞姿。王国维《唐宋大曲考》引《陈氏乐书》,具体记载了六幺舞特征是“但以手袖为容,踏足为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杨柳枝词》中形容“六幺水调家家唱”,指出了当时流行的情景,然此舞蹈后来逐渐失传了。

春晚之后,许多赏介,误以“绿”为绿色,误以“腰”为腰身,而以“青绿”修饰“腰姿”,故此辨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