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是指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通常认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急性中耳炎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有关。另外,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易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亦可导致中耳炎发生。

化脓性中耳炎严重会导致什么疾病(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

主要病因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比较多见,或为急性坏死性中耳炎的直接延续,一般在急性炎症开始后八周,中耳炎症仍然存在,便可发展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此外,咽鼓管功能异常、邻近器官的病变、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免疫能力低下也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所致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得到根治,迁延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2、血行感染

途径身体其他部的细菌随着血液循环流到中耳,引起中耳黏膜急性化脓性炎症,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多有全身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性疾病。

3、邻近器官的病变

感冒引起的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及小儿腺样体肥大。发生以上疾病时,细菌由鼻腔、口腔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黏膜急性化脓性炎症,经咽鼓管感染途径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4、机体抵抗力和免疫能力低下

常见于婴幼儿,在急性传染病及合并有慢性病的情况下,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能力低后,易使急性中耳炎演变为慢性。

化脓性中耳炎严重会导致什么疾病(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

好发人群

①患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容易波及咽鼓管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②经常在不干净的水中游泳的人,污水中常常含有大量致病菌,容易感染。

③用错误方式挖耳者,挖耳很可能造成鼓膜外伤,在洗头或洗澡时,污水自鼓膜外伤处可进入中耳,而引起感染。

④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使其迁延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典型症状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是耳部流脓,脓液性质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可有臭味,伴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部分患者有耳鸣、头晕、鼓膜穿孔,多与内耳受损有关,较少患者会出现眩晕症状,但一旦出现眩晕多提示病变较重,应及时就诊。

化脓性中耳炎严重会导致什么疾病(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

并发危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合并胆脂瘤患者如不积极治疗可能合并的并发症有如下:

迷路炎:表现为阵发性眩晕,听力减退。

如病变侵犯面神经可出现周围性面瘫症状。

化脓性中耳炎亦可侵入颅内可出现脑脓肿、脑膜炎,出现头痛、精神及神经症状。

所以如果已于医院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应定期去医院复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轻重作出合理安排的,而不是置之不理,否则,待出现了各种并发症后再去就诊,不仅处理起来就较为棘手,而且预后也较差。

治疗和预防

一、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通畅引流、清除病灶、恢复听力、消除病因、避免听力受损。

若有鼓膜穿孔,可行鼓膜成形术!

二、预防

除了平时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不可用力抠鼻,擤涕时也不可用力过度。

2.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咽鼓管周围的器官炎症,例如鼻炎、鼻咽炎、咽炎、扁桃体炎等,避免这些部位细菌蔓延到咽鼓管。

3.注意保持耳内清洁,预防鼓膜外伤,已有鼓膜外伤未愈或者陈旧性穿孔者不宜游泳,洗澡和游泳时须避免污水进入耳内。

4.哺乳期的母亲应正确掌握哺乳姿势,哺乳时应将婴儿抱起,使头部竖直。如乳汁过多应适当控制流出速度。

饮食调理

①禁食腥荤发物,如鸡、鱼、蟹、韭菜等,这些食物容易生热化火,使炎症扩展。

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芥末、蒜等,这些食物温热辛燥,化火伤阴,易使中耳炎加重。

③禁食坚硬难咬的食物,如花生仁、西瓜子、开心果等,这些食物难以咀嚼,会加重中耳炎疼痛。

④多食用易咀嚼、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面包等食物。

温馨提示:当患者尤其是儿童,出现耳痛、耳内流脓、听力减退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