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不比暴露在外的芯片,无法透过外壳直接看到内部主控和闪存芯片的形态,拆盘通常会失去保修,那么能否通过软件检测识破芯片造假呢?

鉴别固态硬盘真伪(造假手段何其多)(1)

我们知道CPU-Z和GPU-Z,都是通过硬件ID来识别CPU或显卡的型号,再通过系统API接口或驱动程序提供的接口来检测具体参数和工作状态信息。那么固态硬盘是否有自己的识别软件?

鉴别固态硬盘真伪(造假手段何其多)(2)

很遗憾,SATA接口并不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甚至连缓存容量这样简单的参数也无法判断。除了型号名称、通电次数与时长、当前温度这些基本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自我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信息之外,并没有鉴别固态硬盘真伪,或者识别主控、闪存芯片的功能。

一些朋友可能听说过SSD-Z这个软件,从名字上看和大名鼎鼎的CPU-Z、GPU-Z非常类似,但识别能力上却比它们差远了。如下图所示的金士顿V300,这个型号换闪存是出了名的,除了主控一直不变,闪存已不知道换了多少次,其中甚至跨品牌,既有美光异步闪存,也有东芝同步闪存,当然肯定是东芝同步闪存的版本性能最好。SSD-Z这次只是通过型号蒙对了一次,但如果遇到美光闪存的V300恐怕就没那么好运了:

鉴别固态硬盘真伪(造假手段何其多)(3)

再比如说东芝Q300.,它是Q300的15nm改进版,SSD-Z只通过型号名称得出主控信息,却无法识别具体闪存型号。

鉴别固态硬盘真伪(造假手段何其多)(4)

实际上,单凭固态硬盘的型号是无法判断闪存类型的,数据库式的识别很容易因数据过时而产生错误,比如知名的AIDA64在识别Q300.是就将15nm闪存误认为19nm:

鉴别固态硬盘真伪(造假手段何其多)(5)

没有闪存自产能力的山寨小厂会经常变换闪存颗粒型号,搜集各种降级片下脚料套壳制造固态硬盘,甚至不同批次中主控方案也会一起变化,这样的结果就是玩家冲着型号买了相同的盘,却不能享受到和他人一样的性能。这使得大家对偷换闪存十分敏感。

鉴别固态硬盘真伪(造假手段何其多)(6)

其实不光山寨厂,闪存原厂的固态硬盘有时也会换闪存,三星840Evo的1x nm制程其实有两种颗粒,但性能差异变化不大。东芝Q300也有19nm和15nm两个型号,由于主控固件的改进,更换15nm闪存后性能不降反增,属于真正的“升级”。

鉴别固态硬盘真伪(造假手段何其多)(7)

使用东芝15nm MLC闪存的浦科特M6S 等型号早已因闪存缺货而停产,但应用同样颗粒的东芝Q200依然生命力旺盛:虽然MLC逐步退出消费级固态硬盘,但MLC不会消亡企业级固态硬盘依然是MLC的天下。

鉴别固态硬盘真伪(造假手段何其多)(8)

回到软件识别闪存颗粒能力上来,一些特定主控的量产工具的确可以读取到Flash ID,其中包含了厂商代号和闪存编号,不过通过这些信息依然不能判断白片闪存与原装闪存,这依然给厂商提供了灰色空间。除此之外,更多的主控并没有公开的量产工具,通过软件精确识别闪存类型就更无从谈起了。

鉴别固态硬盘真伪(造假手段何其多)(9)

总结来说,通过软件检测识别固态硬盘的闪存类型这事儿不靠谱。买放心固态依然首选闪存原厂产品,只有它们最有能力保障颗粒的品质始终如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