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估衣,就是旧时在街面上或庙会集市上售卖旧衣服的一个行当。这又分为估衣铺和估衣摊。估衣铺自然是有固定的店铺,但按估衣行的规矩,即使有铺面,也不在屋内买卖。而是在门外支棚设摊,将货摊出来,由伙计逐件折腾来折腾去地吆喝着卖。
估衣行的光顾者主要是贫困百姓,家里开支紧张,只能顾着吃,做新衣少,但又要出门办事,亲朋往来走人家,也不能失去体面,就买一件七八成新的估衣当作出门的“礼服”,那也美滋滋的了。
估衣行的货源来自多方面,但主要是来自各大当铺。旧时,当在当铺的衣物,如果到期不赎回,即由当铺处理,叫“死号”。那时的当铺,每月都要将大批“死号”的衣服,定期公开拍卖,各估衣铺的人都聚集在当铺里。其数量是以“包”计算。每包有大有小,有好有差,多可达几十件,少也有十几件,新旧混杂搭配,不得挑选,也不能退货。此种拍卖方式,行话叫“拉柳子”。还有一种是由小贩收购去世人的衣服(丧家急于处理),再转手卖给估衣铺。当然也有暗地收购盗贼的赃物,价钱自然压得很低,可谓一本万利。
街头卖估衣的人利牙灵齿,全凭一张嘴,其吆喝声抑扬顿挫,还十分悦耳。摊主一般是两人搭伙,周围还有一些雇请的“托”。这两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眼睛也很厉害,富有敏锐的观察力,根据顾客的神态就能分辨出是来买衣服还是看热闹的,而且能够件件物适其主。
当然,他们也是“撒谎大王”,故意先把价钱开高,然后慢慢与你还价。先是八折,最后可变成五折。若是还价再低,就装模作样将货物收起来,以示不够本钱。如果顾客转身离开,他必再往回叫,仍然乞求对方加价,若对方还是不加价,他也肯卖。
汉口的估衣业起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黄陂帮在黄陂街经营,大约有十余家。当时资金较雄厚的有郑复茂、罗正记、王裕太、鄢协记等。郑复茂字号开有两家估衣铺,由郑德周、郑德炘兄弟经营。1931年武汉发大水,不少铺子淹得一塌糊涂,估衣铺也倒闭一片。
过了水灾这道关,到20世纪40年代,估衣业又在黄陂帮的手上东山再起,一些店由黄陂街转到民权路和三民路一带。到抗战胜利后,已发展到数十家。当时三民路由武汉市第九小学(今六渡桥小学)到铜人像,民权路由铜人像到花楼街一条边都是估衣行,被称为“估衣一条街”。当时比较有规模的店有汉广发、华兴永、华丰永、天成、王益太、鸿章、鸿成永、信大、陶德记等。在行业中较有影响的有丁丹卿、李云祥、王伯田、傅运鸿等,其中,丁丹卿是华兴永店的店主,读过一些古书,爱咬文嚼字,在行业中以儒秀自居。
为什么估衣业峰回路转呢?说来,估衣业开始以经营旧衣为主,也兼营新服装。当时衣服的款式主要是长袍大褂,还有不少绸缎呢绒和贵重皮毛等。新服装来源于“新货帮”。新货帮也是由黄陂人在长堤街大火路、燕山巷一带经营的。他们将服装制好后批发给估衣铺,自己不搞零售。
后来随社会发展,人们的衣着服饰也有变化,估衣业也随之而变。估衣业有两类,一类为西服店,专门经营毛料西服和呢绒大衣,如天成、鸿章、鸿成永等店,另一类仍以估衣为主,兼营西服。西服的货源一部分来源于社会、门市收购,一部分自购原料,雇请裁剪师傅在店内制作。
到了武汉解放后,服装式样因社会的变迁,长袍大褂成了历史遗物,毛料西服和呢绒大衣也不敢穿,那是资本家的形象,社会上普遍穿咔叽布的“解放装”。因此估衣这个行业没有了市场,日趋没落,1956年公私合营时就完全退出市场,整个行业都实行关停并转,大部分合并于百货业。六渡桥铜人像至民权路一带后来的百货服装小店特别多,就是江汉区百货公司也设在这里。至此,汉口估衣铺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