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每个王朝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换统治者,向来都是子承父业,继承大统的一般都是皇帝的亲儿子。
但如果实在没有儿子,也会遵循“兄终弟及”来立新的君主,这时就是皇帝的哥哥弟弟,或者是叔叔等人来继承皇位。
除了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临死前将皇位传给了外姓人以外,其他王朝好像大多都是传给了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但这时就会有人发出疑问了,如果所托非人,即使有继承大任的正统,但昏庸无能,在治理国家上并无建树。
这时,是否还要遵循“禅让制”的传位制度?要知道在明朝,明宣宗朱瞻基去世时38岁,而皇太子只有9岁。
尽管他是个黄口小二,但仍然坐上了帝座,而又为何不能立,已经成年的亲王为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说起明宣宗朱瞻基,可能你更了解的是他的祖父朱棣,就是当年那个发动靖难之役,争抢皇位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
他的事迹在当时可是闹了好一阵风波,而朱棣这个人也被世人们所谈论,从大局上来看,他确实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在位期间,积极发展经济,开拓了疆域,还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开创了明朝的一代盛世。
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在政治的管理上有一定好的见解,但此人一生杀戮无数,就连皇位都是从侄子那里抢来的。
可历朝历代皇位的争夺就是这么激烈,他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为后来的明朝也奠定了基础。
在明成祖朱棣去世后,就将皇位传给了长子朱高炽,而朱高炽在位仅仅10个月,就火急火燎地又将皇位让给了儿子朱瞻基。
这10个月里,他亲仁爱民,宽松治国,采取修养生息的态度,天下呈现出一种其乐融融的和乐派现象。
而他的长子朱瞻基上位后更是将“仁政”执行下来,其实这时我们就会发现,除了朱棣的皇位是时局的因素得来的。
剩下的都是按嫡长子为标准来继承大统的。要说这明宣宗朱瞻基,这可是一位人人都成称赞的明君。
历史上基本没有对他不好的评价,他所治理的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上下一片祥和的姿态。
除此之外,他任用贤臣,积极发展农业,爱戴百姓,一生励精图治,最后开创了“仁宣之治”的盛世。
“远贤臣 亲小人”不过人总是会有缺点的,尽管朱瞻基开创了明朝的盛世,为后世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他也留下了很多隐患。
在他任职期间,设立了一个专门供宦官学习的地方,自古以来,宦官是明令禁止有学问的,因为会随时威胁到君主的地位。
但朱瞻基不仅打破该制度,还请来最好的老师教他们如何处理朝政,我们都知道朱瞻基喜欢斗蟋蟀。
所以他让宦官都学习,就是为了日后可以帮助自己处理朝务,给自己留下更多的时间来玩蟋蟀。
他的这一举动,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而在他死后,将皇位传给了长子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九岁登基,看着英年早逝的父亲,也是无可奈何啊,不过虽然年幼无知,但怎么也是从小在皇家长大的。
再加上身边有太皇太后张氏替他看着朝政,总是不会错的,就在大家以为他会像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
当一个英明、仁慈的皇帝时,他却带领着明朝走在了下坡路上,原因还是出在他的父亲朱瞻基任用宦官的身上。
这时典型的好的不学,学坏的啊,朱祁镇在位期间,任用宦官,还是最喜欢任用奸臣王振。
后来也是在王振的怂恿下,发动了土木堡之变,不仅先辈们建立的明朝差点功亏一篑,自己也成为了敌方的俘虏。
20万的精兵就这样被朱祁镇给白白浪费,白白牺牲了。不过最后他在临死前,废除了殉葬的制度,也算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明朝的“禅让制”如果你要问,为什么非要立幼小的孩子为皇帝,而不选一个更有能力的亲王来一统天下。
那你可就太不了解古代的封建制度了,确实有的朝代是会“兄终弟及”,由皇上的亲兄弟来继承大业。
但更多的都是自己的亲儿子,试问有谁会比自己的亲儿子更重要的,所以大部分皇帝都会传位给儿子。
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托孤”的事情了,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时,为了巩固朱氏帝位的长久。
建立了宗藩制度,封赏了很多藩王,还给了他们很多的权利,一方面是拉拢这些藩王,而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明朝存在的时间更久一些。
不仅藩王之间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就连皇室之间,也是如此,为了减少争夺皇位时的矛盾。
朱元璋明确规定,嫡长子,必须作为储君培养,还要赋予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嫡长子,那就有嫡出就立嫡出。
没有嫡出就按年纪排序,立长不立幼。渐渐地,这就成为了明朝的祖训,所以后来尽管朱祁镇还很年幼。
最终也是登上了帝位,他作为嫡长子,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理应按照制度继承朱瞻基的皇位。
当然,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避免了很多因为争夺皇位,而产生的腥风血雨,但有着很多弊端。
比如朱祁镇这种滥用奸臣,治国不当的皇帝,加速了明朝的灭亡,甚至将父辈们的心血毁于一旦。
造成了朝堂上下一片混乱,于是就有了篡位者,不过篡位者能够将国家从灭亡的边缘上拉回来,也算是一个功臣了。
结语明朝的四辈人,掌管着如此盛大的朝代,治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充分地展示了一个人的才能是多么的重要。
要想坐稳这个皇位还是不太容易的,别看表面风光无限,实则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千古罪人。
所以也同时告诫我们,不能被一件事物的外表所迷惑,更深层次的了解内在的缘由,才能更好的判断真实性和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