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孩子发烧可以说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同时也是很多疾病的前驱症状,所以处理孩子发烧可以说是家长必学的一项技能。

张兰很注意孩子的健康问题,母乳喂养一直喂到孩子二岁,所以二岁前孩子生病的次数那是屈指可数,而2岁后孩子慢慢长大了,张兰才出去工作,就让奶奶来带儿子都都,一个周末,张兰刚好休息,和儿子睡了个懒觉,第二天起床却发现孩子发烧了。孩子嘴里呼出来的气体都是热烘烘的。张兰马上去厕所拿来一块毛巾用冷水打湿给孩子抚在额头上,希望孩子能够快速降温。

为什么孩子发烧擦身体温会升高(孩子发烧是34)(1)

可就是因为这个举动,张兰被婆婆一顿训斥:“你怎么想的?孩子都发烧了,你还用湿毛巾冷敷?赶紧给孩子拿来厚棉被!把孩子捂出汗就行了!”而张兰看孩子发烧也是慌了手脚了,听婆婆这么说就给孩子加了一床被子,让孩子再睡一下。

张兰按照婆婆的方法去做之后,孩子的体温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烧越糊涂,都开始说胡话了!

这一刻吓得张兰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当医生听到张兰的病情描述后,狠狠地批评道:“为什么不一直冷敷?你听婆婆的老经验干什么?本来孩子没烧这么严重的,你看现在小脸红红的,嘴唇这么干都有点脱水了”

为什么孩子发烧擦身体温会升高(孩子发烧是34)(2)

张兰有点蒙了,难道孩子发烧时,冷敷是正确的?

发烧的物理降温现在常见的有三种,捂汗,冷敷,温水擦,很多家长都会因此感到困惑,孩子发烧到底是冷敷还是捂汗还是温水擦呢?

1、发烧不同阶段不同处理方法

菁妈一直和家长说孩子发烧不是坏事,至少告诉我们孩子生病了,而且发烧是刺激孩子的抵抗力来歼灭病毒。

孩子发烧一般会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温上升期可以捂汗:

这时候身体会通过加快新陈代谢和收缩末端的血管来来升高体温,这时候孩子会觉得好冷,甚至是手脚都是冰冷的。这时候可以给孩子多穿衣服,让孩子的体温可以快点升上来,这样孩子会更舒服一些。就也就这时期可以捂汗。

为什么孩子发烧擦身体温会升高(孩子发烧是34)(3)

第二阶段是体温稳定期可以冷敷:

这时候孩子的体温已经升上来了,所以孩子会感觉到热了,这时候就不要再捂了,建议可以给孩子进行冷敷。会让孩子觉得舒服一些。

第三个阶段是体温下降期可以温水擦:

就是不吃药孩子的体温也会出现下降,或者是吃了药后下降但是降得太慢,可以考虑给孩子用温热的水,大概是37度这样的水温给孩子擦或者洗澡。这时候孩子一般会出汗,身体比较虚弱,用和体温差不多温度的毛巾敷更好。

为什么孩子发烧擦身体温会升高(孩子发烧是34)(4)

大多时候我们在孩子体温的上升期,因为孩子只是感觉有点冷,而且温度不太高,很少家长会马上采取措施的,所以一般我们需要捂汗的比较少。

比如常用的就是冷敷,在应该要冷敷的时候如果用了捂汗的方法反而会会影响身体的散热,导致体温升得更高。

在国外很多时候用于冷敷的材料不是弄了冷水的毛巾而是用冰片,冰敷其实是西方人喜欢用的降温方式,它是物理降温的方法,也正因为在高温的情况下,会损害我们大脑中的中枢神经。但是对于小孩子可能不太适用,而且冰太冷了,孩子会冷得不舒服,孩子在发烧时会不舒服,如果再加上这种让孩子不舒服的降温方面,孩子会更加不舒服。

为什么孩子发烧擦身体温会升高(孩子发烧是34)(5)

菁妈建议孩子发烧不太严重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洗一个温水澡,可以刺激全身表皮进行散热,也可以让孩子更舒服一些。

孩子发烧时几时要上医院呢?

1、小于6个月一旦发烧超过38度就建议上医院

菁妈每次出去讲课时都会和妈妈们讲,小婴儿不容易发烧一旦发烧说明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可以直接到医院。特别是小于3个月的婴儿一旦发烧很容易就转成肺炎。

2、孩子高烧超过39度建议直接去医院

特别是烧了两三天,主要是排除一些严重的疾病比较说川崎病或者是一些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3、孩子发烧还伴有腹泻甚至有脱水

孩子一旦脱水不及时纠正的问题会很严重,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就医。

为什么孩子发烧擦身体温会升高(孩子发烧是34)(6)

4、发烧还出了疹子,可能是传染病

发烧还疹可能是麻疹或者水痘等传染病,及时治疗和隔离,防止更严重。

5、发烧孩子非常烦躁,不吃不喝不睡

说明孩子非常难受,孩子自己有感觉的,难受就是病情严重,所以要及时就医。

为什么孩子发烧擦身体温会升高(孩子发烧是34)(7)

孩子发烧可能是通过一些疾病引起的,想知道是什么疾病吗?那就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上方搜索框输入“发烧可能是什么疾病引起的”,再下拉菜单选择更多的答案吧

为什么孩子发烧擦身体温会升高(孩子发烧是34)(8)

话题:孩子发烧你是怎么处理的,欢迎留言。

我是菁妈,一个女孩的妈妈,母婴行业培训师,多平台原创作者,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为上千家长提供育儿咨询。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