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年轻的意义是什么#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本是一句玩笑话,戏谑地道出,年轻一代胜于老一辈,这件事。年轻人真的比年长的人在社会上会更有优越感吗?有时,你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给大家。

生活中的前浪与后浪(长江后浪推前浪)(1)

文艺男中年人的自我救赎

文艺男,今年四十好几,在公司担任品牌部的主管。之所以有“文艺”男的称号,是因为他真诚地爱着文学,文字。他的履历里,每一项都与文学有关,做过广告文案,做过广播剧编剧,做过品牌全案。他热爱文学的程度,从他每天耳机里听的不是歌,是书,就可以感受到了。

文艺男说,他手机里面没有某音,他不会花时间刷没营养的视频,所以从来不看,也不了解。正因为他的执着,在公司开辟新媒体渠道的时候,老板二话不说,让原本是文艺男的他去承接各种跑市场,谈业务的事。另外招了个懂视频媒体,玩某音的年轻人来独立承接原本属于文艺男管辖范围的工作。各位老铁,大家说,这算不算前浪死在沙滩上了!

生活中的前浪与后浪(长江后浪推前浪)(2)

文艺男当然深知老板的手段,但也许是已经四十好几,要养家糊口,重新求职也不容易,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领域,在老板的安排下,周旋于各种应酬,各种产品推广业务,去谈单。偶尔,文艺男会私底下跟我说,他最爱的工作还是文案。但“最爱”的分量也不过如此。在自我救赎之下,他还是得违心地去做些能让自己有收入来源的事情。

生活中的前浪与后浪(长江后浪推前浪)(3)

保持思想和心态上的年轻

我常在想,文艺男的结局是不是可以不一样。假设,他不固执于自己的文学梦,保持年轻的心态,去接纳新鲜的事物,去承认越来越多人喜欢用视频看世界,而不是文字。去尝试,去突破,是不是就能左手有梦想,右手有食粮?

一个人,能保持思想和心态上的年轻,会受益匪浅。在生活中,跟孩子的代沟或许会少一点,亲子关系更和谐些;在工作中,更容易激发有创意的点子,带来有惊喜的案子。

如何保持?多看看热点、头条就大概知道现在的人关注什么,用什么,有什么新鲜事;其次,放低姿态,不要一副为老独尊的样子去跟年轻群体沟通,试着融入他们,你会发现有很多地方,能让你有所启发。还有什么保持思想和心态年轻的方法?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