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重要史实:很多时候,历史的进步,是一对对“铁杆搭档”推动的,他们的高质量陪伴,给历史步伐注入铿锵力量。
高质量陪伴,可以使一个国家崛起——齐桓公和管仲之间的陪伴,催生了“盐铁专卖”,使得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
高质量陪伴,可以使一个王朝中兴——汉武帝和桑弘羊是“史诗级”的铁杆搭档,点燃了那个时代“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新商业文明的火种,国力和经济空前强大。
有的,因为高质量陪伴,付出生命的代价。秦孝公和商鞅的陪伴,使秦国迅速脱胎换骨,成为战无不胜的战争机器,但商鞅却因此落得“五马分尸”的悲惨结局。
有的,因为高质量陪伴,生命倍加绚烂。孔子和子贡,属于波澜壮阔的旷世陪伴,迸射出瑰丽的火花,穿越几千年的历史烟云,闪耀在每一个人的灵魂里。
一、“我比孔子有文化”
子贡本名端木赐,父亲端木臣,主管卫国经济贸易,相当于卫国的商务部部长,母亲蘧氏,仕宦名家之女,春秋时代杰出的女性之一。子贡的血脉里,流动着优秀的基因。
而且,子贡来到世上,有“国君背书”——他出生时,卫灵公特意送来了玉佩和凤麟。为纪念国君为儿子送贺礼这件盛事,端木巨和夫人蘧氏商定,给儿子取名赐,字子贡。
子贡的商业思维,在小时候就已经像芝麻堆里的一粒黄豆——金光闪闪,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游戏,赢的总是他。所以,他从小就经济独立,想吃糖葫芦、想买泥娃娃、想玩木马,从不向父母要钱,赢小伙伴们的就可以了。
小小年纪,赚到的“数字货币”,多到令数字玩家羡慕不已。伙伴们输了,如果拿不出钱或实物,子贡就让他们写欠条,什么“抵押房屋”、“抵押田地”之类的,这都是画守押、签过字的,按字面上写的价值,收购半个城市都绰绰有余。
只是,大人们把他的“数字财富”给销毁了。他小时候,最让端木臣头疼的事,就是每天都有家长找上门来,为自家孩子销毁“欠条”。
长大后,子贡发挥特长,向商业发展,做生意臆则屡中、料财如神!
有一年,第一场雪亲吻大地时,子贡和友人正在野外漫步,他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大家异口同声:“雪花!”
子贡却诡异地说:“我看到了棉花!”
话刚一说完,他就像兔子一样溜开了,留着大家在雪地里一脸懵擦擦:“哪来的棉花!”
子贡离开了友人,带着门客,迅速赶往鲁国,大量采购棉花、丝帛用品,然后贩到吴国。他料定吴国要北进作战,御寒的丝棉是必须的战备物质,必定会紧俏到被“哄抢”。
果然不出所料,丝棉大量被征作军用,吴国的老百姓御寒物质紧缺,子贡收购的棉花丝帛很快脱销,大赚了一笔,数钱数得手发抖。
从这个小案例,足以洞见,子贡料财到底有多神!
子贡年纪轻轻,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24岁时成为卫国的首富。
他虽然获得非凡成功,却没有拼爹拼妈,没有动用父亲的关系网,没有挪用母亲的私房钱,全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赚,是一位独立自强的“好二代”。
子贡这么有钱,一定很有文化吧!
没错,他超级有文化,连老师都不敢教他,端木臣曾为此经常叹气,若大的一个卫国,竟然找不出一个能教儿子的老师。
子贡自己也有一种文化自负,他经常说:“我比孔子有文化!”
提前说明一下,子贡后来拜孔子为师。史书记载,他拜师的第一年,还是觉得自己比孔子文化高,到了第二年,觉得自己和孔子文化相当,到了第三年,就觉得远不如孔子(《论衡•讲瑞》载:“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
其实,刚拜师之后,子贡就已经自觉不如孔子。
“我比孔子有文化”这句话,很赞、很燃。
正如很多年轻的布尔什维克,都曾说过:“我比列宁还列宁!”这些人,嘴上说这么说,其实心里对列宁非常崇拜,他们读列宁的著作废寝忘食,并因此走向了心中的圣地——莫斯科。
所以,“我比孔子有文化”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生态的高度认同,承认孔子是真正的文化领袖,承认孔子学院是中国第一学府,不像那些腹黑的喷子,时常扰乱中国的文化生态:“清华毁一生,北大穷三代,若能去蓝翔,必成高富帅”。
而且,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子贡比高俊芳的媳妇隋嘉琪,何止有钱千倍,但他没有以有钱自居,而是以有文化自居,没有像隋嘉琪那样,秀自己的劳斯莱斯、兰博基尼、奔驰大G、海边别墅沙滩上的私人直升机——有钱不膨胀,子贡的文化灵魂真的闪闪发光!
正因如此,“我比孔子有文化,所以要拜孔子为师”这样不可思议的逻辑,在子贡身上真实演绎。
公元前513年,子贡正式拜孔子为师。
一位全人类最伟大的圣哲,收了一位很有文化的商业旷世奇才为徒弟,具有划时代重大意义:孔子思想之所以大放光芒,与这次拜师有关;子贡成为中国九方财神之一,与这次拜师有关;“见利思义”思想得以浇筑中华儿女,与这次拜师有关。
从此,子贡追随孔子一生,孔子对子贡教诲一生,亦师亦友亦亲,是最为动人的陪伴:我陪你,清风抚山岗;你陪我,明月照大江。
一座文化标杆,一个财富坐标,从此耸立在历史的时空中。
拜师的那一天,具体是哪一天,史书上没有查到,但我想,那一天,华夏苍穹之上,一定有麒麟飞过。
二、自毁形象也高雅
拜师之后,和孔子及一众师兄弟生活在一起,子贡心里满是酸楚:老师和同学们的伙食一点也不好,一个个都营养不良。
孔子老师面如菜色,颜回师兄枯槁如木,子夏师兄骨瘦如柴……看过去,一张张脸,深藏着比“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还虐心的落寞和无奈。
他们的脸,由于经常熬夜又用不起那种“把贝壳烧成灰”的高级洗面奶,属于典型的“沙漠肌”,乍一看,让人觉得这个时代多灾多难。
但奇怪的是,他们的眼睛特别燃,像黑宝石一样炯炯有神,乍一看,又让人觉得这个时代是那么的吉祥如意。
比眼神更震撼人心的,是他们随时会说出一些深邃话语来。
颜回师兄不经意间,会说出一句:“鸟穷则喙,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
曾子师兄冷不丁的,会说出一句:“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子路师兄出其不意,会说出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他们是公元前6世纪一群其貌不扬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气质里“藏着他们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遇过的人”,挪用余光中的一句话:“他们随便绣口一吐,就是半个春秋。”
孔子老师就更厉害了,他不仅震撼你,还颠覆你,在他的颠覆中,你会把自己过去的三观自觉纠正。
有一次,子贡提起自已特别伟光正的旧事:“有一批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我把他们赎了出来,鲁国政府规定:赎救奴隶国家给予奖励,我赎人不求回报,没要这份奖励。”
孔子听后,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教育:“子贡啊,你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鲁国给人奖励,是鼓励人们做好事,很多人是因为有这份奖励而去赎救奴隶的,你不接受国家的奖励,会让人觉得,赎救奴隶然后去领取国家奖励是不道德的,这样把道德标准拔高了,让道德变得尴尬,普通的人就会闻道德而不行,远离道德。”
自认为高大上的事情,在孔子眼里,竟然那么低矮俗!子贡向老师投去了歆羡的目光。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孔子回答:“粮食,军队,人民的信任!”
子贡说,如果三项中干掉两项,留哪一项?孔子回答:“民信!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谈不上了。”
子贡向孔子请教做人的问题:”乡里人都喜欢的人是好人吗?”孔子回答:“不是。”
子贡又问:“乡里人都讨厌的人是坏人吗?”孔子回答:“不是。”
孔子补充道:“真正的好人,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讨厌他!”
在孔子身边,子贡日复一日捡拾着老师的金口玉言,把它们诸存在自己的海马体里,然后转移到大脑皮层,他的大脑皮层成了一片“文化云”。
子贡长得英俊潇洒,气度非凡,是那种能勾女人魂的“帅锅锅”,再加上服饰奢华,“帅锅控”妹纸如果见到他,瞬间就会树立起“把子贡睡到手”的远大理想。
子贡也意识到自己的形象太出类拔萃,与老师、师兄弟们特么格格不入,他特意买了一堆粗布衣服,故意不修边幅,把自己打扮成“土包子”。
一个阳春白雪的青年,曾经把塑造良好形象,视为自己的人生哲学,如今却自觉地穿上皱不拉几的粗布衣服,仅仅是为了与老师、同学保持一致、打成一片,`为了更好地融入这个圈子。
自毁形象原来也这么高雅!
尊重文化的人很多,但我相信,像子贡这样注重细节的尊重,一定很少。
这是一种纯粹的文化自觉,一种发自内心的钦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文化的快感!
就像一个从心底子里爱美的女子,她到荒野去裸游,或者脱光了在自家的镜子前秀过来、秀过去,很随意地审美自己的胴体,是一种纯粹的审美自觉,她的快感一定高于奚梦瑶;奚梦瑶穿着最时尚的比基尼,在维密舞台上秀过来、秀过去,展示自己的裸体,其实快感指数很低,她的胴体属于“商业自觉”,而不是“人体艺术自觉”,所以那一年的那一天的那个一瞬间,她会紧张,她会崴脚,她会摔倒在维密舞台!
子贡之所以成为子贡,从他“形象降格”上可以找到原因,他的成功属于“文化驱动”。
他真正找到了文化的快感,自觉自己是一座文化高峰,但也接纳他人的文化,把颜回、曾子、子路等师兄弟,也视作文化奇峰。
他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即便高过珠穆朗玛峰,也高不过孔子,因为老师是文化的天空。
所以,子贡把 “我比孔子有文化”这句话,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对标孔子老师学文化,是子贡成为一代儒商最有力的抓手之一。
三、追随“大道之行”
自从进了孔子学院,子贡不仅受到了文化的震撼,也受到了人格的淬砺。
很多人认为,孔子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高级书生、一位敝衣枵腹的高级知识分子,子贡以前也这样认为。
然而,事实非常打脸。真正了解孔子之后,才会知道,无论是荣华、富贵、高官还是厚禄,孔子都拉开你十八条街。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孔子自幼丧父,他10岁就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学会了看风水,以操办红白喜事谋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是中国婚丧嫁娶礼仪和流程标准的制定者(皆收入《礼记》),放到今天,他就是中国最牛逼的红白喜事一龙服务集团的董事长,他是最有资格说“感谢贫穷”的人。
孔子后任“乘田”之职,相当于县畜牧公司总经理。他是中国最早的畜牧专家之一,不仅懂兽医,还懂兽性,总结了“中春通淫”的宝贵经验,最懂猪牛羊什么时候恋爱、什么时候圆房,为它们创造甜蜜的“爱情婚姻生活”, 生下的小仔仔都棒棒哒,繁殖很快,茁壮成长,使畜牧业成为地方支柱产业,为地方GDP作出了巨大贡献,比中国富豪榜上第一“杀猪匠”万隆、第一“杀猪佬”陈生,专业多了。
后来,孔子步步高升,曾在一年内,从中都宰到小司空到大司寇,连升三级,并摄相事,相当于鲁国的国务院总理,演绎寒门出贵子的传奇。
孔子也被誉为音乐的祖师爷,古代音乐是涉及曲、乐、诗、词、表演、舞蹈等的宏大体系,他精通六艺,超级的“六栖大明星”。如果举办古琴演奏会,一定赚得盆满钵满,他曾“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放眼古今琴界,谁有这样的境界;如果去当演员,出场费肯定比范冰冰要高,还不会偷税漏税;如果去当导演,冯小刚就“只有当小弟的份”。
然而,几乎无所不能的孔子老师,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
子贡对这个问题,曾经非常困惑。
在后来的日子里,孔子曾经很多次,向子贡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大概的意思是:
“如果我去当官,比现在的生活肯定强十倍,去卖茶叶蛋、做屠夫,也能发大财,但我不能过这种小确幸,我弃官从游、从道不从君,是为了国家昌盛、人民幸福!
政治、经济、军事可以主导一个国家的兴衰周期。但是用什么来牵引政治、经济、军事?唯有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这套文化体系,牵引的政治、经济、军事,才可以主导一个国家百年级别、千年级别的兴衰周期。
我放弃小确幸,是为了传播这套文化体系啊!”
孔子的贫穷,不是一种无奈,而是一种选择,一种追求!
子贡怔怔地看着孔子,感慨万千:老师憔悴了,华夏文化却因这份憔悴而丰满,老师营养跟不上,中国文化的含金量却因此而直线上升。
子贡身上的50亿个细胞,都对孔子充满敬意。
人们都说,老子是从朝庭走向旷野,孔子是从旷里走向朝庭,其实这还完全对。子贡认为,他们都走向旷野,只不过,老子走向旷野,是玩失踪,遁世逃避政治,谁也不知他最终消失在哪片黄沙;孔子走向旷野,是刷存在,入世推动政治、经济、军事,卫曹宋齐、郑蔡陈楚苍茫的大地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他授业的身影。
在孔子学院,在老师身边,子贡的情怀,受到了暴击。
暴击的结果就是,最终明确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和同学们一起,死心塌地追随老师的“大道之行”,把儒家学说发扬光大。
他选择了孔子的文化,把孔子的文化装进自己脑袋;他选择了孔子的情怀,把孔子的情怀装进自己的胸怀。
情怀,是人间最珍贵的东西,每个人都期待被他人的情怀温暖。但是,一说到情怀,很多人便会吐槽:“别跟我谈情怀,老子戒了!”
情怀能戒吗?
你看,高俊芳戒了情怀,我们孩子的疫苗都出大问题了!孙博士戒了情怀,在高铁欺负女人霸人家的座位!
如果老师戒了情怀,他上课来了、下课走了,就不会牺牲时间陪你的孩子做游戏、讲故事,他刷抖音忘记改作业……
如果医生戒了情怀,就全是看病、拿药、打针这些简单、机械的医疗操作,你遇不到和蔼的态度、温柔的语言、认真的倾听,你想医闹的心都有了……
如果农民戒了情怀,他给猎牛羊、鸡鸭鹅打激素,你还不知道……
如果……
总之,不管是谁戒了情怀,对你的人生都会造成影响,要么影响你的生命安全,要么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反过来也成立:如果你戒了情怀,就会影响他人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
别人影响你,你又影响别人;你影响别人,别人又影响你。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不管是你还是别人,谁戒了情怀,最终都会影响到自己。
而且,即便是没有情怀的人,也希望被情怀善待。没有情怀的和坤,也希望嘉庆皇帝给自己“加两斤情怀”。
这就是孔子成为万世师表、子贡成为万年财神,被万世铭记的深层逻辑。
四、实现儒商梦
进了孔子学院,子贡也遇到了有生以来少有的,纠结、混沌、朦胧组合在一起的大困惑,有时,蹲厕所时还托着腮帮子在想:我要追随老师的“大道之行”,可我也喜欢赚钱,怎么平衡?
孔子知道子贡的困惑后,平静地说了两个字:儒商!
简单两个字,比洋洋洒洒的人生规划书还要深邃。子贡的人生,就因为这两个字,获得了最精准的定位。
接下来,孔子又多维度、全方位指导子贡实现儒商梦: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鼓励子贡在立人中立己,在达人中自达,既有儒者的文化和才智,又有商人的事业与财富,向后人证明:有文化、讲情操,才可以赚大钱。
“我之游,观其所变。”孔子启迪子贡::将自己的知识和学说施之于“行”,读书不忘赚钱,赚钱不忘读书,在学习中实现“儒”的理想、大展“商”的宏图,也就是后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点醒子贡,要学以致用,不能让文化躺着睡大觉,所以你要经商,让文化转化为财富!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学院设四科:德行、政事、文学、言语 ,孔子认为,跑业务、在社交场上混,全靠一张嘴,学习言语,讲好品牌故事,才可以做好买卖,所以他让子贡学习言语。
我是谁?我是一名儒商。
如何做一名儒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儒商的关键是什么?学以致用。
儒商的核心是什么?讲好品牌故事。
子贡那不能“平衡”的困惑,被孔子用“儒商”二字,轻而易举就“平衡”了!
你看,遇到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多么幸运!
孔子不但文化震撼古代、烁闪今天,而且其因材施教的方法,更是彪蔚千年、炳赫万世。
他知道子贡有经商才能,把子贡导向金子铺路的地方;他察觉冉求有军事才能,把冉求导向战场;他发现子路有政事才能,便把子路导向官场……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能力及素质,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并为他们的人生指点迷津,为老师如何当好导师,树立了榜样。
只有有情怀的老师,才可以超越老师,成为导师。
子贡基因优秀,有经商天赋,非常勤奋,还运气特别好,遇到了千年难得一遇的好老师、好导师,想不成功上帝都不答应。
子贡一会儿又从读万卷书的道上,绕到行万里路的途中,通过学以致用,实现财富的弯道超车;一会儿又从行万里路的途中,绕到读万卷书的道上,通过用以致学,实现文化的弯道超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子贡将文化成果转化为市场效益的能力和水平,极大提高。大概是灵感常态化处于亢奋,一天,孔子老师那篇骨灰级的销售文案——“玉有十德”,从记忆深处飘然而至,赫然在目:
“夫昔者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电光火石之间,子贡立即决定,上马一个大项目——玉石珠宝跨国贸易。
他戴玉佩珠,配备豪华的车马出入豪门,一身行头,雷倒了一众诸侯土豪。
更恐怖的是,子贡门下有食客一千,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分子,是各自领域的意见领袖,是他的谋士、军师、智囊和顾问。子贡平时供他们吃喝玩乐,玉石项目上马后,他给这些食客,配备精良的车马和装束,统一形象,统一口径,在上流社会交际圈推销玉石珠宝,实现快速裂变:
“戴上玉,精神见于山川,做人更自信;戴上玉,圭琢待达,荣华富贵来敲门;戴上玉,气如白虹,自带流量;戴上玉,缜密从栗,气场当然非同凡响……”玉文化,经过子贡的精心策划和包装,在一众诸侯、土豪心里产生了“化学反应”。
春秋时期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之间的外交活动频繁,玉石珠宝正好切合了这一外交礼仪需求,加上“玉有十德”这个文化底盘,以及子贡的大手笔运作,诸侯、土豪们购买玉石珠宝,不惜一掷千金,风靡整个上流社会乃至中产阶级。
玉有“十德”,被孔子提升到精神层面上的理想化标准,子贡通过商业手段,又把玉石珠宝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被疯狂种草。
因为玉石珠宝生意,子贡在当时的“世界富豪排行榜”位居第一,碾压陶朱公范蠡。子贡对文化魅力的认知,也更进一层:“是老师的文化,成就了我的玉石珠宝这一宏大产业。”
子贡这种文化营销手法,威力有多大?你不知道,杜蕾斯知道。
很多避孕套品牌,都是撕开嗓子,大声吆喝:“我们的套套,质量第一,死戳不破!”不断强调套套的生理摩擦功能,但是人们却很少用他家的来“啪啪啪”。
杜蕾斯却养了一大批文案高手,弱化生理摩擦,突显应用场景:“撩是脱掉她的衣服,爱是为她披上外套——祝大家震震日上,套套不绝,万湿如意———前方湿地,注意安全……”他们不断讲床上故事,滚床单的男人女人都喜欢用杜蕾斯。
杜蕾斯那些文案,都能能用文案创造财富。子贡这样的文化巨人,创造的当然是千古资本传奇。
五、提前终结春秋
这一年,遇到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齐国的权臣田常,欲作乱篡位,想以战功来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率兵攻打鲁国。
孔子对弟子们说:“鲁国是我的母国,一定要保卫她,你们谁去摆平这件事!”
子路说:“我去!”孔子说:“你不行!”
子张、子石说:“我俩去!”孔子说:“你俩也搞不定!”
子贡说:“我去!”孔子说:“你去吧!”
对老师的这份信任,子贡非常感动,他打马扬鞭,急驰而去。在马背上,他丢下了10个字:“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
听到这10个字,孔子踱进了书房,安静地看书。孔子明白,这10个字,说明子贡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上策。
子贡来到齐鲁边界,见到了田常,对他说:“鲁国城墙矮小,军队没有战斗力,你不能打;你应该去打吴国,吴国城墙又高又厚,兵强马壮,战斗力爆棚,国王的野心爆棚,你去打他们!”
“你这不是存心忽悠我啊!”听了子贡的话,田常恨不得一刀劈了他。但子贡接下来的几句话,马上让田常心甘情愿放弃了攻打鲁国。
子贡说:“忧在外者打弱国,忧在内者打强国,你不是想在国内搞事吗,打败了鲁国,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去打吴国,败了更好,即使赢了,也是劳民伤财,你们的国力削弱,你的君王和你的政敌,就会更加忙于国事,这样不是更有时间和机会培植你的势力,实现你的野心吗!”
田常的猫脸,秒变哈士奇脸:“讨厌,绕来绕去,不早说结果!”
停了会儿,田常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的兵都开到鲁国边境了,转而去打吴国,没理由, 回去不好交待啊!”
子贡说:“没问题,我让吴国主动来打你!”
子贡马不停蹄来到吴国,对夫差一番安利:“齐国的田常要去打鲁国,你称霸诸侯的机会来了,如果你不去打田常,拥有万辆战车的齐国,再独自占有千辆战车的鲁国,你的强敌更强了,你去打他,既阻止了敌人的势力扩张,又增加鲁国这样的盟友,不是很爽吗!”
夫差心里明白着呢,他也想阻止田常,可心里有一层顾虑:“你不知道啊,越国的勾践不是和我有世仇吗,这货虽然臣服于我,暗底里却卧薪尝胆,搞事情,随时准备逆袭我、反扑我,我去打田常,他就会跑到我的地盘上来闹翻身了!”
子贡说:“这好解决,我让他派兵来帮你打战,他的兵都给你带走了,还怎么闹翻身啊!”夫差大喜:“如此甚好!”
子贡快马加鞭来到越国,对勾践说:“大事不好,你卧薪尝胆、反扑吴国的事,夫差知道了!”勾践有点紧张,因为他的羽翼还未丰满:“这咋办!”
子贡说:“现在吴国去打齐国,你派三千兵马去支持他,不就表明你没有反心吗?”勾践很心痛:“三千兵马,几乎抽空了我所有的兵力啊!”
子贡说:“你把最精锐的留下,再继续储备力量;而且抽去的三千兵马,可以趁机对吴国摸一个底,还可以策反!”
说服了勾践,子贡再策马千里,来到晋国,对晋国国君说:“吴国要攻打齐国,如果他打胜了,一定会来攻打你的!”晋国国君抱拳长揖:“谢谢你的提醒,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定叫他们来时踌躇满志、回时万念俱灰!”
子贡成功完成了“存鲁”的重任,后来事态的发展是这样演变的:吴国打败了齐国,万丈雄心要当霸主,又出兵晋国,谁知晋国早布好了口袋,吴国铩羽而归,勾践趁机操了夫差的后路,把他给灭了,鲁国安然无恙。
是子贡,提前终结了春秋,将时代推进战国。史家说,作为纵横家,战国时期相秦的张仪、挂六国相印的苏秦,与子贡相比,也自是大逊风骚。
这个时候的子贡,已经进入做生意的最高境界,躺着就能赚钱!还引爆了“逆向贿赂”:很多君臣政要,争着向子贡送礼!
生意做到这等境地,夫复何求!
但子贡还在继续求,他求文化、求知识、求诚信、求义气,他坚持向“逆向贿赂”说“不”!
有一次,勾践送他黄金百镒,宝剑一把,良矛二支。子贡宛拒了:“嘿嘿,你这个礼我不能收!”
子贡的成就越高,孔子在他心里的地位就越重。老师传给的他的文化、知识和才学,才是自己游刃于诸侯的利器,才是在商场上长袖善舞的本钱,不管赚了多少钱,子贡始终没有忘记老师给自己的定位——做一代儒商。
子贡的成就越高,孔子给子贡的教诲也就越给力。他要防止子贡在财富的坦途上迷失本性,经常给他浇灌“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在佛教中,有“见知障”,在金庸的江湖里,有“武学障”,越是高手、越是奇才,越容易走火入魔,比如金轮法王、鸠摩智、欧阳锋。其实“障”最多的地方,在资本市场,蓝田股份案、银广厦案、亿安科技案、毒奶粉、假疫苗……都是“财富障”!
在孔子的点化下,子贡一门心思做“有文化、有情操、有仁德、有追求”的儒商,在追逐资本的的道路上,无障亦无碍。否则,以子贡的智商、才学、影响力,并且主导着春秋时期的资本市场,如果他的“儒商精神”一熄火,会在那个年代,制造出多少“蓝田案”、“红田案”、“白田案”啊。
很多资本市场的大佬,最后见“障”了,就是缺少了孔子这样的一位好老师的提醒,缺少了子贡这样的一份一心向“儒”的文化自觉。
六、扛鼎大国文化
子贡在上流社会,成了绝对的权威,他“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到之处,国君没有不以平等之礼相待的,甚至跑出老远来欢迎他——“除道郊迎,身御至舍”。
在民间,子贡是当时最丰满的国民偶像,打马从街上走过,便成为一个传奇,街头巷尾到处流传着他的故事,成为最生动的励志教育:“向子贡学习,可上九天揽月,可入五洋捉鳖。”
这么有钱,事业铺得这么大,子贡一定很忙吧!
然而,这么一位风云人物,却也经常干一些在外人看来“讪牙闲嗑”的事。
一天,鲁国的大夫叔孙武叔,对别人说:“我觉得呀,子贡比孔子有文化!”
叔孙武叔的话,虽然抬高了自己,却贬损了老师。子贡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特意让鲁国大夫子服景伯,传话给叔孙武叔:“孔子老师的贤能,就像高高的围墙,你找不着大门进去,那就看不见他那宗庙的壮美。”
这还没完,子贡觉得仅仅是让人传话,不够正式,不够严肃,起不到深刻的警醒作用。于是,他又千里迢迢赶到鲁国,亲自找到叔孙武叔,对他说:“先生,你不要诋毁老师!别人的才华是小山丘,都可以超越,孔子老师的才华,却好比太阳和月亮一样,是没办法超过的。”
子贡说完之后,未作任何停留,转身离开。
有钱人的世界,真是看不懂!叔孙武叔为此纳闷好久好久:
这位财神爷,为一句鸡毛蒜皮的话,放弃外交活动、放弃董事会议、放弃客户拜访、放弃市场走访,只是跑来跟自己说一句:“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孔子),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不管是谁,只要损毁了孔子的形象,不管自己有多忙,子贡都会第一时间拨冗前往,加以批评。
齐景公对孔子不敬,子贡找到他,给他“上了一堂文化课”:“孔子老师的贤能修养,就像泰山立于群山一样地出类拨萃。”
陈子禽对孔子不尊,子贡找到他,对他进行了深刻的教育:“孔子老师是可望不可及的,就好像天,是不能通过阶梯登上去一样。”
孔子是天,是日月,是江河,是泰山,是宫墙,子贡极力捍卫和传播孔子学说。
“自从有了颜回,孔子门人日亲;自从有了子贡,四方来归。” 孔门弟子三千,四方之士都来拜师求学,天下的读书人都学习儒家,造就如此文化盛况,子贡是重要推手。
子贡既为孔子“谋道”操心,也为他“谋生”操力。
孔子“人在囧途”的时候,太多了,每一次都是子贡帮他走出困境。
那年,孔子和弟子周游到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由于政治阴谋,陈、蔡两国高官动用一批野蛮的劳役犯,把他们围困了七天七夜,“黎羹不斟,七日不尝粒”,集体饿晕。
是子贡,只身跑到楚国,调动一切资源,说服了楚昭王出兵救出了孔子。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孔子困陈蔡”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差点被饿死,差点被杀死,差点被困亡,有君王的冷落,有诸侯的误会,有文人的嘲笑,但还是走完了全程,子贡的经济接济,起了很大的作用。
子贡以自己的雄厚财力,为孔子师徒宣传自己的主张提供了经济保障。
在所有的弟子中,孔子最喜欢子贡,称他为“瑚琏之器”,把他当作自己“最骄傲的作品”。他们一起论道,论政,论仁,论义,论礼,论利,这种讨论,成了他们生活的云彩、阳光和雨露。
不知不觉中,这种讨论就要结束,就要告别。
孔子对告别,充满遗憾:“子贡啊,泰山将要崩塌,栋梁之材将要毁坏,智慧的人将要凋谢了!”
子贡对告别,全身颤粟:“老师啊,泰山崩塌,那我将瞻仰什么?栋梁毁坏,那我将依靠什么?圣人枯萎,那我将仿效什么?”
这场告别的七天之后,孔子仙逝。
虽然已经告别,但陪伴没有结束。
子贡为孔子结庐守墓,服丧6年。
也有人不理解,甚至说:作为顶级财团的掌舵人,置事业不顾,为老师守墓6年,有误“正业”。
这种思维,是典型的以穷人之心度富人之腹。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没有成功!”子贡为老师守墓6年,正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子贡守墓6年,看似做着与自己“正业”无关的闲事,无所作为。实际上,这只是外人看到的战术“假象”,在战略上,他的“不正之业”极大促进了他的“正业”更加辉煌。
子贡在墓地种了很多树,于是有了现在孔林;将孔子其生前“故所居堂”立为庙,于是有了现在的孔庙;还建了大片房子,于是有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孔府。
因为有很多房子,子贡和师兄师弟们经常聚居在一起,探讨孔子思想,编辑成册,才有了作为中国人圣经的《论语》。
子贡因思念孔子,用木头雕刻出孔子像,栩栩如生,前来祭拜的君王、将相、诸侯见了都很喜欢,都想拥有以作纪念。为了得到这个孔子像,他们一个比一个出价高,炒成了天价,比广东“天价荔枝”还要拉风。
子贡从中看到商机,招募工匠大批生产孔子雕像,又大赚了一把,开始涉足文旅产业。
6年之后,子贡重现江湖,光芒万丈。
在这之前,他本来是春秋时代的宇宙第一网红,重现江湖之后,他为老师守幕6年的故事,早已传遍天下,美德远扬四方,成为宇宙第一超级IP、流量之王。
“子贡一怒诸侯惧”,他成为那个时代的意见领袖,连君王都要看他三分脸色,事业当然更加顺风顺水。
守墓6年,没有耽误子贡的发展,而是创造了更加传奇的新传奇。
大佬雷军曾经说:别用你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
勤奋也是分层次、有级别、讲质量的:
用在细枝末节的勤奋,叫做徒劳;
用在具体战术上的勤奋,叫劣质勤奋;
只有那些用在战略上,从方法论出发,站在全局思维去努力的,才叫优质勤奋。
这就是“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没有成功”的真正原因。
子贡始终坚持自己的超级战略——扛鼎“大国文化”,守战略初心,为老师守墓6年。
“多了一个铁钉,造就了一只马掌;造就了一只马掌,武装了一匹战马;武装了一匹战马,赢得了一场战役;赢得了一场战役,保住了一个国家。”跟多了一个铁钉就会保住一个国家一样,子贡把为老师守墓作为一种宏大的战略理解并执行,成就了自己的隽永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