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国际同事一起,对银河系附近的一个星系进行了研究。来自物理和天文学系的Tana Joseph博士对银河系附近的小麦哲伦星云(SMC)的研究做出了贡献。约瑟夫博士是最终论文的第一作者,其研究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期刊上。研究人员发现了两个潜在的新超新星遗迹,即恒星爆炸后留下的气体和尘埃云。此外还检测到了来自20多个行星状星云的无线电信号,这些信号已经从光学观测中得知。

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撞过程(在银河系附近星系中)(1)

这是研究银河系附近星系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些银河系附近的外部星系提供了一个理想实验室,因为它们足够近,可以被分辨,但位于相对众所周知的距离。这些观测是作为宇宙演化地图(EMU)试点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进行,使用CSIRO的新澳大利亚平方公里阵列探路器(ASKAP)射电望远镜。约瑟夫博士在评论研究结果时说:我们现在可以将这些无线电数据与光学、X射线、伽马射线和红外望远镜的观测结合起来,使之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探索SMC和其他星系。

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撞过程(在银河系附近星系中)(2)

SMC观测是在两个不同的无线电频率(960 MHz和1320 MHz)下进行,其灵敏度是以前对该星系研究的4倍以上。ASKAP已经向SMC方向揭示了超过7000个独特的射电源,其中许多背景星系通过SMC闪耀,比以前所有研究的总和还要多。ASKAP EMU项目预计将在五年内探测到7000万个星系,在此之前,科学家在40年内发现了大约250万个星系。研究呈现了来自澳大利亚平方公里阵列探路者(ASKAP)在小麦哲伦云(SMC)方向研究的两幅新无线电连续统图像。

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撞过程(在银河系附近星系中)(3)

这些图像是宇宙演化地图(EMU)早期科学计划(ESP)研究小麦哲伦云和大麦哲伦云的一部分。从这些图像产生的两个新源列表包含在960 MHz(4489个源)和1320 MHz(5954个源)下观察到的无线电连续性源,为192 MHz,波束尺寸分别为30.0×30.0arcsec2和16.3×15.1arcsec2。中位数均方根(Rms)噪声值为186 μJY BEAM−1(960 MHZ)和165 μJY BEAM−1(1320 MHZ)。为了创建点源目录,研究人员使用这两个源列表。

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撞过程(在银河系附近星系中)(4)

以及先前发布的Molonglo天文台综合望远镜(MOST)和澳大利亚望远镜小型型阵列(ATCA)点源目录。以估计在勘测区域发现的全部射电点源光谱指数。将ASKAP目录与这些无线电连续统研究相结合,发现在30 de2的面积上有7736个类似点源。此外在SMC中检测到两个新的、低表面亮度超新星残留物。新ASKAP ESP的高灵敏度还使天文学家能够检测到SMC行星状星云样本的亮端,102个光学已知的行星状星云中,22个显示出类似点的射电连续辐射,最后还研究了几个形态上有趣的背景射电星系。

博科园|研究/来自:曼彻斯特大学

参考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DOI: 10.1093/mnras/stz2650

博科园|科学、科技、科研、科普

关注【博科园】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