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之际,学生给老师送上真挚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是对老师的尊重然而,最近却出现了有家长因拒绝给老师送礼被要求退群的歪风邪气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要不要给老师送礼,如何送礼,成了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情甚至有人戏称,老师过教师节,家长过“焦虑节”(据钱江晚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向老师致敬经典语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向老师致敬经典语录(除了鲜花和礼物)

向老师致敬经典语录

教师节之际,学生给老师送上真挚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是对老师的尊重。然而,最近却出现了有家长因拒绝给老师送礼被要求退群的歪风邪气。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要不要给老师送礼,如何送礼,成了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情。甚至有人戏称,老师过教师节,家长过“焦虑节”。(据钱江晚报)

对此,柳州市教育局发布公开信,呼吁家委会主动抵制请客送礼歪风邪气。对于教师节送礼,某些一厢情愿、自作主张的做法,不见得“讨巧”,反而可能弄巧成拙,既违反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规定,也让教师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一视同仁,而家长给老师送礼物,则会侵蚀纯粹的师生关系,甚至在校园内兴起攀比送礼之风。

首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如此比喻师生关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回首往昔,教师总是挺立在时代最需要的地方。陶行知穷毕生精力钻研教育理论,改造乡村教育,探寻济世安邦的教育之道;民族危难时刻,朱自清、闻一多等诸多学者云集西南联大,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近10年来,还有“人民教育家”于漪、卫兴华、高铭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时代楷模”李保国、黄大年、陈立群等一大批教师重大典型脱颖而出。从古至今,师生关系都是举足轻重的社会关系。

对学生来说,恩师的悉心授业,可能改变一生的命运。对教师而言,“三尺讲台”使命光荣。正是在这种相互珍重和付出中,文明薪火得以延续,价值理念得以远播。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代又一代教师们支撑起来的教育体系,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社会财富。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社会才会朝气蓬勃,未来必将大有希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今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发文强调,庆祝教师节要避免形式主义。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仅需要在节日期间打造喜庆祥和、感动人心、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更需要在平日进一步营造尊师风尚,落实惠师政策,推进强师举措。在今天,向教师致敬,就要在一线老师遭到误解和责难时是非分明、仗义执言,就要将尊师重教的口号落到生活保障、社会声望等实处,以此纾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让广大老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对于学子来说,一张贺卡其实足矣。因为教师节本身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对老师辛勤培育的感谢之情,营造一种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家长要让孩子们自己以各种方式去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营造一种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情在便足矣!对于相关机构来说,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惠师政策,完善中小学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全面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增强各级教师从教的积极性、幸福感。对于教师们自己来说,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作为教师,得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让教师节成为“感恩节”,是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在此,祝福每一位老师,喜乐安康。育人的路上,师德的芬芳将永远飘散,历久弥香!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