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人文字,如聆听先人教诲,久之,如饮醇醪(láo)。

有鄙夷者不解,我心下默然:此间乐,不足道也。

今日仍读“襄王不许请隧”,读到“若犹是姬姓也”,对其中的“是”字生出疑惑,一番查证,把“是”字的今生前世都扒了一遍,方才稍明白一些了。

坊间版本译为“如果天下还是姬姓的”;

或译为“如果你还是属于姬姓”;

或译为“如果叔父仍保持姬姓”。

“是”字是代词吗?是副词吗?是动词表判断吗?

相信大家打眼一看,第一时间会认为应该译为“如果(您)还是姬姓”。其中:

“若”为连词“如果”;

“犹”是副词“仍然”、“还”;

“是”是动词表判断的“是”,与今语同。

果真是这样吗?

首先,先判断“是”是不是动词表示判断。

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P322说:“是”作为动词表示判断,大约始于汉代,如“此必是豫让也”(史记),这个“是”为构成现代汉语判断句不可缺少的成分,但古汉语的判断句通常不用它,即使是汉代以后也很少例外,至于上古文献中有的“是”字,粗看很像判断词,其实还是代词,例如,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据此可知,上古汉语,“是”不是今天的“是”。

其次,再判断“犹”是不是副词。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虚词词典》P483说:若犹,复合虚词,由连词“若”和“犹”组成,都可表示假设,连用为词,与单用义同,仍为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设”、“假若”等。

可知,“若”和“犹”都是连词,属于复合虚词。

最后,再查“是”字。

《虚词诂林》P539说:是,犹“乃”也。例《孟子》“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况琼玉乎,是粪土也”,襄二十九年“今是长乱之道也”。

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P233说:乃,副词,表示确认某种事实,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谓语的前面,可译为“就”,这个“乃”字的作用只是加强肯定,不要把它误认为是判断词,它只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并不等于“就是”,因为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

那文言文中翻译时加上的“是”字是怎么来的呢?通常句子后面有表示判断的语气词“也”,可译为“是”。

这样,全句可译为----如果就是姬姓

考之于上下文,文义通顺贴切,完美!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不足为外人道也)(1)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不足为外人道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