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头条也有一段时间了,每次发鱼获或者长短视频的时候,总会有钓友在下面留言说哪哪哪鱼难钓,他们家附近都是小鱼闹窝。也有同城的钓友询问出鱼地点,当然问者必答,虽然不能陪钓友去,但是我会指明具体方位。这不禁让我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资源不断减少?是什么让本来有鱼的塘口变的有鱼却没口?我想资源减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人类对鱼的过度捕捞,破坏了生态环境,比如一些电工,网工,毒药师等。但随着国家相关处罚措施的出台,情况在不断地改善,比如笔者所在的地方对电鱼的打击力度还是挺大的,就算电黄鳝也不能容忍。

但是我们钓鱼人难道就能感觉无责任一身轻吗?当然不是,就拿我家旁边的一口肥水塘来说,基本上不存在恶意破坏鱼类环境的行为,除了洗衣服的人之外,最多的就是我们钓鱼人了,但随着钓鱼人的不断增多,鱼获也随之减少,到最后基本上来者必打龟。现在的情况就是鱼每天在水面上浮头,见到人也不怎么怕,但就是钓不到。

钓鱼在什么情况下鱼多(人的行为对鱼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影响)(1)

肥水塘的鱼在浮头

去年的春天,我在一口野塘钓得黄金大板鲫一尾,当时觉得鱼很漂亮,非常喜欢,又舍不得吃,于是就放进了鱼缸里,刚开始的一个月里基本上不吃东西,也躲着其它金鱼,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它学会了吃撒在水面上的商品浮食,只不过吃食的姿势还不是太自然,是竖着垂直在水里吃的,当然它的胆子还没有其它金鱼那么大,我去的时候还是有点畏首畏尾的。

说这么多就是要想表达出一个意思,那就是钓鱼人的行为一定会对鱼的生活习性有所影响。而今天我不是来说人的行为对鱼的伤害,而是想说,既然当前鱼和人有着那么大的关联,已经影响到了鱼的骨髓了,那么何不利用这种影响来分析鱼情,让我们的作钓变的更加高效,有的放矢呢?

钓鱼在什么情况下鱼多(人的行为对鱼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影响)(2)

被驯化的黄金大板鲫

人为打窝对鱼的影响

也不知是受大师们的影响还是受商品厂家宣传的影响,现在的钓鱼人动不动就是打重窝,打大窝,不管是在什么水域,湖泊或者水库,水面大打窝是必须的,但是在池塘里也不分青红皂白地先打大窝,你也不问问鱼是饱还是饿?就这样习惯成自然,每个来钓鱼的人都会多多少少打上点窝料,不打点感觉像是少了什么一样,殊不知人在地上不了解水下的情况,说不定一个钓位一天24小时都有人作钓,这波人走了另一波来了还是不断打窝,导致水底全是窝料,鱼根本就吃不过来,时间一长就容易腐烂变质。

上面的情况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鱼吃窝料吃饱后就不再吃钓饵,或者在众多窝料中找不到钓饵。另一种情况就是被锚过或者逃脱的鱼会对新鲜饵料产生畏惧心理,但也得进食,渐渐地就对腐坏的窝料产生好感,感觉吃变质的东西安全,长时间下去就会形成特有的口味了。所以在一些交通便捷的塘口,钓友越容易到达就越容易产生滑口鱼,要怪只能怪钓友们无节制的打窝。

所以针对这类经常有人打窝的地方,如果是水域面积大的地方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钓老钓位,因为鱼多消耗多,并且老钓位会形成鱼道,鱼会养成定时来觅食的习惯。如果是水域不大的地方,就要适当地避开老钓位,选择新钓位,真要选择老钓位的话建议钓老窝点的前面或者后面一段距离,因为这里基本上不会存在因吃不完而堆积起来的窝料的。

钓鱼在什么情况下鱼多(人的行为对鱼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影响)(3)

水库打窝比赛

经常有人活动的地方

这里说的有人活动不是指钓鱼活动,是指一些户外活动对鱼的影响,比如晚上夜钓的时候要避开跳广场舞的队伍,白天要避开野外游泳的人,不随便聊天,不玩手机。当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这是最容易让人忽略的事实,因为我们都不喜欢寂寞,总是不自觉地想找点话题,一个人的时候手机会不停地响,两个人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聊两句。

我平时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出钓,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玩手机发短信之类的,只有在拍照拍视频的时候会接触手机,拍照可以用静音,但是录视频总得说上两句旁白或者介绍什么的。深有体会的是在上周末的时候,探钓一口野塘,刚开始准备拉白条的,也就没打算录视频的,钓了一会就上翘嘴了,再后来上鲫鱼了,还连杆了,这么大热天居然有这么好的鱼口。我哪能放的过这大好机会,拿出手机,开始录视频,但是在边录边介绍说话之后,明显感觉到鱼口变少了。我们总感觉鱼很笨,其实不然,它们可聪明着呢,一点风吹草动它们都能感觉到。因此在我们野钓时尽量减少此类情况。

钓鱼在什么情况下鱼多(人的行为对鱼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影响)(4)

野外钓鱼要安静

鱼竿长短对鱼的影响

鱼竿是我们钓鱼人手臂的延伸,有了鱼竿我们就能和鱼做近距离的接触。但是鱼竿有长有短,因此在实际作钓中对鱼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比如说有些水域比较大,钓友们都使用长杆作钓,渐渐地产生了攀比的心里,感觉我杆子长一点,就能增加钓获的几率一样,于是杆子越钓越长,甚至有的地方比起了海竿阵。

其实还是要分析当地鱼情才能施钓有佳,不能盲目跟风。可能这水域就是长杆好钓,那是因为长时间的作钓已经对鱼的生活习性产生了影响,鱼就爱呆在长杆所到之处,既有食物吃又不会感觉到很危险但也可以针对普遍长杆钓鱼的特点,反其道而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使用短杆作钓也不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水深和天气等合适的情况下,用4.5米或者5.4米的鱼竿肯定能有所收获。

钓鱼在什么情况下鱼多(人的行为对鱼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影响)(5)

一寸长就能一寸强吗

最后总结

还是那句老话,钓无定法,但随着钓鱼人队伍的壮大,出钓次数的增加,人的行为肯定会对鱼的生活习性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在不断加大的,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可以正面研究它,分析大概率出鱼事件,减少弯路,减少打龟几率。也可以反面研究它,反其道而行,走行之有效的路,不默守陈规,破除陈旧,寻求创新。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大别山小农人,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让我们纵情山水,享垂钓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