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这两年发展如何(莱西正冲向青岛发展的前排)(1)

最近一段时间,莱西被密集关注。

据《大众日报》官微消息,2月11日,莱西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来自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的35位企业家代表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会上,莱西市委书记周科与代市长刘瑛现场公布了各自的手机号和微信。

周科表示:“我的微信不设好友验证,大家可以随时加好友。如果需要面谈,现在行政办公中心设有企业专属停车位,只要时间允许,哪怕只有5分钟,我也愿意坐下来跟大家交流。在营商环境方面,其他地方能做到的事情,莱西一定也能做到,还要做得更好!”

莱西市委书记和代市长的做法,迅速“刷屏”。

此前的1月19日,山东省发改委正式印发《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胶东一体化迈出实质性步伐,莱西收获政策性利好。

再往前,华人运通中国总部落户青岛,注册地在莱西。其旗下高合HiPhi为豪华智能纯电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对标特斯拉、保时捷。该项目落地莱西,直接拉升了青岛新能源汽车的层级。

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时刻,莱西“一把手”如此举动,不仅向本地企业家表明了姿态,更是向外界传递尊重企业家、谋求更大发展的信号,更有利于提振当地士气。

政策与产业双重利好加持,也预示着之前曾被称为青岛“后花园”的莱西,有望“从后变前”,冲到青岛发展的前排。

莱西市这两年发展如何(莱西正冲向青岛发展的前排)(2)

“双莱一体化”城乡融合联动区发展布局

1

梳理青岛这些年各区市的崛起之路,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凡是获取上级政策红利的区市,均以政策赋予的平台为依托,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

获批国家级新区的西海岸新区、拿到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崂山,无不如此。最新的例子是坐拥上合经贸示范区的胶州,2021年前三季度GDP增速14.2%,傲视群雄。

这也可以理解,在当下的语境中,政策红利通常意味着可以干别人不能干的事,能拿到别人得不到的支持。

“小灶”加持,自然有机会先人一步。

如今,历史的机会轮到了莱西。

1月19日山东公布的规划中,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定位非常之高——

落实国家区域战略部署的现实需要。

推进我省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打造区域一体化战略支点的创新举措。

上述三句话,已经挑明了山东的意图,以及对莱西与莱阳的期待。而且明确提到,对标学习的目标是“长三角”。

更为关键的是,山东发布的方案中,对莱西莱阳有着真金白银的扶持。比如——

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设立不少于100亿元的先行区专项建设基金。

支持莱西、莱阳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对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加快发展,采用“一区多园”模式,联合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此外,对一些涉及青岛与烟台两地切身利益的问题,明确了原则。其中“GDP及税收收入比例”可谓典型——

对共引共建的产业项目,5年内GDP及税收收入比例原则上按照“飞出地”与“飞入地”6:4分配共享,并可适当延长分享期限。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事一议”确定利益分成比例。

在不打破行政边界的前提下,这样能最大程度上调动两地的积极性。胶东半岛一体化此前多年进展不大,很大原因在于利益分配原则不明。

本次方案中明确的比例,可以视作新的探索。希望能为今后胶东联动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莱西市这两年发展如何(莱西正冲向青岛发展的前排)(3)

2

再说说产业方面。

落地莱西的华人运通正在快速推进。2月6日,华人运通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丁磊再次来到莱西,与市委书记、代市长会面。

莱西市委书记周科表示,市委、市政府将为华人运通集团在莱西投资、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力促项目早日落地。丁磊表态说,莱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城市发展充满活力,华人运通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双方合作领域,加强全面深度合作。

华人运通是高端新能源车领域的领头羊。

2021年12月,售价57万元起步的高合HiPhi X共销售919辆,再次超越保时捷Taycan,成为50万以上豪华车品牌电动车细分市场销量的冠军,并创下月度销量新高。

企查查信息显示,华人运通在莱西注册了两家公司,一家是华人运通(山东)科技有限公司,另一家为华人运通投资有限公司,后者的注册资本高达6亿元。

华人运通与青岛签约后透露出消息,将在青岛设立中国总部,打造面向全球的世界级研发技术中心,并成立高合汽车销售服务总公司。

2020年青岛新能源车的产量近13万辆,但存在“量大价低”的短板,带动数量猛增的原因是售价3万元左右的五菱宏光MINI EV的热销。说白了,就是车的档次不够高。

华人运通的落地,首先将改变青岛新能源车的格局,提升产业层级。

其次,也将弥补青岛缺乏新能源车研发机构的短板。

客观而言,到目前为止,青岛只能算是新能源车“制造基地”,上游含金量高的研发、设计,基本与青岛无缘。

华人运通如果能将“技术中心”真正落地,无疑能将青岛这一产业的实力,大大往前推进一步。

除此之外,莱西还拥有青岛首个一线品牌整车全资质总部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整车制造总部基地。2020年7月,该项目在姜山动工,投资110亿人民币、设计方案年产量20万台。

莱西莱阳一体化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值达1000亿元。

要完成这样的目标,莱西无疑是主力军与顶梁柱。

莱西市这两年发展如何(莱西正冲向青岛发展的前排)(4)

3

随着制造业地位提升,拥有广阔腹地空间的莱西,迎来了新的机遇。

在2月11日的企业家座谈会上,莱西透露,将围绕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绿色建筑、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食品饮料等产业做好精准招商、资源汇聚、延链补链工作,形成产业发展链条,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1月10日,青岛发布了2022年重点项目名单,全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00个,总投资6395.6亿元。

这份名单可以看作是青岛各区市发展的“潜力表”。项目的多寡,既是招商引资的“成绩单”,也反映着未来的上升空间。

莱西入选36个项目,仅次于即墨、胶州和西海岸,高居青岛第四位。入选项目,制造业占多数。此外,补齐城市短板的商业、教育项目亦有不少。

虽然势头良好,但莱西的短板也很明显,尤其是交通等基础设施。

莱西一位副市长在一次网谈中曾明确表示,在引进工业企业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反映,工厂可以放到莱西,但是研发部门、科研机构却不想在莱西落地,而一般会选择落在青岛,“这是因为我们的交通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还不到位,存在短板,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机遇有了,如何把握住仍是个现实问题。

还是那句话,莱西平度起来了,青岛才能真正崛起。未来,莱西要做的还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