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值得我们学什么(鲁滨逊漂流记永不放弃)(1)

有这样的一部小说,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启迪着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故事不仅包含了现实生活的技能,更是对绝望和挫败中的人进行了精神上的救赎,激励人们永不放弃。卢梭曾建议每一个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务必要认真阅读这部小说,可见它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这就是孩子们都十分喜欢的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01

这本长盛不衰的经典文学名著《鲁滨逊漂流记》。作者丹尼尔·笛福,是英国荒岛文学作家和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是18世纪英国四大著名小说家中的第一个。

1719年,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成功塑造了鲁滨逊这样一个勇敢、智慧、勤劳、勇敢的中产阶级冒险家形象,使这部小说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冒险小说之一。由于《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畅销,他后来又写了《鲁滨逊的沉思集》、《鲁滨逊漂流记续集》两本书,还有小说《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等,都是很优秀的作品。

《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以一种生动风趣的笔调,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惊险而传奇的人生经历。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生活条件优越,本可以安乐地过着幸福富裕的生活,但他天生不安份,时常有冒险的想法,不愿平平淡淡地过着普通寻常的小日子,而是向往航海的探险生活,这注定他的人生必将跌宕起伏,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经历了两次航海遇险事件后,鲁滨逊依然不改初衷。在1659年9月1日,鲁滨逊在与同伴们一起出海时,不幸遭遇强烈飓风,只有鲁滨逊一人死里逃生,船上的其他人都葬身大海。鲁滨逊被海浪冲上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悲观和绝望让他差点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幸运的是,他意外得到了失事大船上的一些生活用品。有了这些基本的生活保障,再凭借自身顽强的毅力和英勇,运用人类的智慧,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断探索创造,终于战胜孤岛上险恶的自然环境,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后被一位船长所救,回到了英国。

鲁滨逊是“大航海时代”的一个缩影,他不是穷得身无分文被迫出海谋生,也不是妄想暴富去航海,只是带着对梦想的热情,还有对航海生活的好奇,而不顾一切困难去追梦,这不是一般人都能拥有的勇气。鲁滨逊的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02

《鲁滨逊漂流记》故事离奇惊险,情节曲折,阅读的过程如同乘坐过山车一样过瘾,让人欲罢不能;栩栩如生的场景刻画,使人如亲临现场,感同身受;细致的人物心理描述,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第一人称和日记体的叙事方式等,这些独特而鲜明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试想,一个人在一座荒无人烟又远离大陆的小岛上,整整生活了二十八年,这过程的艰辛和困苦,不是常人能忍受的。如此漫长的岁月,鲁滨逊是如何克服那种孤寂绝望的情绪,坚强又勇敢地生存下去的呢?何况,在那个没有人类生存过的地方,不但没有吃的和穿的,还要时刻应对野兽和吃人的野人,这样环境恶劣的孤岛,鲁滨逊又是如何战胜一切的困难,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呢?

当你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之后,一定会像我一样感慨和佩服鲁滨逊,他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他乐观无畏,有进取和冒险精神,做事胆大心细,性格坚毅,有勇有谋。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鲁滨逊总能找到自我安慰的理由,以乐观的精神来战胜心灵上的空虚和生活上的困难;他总是能把祸福一一加以对比,使自己知足常乐,沉着冷静静地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不怕艰难困苦、坚强乐观、勤劳勇敢、永不放弃的精神,就是鲁滨逊能够在孤岛上生存的重要法宝。

鲁滨逊身上这些可贵的品质,无论放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个人,都是需要具备的优良品质。当你处于顺境时,要学会珍惜和感恩;当你处于逆境时,要学会乐观、从容地面对,那么困难一定会引刃而解。

03

这本书的解读,我将其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大家讲解本书的精华:

1. 追求梦想的路上,从来都不是风平浪静,第一章至第二章。

2. 勤劳能致富,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第三章至第四章。

3. 懂得知足和感恩,人生才会丰盈,第五章至第六章。

4. 乐观和勇敢,成就鲁滨逊传奇的一生,第七章至第九章。

当你失意之时,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请安静下来,认真地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吧,从中,我们可以找到力量和坚持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