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做新时代教师(锻造名优教师发展新引擎)(1)

2021届宝安区中小学“雏鹰计划”班级合影之一。

守正创新做新时代教师(锻造名优教师发展新引擎)(2)

↑↑ 宝安区初中数学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现场。

守正创新做新时代教师(锻造名优教师发展新引擎)(3)

↑ 宝安区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课把脉、评课指导。

守正创新做新时代教师(锻造名优教师发展新引擎)(4)

近期,2021年深圳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圆满收官,宝安区在赛事中大放异彩,亮出了一份飘红的成绩单。据不完全统计,大赛中宝安区获得一等奖36人次、二等奖30人次、三等奖27人次。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市赛成绩优异,宝安区被推荐参加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人数在全市排第一,占比达30.4%。

2020-2021年,宝安教师连续两年荣获“年度教师”殊荣,高春艳、郑良荣教师相继摘得深圳市“年度教师”桂冠。近年来,宝安区广纳教育英才,在各类评选、竞赛中,宝安教师不断成为摘奖折桂的热门人选。名师齐聚宝安沃土,也正体现了宝安教育已摸索出一套引才、育师的机制,形成了具有宝安特色的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和模式,致力打造成为教育人才聚集高地。

“筑良巢,引金凤”

优秀人才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9月,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在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宝安区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要高标准建设教师队伍,重点抓好新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教育科研人员和校长五支队伍建设。

“先行示范,教育先行”。一直以来,宝安教育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人才强区”战略,提出“好理念、好空间、好课程、好队伍、好生态”“五好”举措,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建设“好队伍”直接点出“学生是根本、教师是关键、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的理念。

“筑良巢,引金凤。”宝安区通过创新教师队伍培养体系、推进研训教教师发展模式、加强落校教学教研指导等举措,以“雏鹰计划”“新秀计划”“薪火计划”三大计划为主抓手培养“好教师”,持续优化教师培养体系,发挥教育科研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提升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从新手教师到最年轻的科组长,从宝安区兼职教研员到最年轻的广东省特色领航名师,每一次的进步与成长,都让我充满感恩,感恩‘雏鹰计划’、‘新秀计划’、‘薪火计划’等多项培养措施的实施,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丰富路径和广阔舞台!”获年度教师的郑良凯感慨道。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大批优秀人才正齐聚宝安,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十三五”期间,宝安坚持“优者从教,教者从优”,全区公开招聘、选聘优秀教师4631人,面向国内外知名院校招聘应届毕业生2492名,近三年以来,新招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达到70%左右。众多优秀教师的加盟彰显了宝安教育作为教育强区的品牌实力,也为宝安教育的未来增添无限可能。

栽好留才“梧桐树”

积极探索宝安育才新路径

“春雨润物细无声,育才树德桃浦人。”近年来,宝安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引领教师综合发展,致力于探索育才新路径,栽好留才“梧桐树”。

在打造专业队伍上,宝安区构建全链条区域教研体系,打造了一支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专兼职教研队伍。目前,宝安区拥有专职教研员52人,兼职教研员289人,基本覆盖了所有学段全部学科;同时,宝安区优化研修机制,指导践行“六好工程”(好课程、好课堂、好作业、好教师、好科组、好课题),营造了积极的研修文化,铺设了有效的教师成长途径。

同时,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宝安区不断传承和创新“研训教一体化”的教师发展模式,不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科研兴教,促进教师从经验型走向研究型转变,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坚持分层分类培养,开展“名师工程”建设,系统推进“雏鹰计划”“新秀计划”“薪火计划”三大培训计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数据统计,2017年以来分层培养优秀教师2206人;培育出区级以上名校(园)长、教育科研专家、名教师、名班主任563人,区级以上名师工作室近200个。

值得一提的是,多元培养体系加速助推了宝安教师的本土化成名成家进程,近年来,宝安教师荣获市级以上荣誉440余项,其中特等奖及一等奖占比超三成,教师队伍星光熠熠——王栋昌老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倪岗、唐云波团队的教学成果分别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实现广东省一等奖零的突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邓克老师受邀参加国庆观礼……这充分展示了宝安教师专心钻研的敬业精神和不断提高的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宝安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显著成效。

近三年,宝安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比赛,获国家级奖项187个,获省市级奖项605个。以赛促研,以赛促教,宝安区致力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每学年定期举办校、学区、区级三级联动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和命题比赛,助推教师专业迅速发展。

宝安教师参加2021年深圳市高中教师高考模拟试题命题比赛,9个学科共获得10个市一等奖(其中两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成绩居全市前列。

宝安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特色品牌项目硕果盈枝

教研指导,同样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能力。近年来,宝安完善区域教研机制和教研方式,以“六好工程”为统领,完善区、学区、学校三级联动的教研机制,形成教研员、兼职教研员、教育专家多方协同的新时代区域教研体系;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学会和宝安区人民政府共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学校课程发展”项目深入开展。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抓手,推广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范式,构建国家课程区域化实施样例;同时教科院各部门开展创新视导方式,推动形成多样化的教研样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同步提升。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宝安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促进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盘点首届新高考新中考成绩,宝安区2021年普通文化类考生中达特殊类型招生录取线(相当于往年高分优先投档线)2091人,特殊类上线率33.06%,比去年提高3.62%;达本科线4795人,本科率达到75.81%,比去年提高5.70%,整体达线实现稳中有升。

新中考优质学生整体凸显:特尖生成绩突出,2人进入全市前十。590分以上人数9人,名列全市各区前茅;中高分段人数列全市各区之首;各学科A 率、A以上率、B 以上率均超市均率,公办校远超市平均,凸显宝安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除此之外,宝安特色品牌教育项目硕果盈枝,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格局,戏曲、校园足球、书法、舞蹈等项目已成为宝安的闪亮名片、全国知名品牌。其中,第八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复赛,广东地区入选决赛的6名选手全部来自宝安区;宝安戏曲娃累计荣获214项全国“小梅花”等国家级金奖,位居全国区属第一;今年5月在四川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年度总结活动,宝安共摘得4项全国荣誉,获奖总量在全省区县级单位中名列第一。

文:何思敏 制版:陈欣 刘艳兰 黄炽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