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确为盛世繁华的时代,美女资源极其丰厚与充盈,且个个不同凡响。领略了女皇的妩媚与霸气,翻过了美女“宰相”的风流与圆润,下面要出场的这位则是大名鼎鼎、货真价实的美人杨玉环。

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百媚生姿的大唐贵妃)(1)

杨玉环是唐玄宗晚年最宠爱的妃子,按年代来说,是中国古典四大美女中的最后一位。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她的美,最恰当的便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那么,杨玉环又是如何“一朝选在君王侧”的呢?

我们都知道,在兴盛的唐史中,有两位举足轻重的明君,一位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位是就唐玄宗李隆基。前者开启的贞观之治让唐朝初期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后者的开元盛世则让中国的历史出现了空前的盛景,将大唐的统治推向了最顶峰。

两位君王的登基史有那么点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政变上位;其性格和政治主张也一脉相承,皆勤勉、清明、有胆识、有魄力、任用贤臣、乐于纳谏。

大概唯一不同的就是,倾国倾城的杨玉环生在唐玄宗的时代,她就好似一块丰腴肥美的土地,滋养了唐玄宗晚年瑰丽斑斓的生活,使即将进入暮年的皇帝又重新焕发了蓬勃青春,并留下了一段帝王与美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当然还有不想让人看到的—— “从此君王不早朝”。

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百媚生姿的大唐贵妃)(2)

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唐玄宗在青年时代是个大有作为的皇帝,他相继杀掉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再逼得姑母太平公主自杀,最后坐稳王位,巩固了政局。对于那些很有手腕的女人,李隆基丝毫不念情面,让她们一一成为争夺政权的牺牲品。也许此时的玄宗根本想不到,未来他竟也碰到了一个难过的美人关,而且那个女人也成为他的牺牲品。

公元719年6月1日,是玄宗登基后的第七年,杨玉环在蜀州出生。这个女孩虽然算不上什么千金之躯,但她天生丽质,头脑也十分聪慧,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能歌善舞,精通韵律,弹得一手好琵琶。父亲过世时她才刚刚十岁,由洛阳的叔叔收养。

杨玉环在叔叔家一待就是五年,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但她却一天比一天出落得漂亮。15岁那年夏天,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她终于迎来了改变命运的第一个机会。

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百媚生姿的大唐贵妃)(3)

原来,杨玉环在随叔叔参加婚宴时,让公主的弟弟寿王李瑁一见钟情。对杨玉环念念不忘的李瑁,回去后就去征得了父皇唐玄宗和母后武惠妃的同意,没多久就到杨府来迎亲了。就这样,年方16岁、貌美如花的杨玉环跟随寿王回到了长安,这就意味着她从此进入了大唐王朝辉煌的权力中心,同时也踏上了让她风光一世、悲哀一时的人生舞台。

李瑁娶到如此美艳的女人,自然万分欣喜,宠爱备至,给了杨玉环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那时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寿王风度翩翩,玉环美丽迷人。两人经常甜蜜地相拥着在后花园漫步,或者在宫廷内轻歌曼舞。

嫁与李瑁的这段日子,是杨玉环生命里最简单最快乐的时光,不仅丈夫爱她,就连婆婆武惠妃也对她倍加关怀,不仅喜欢她率真的性格,还常常将她叫到宫里来玩。虽然那个时候的杨玉环并没有多少机会能够面见玄宗,但是却因为时常得到武惠妃的夸赞,应该也给玄宗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两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是在骊山温泉。玄宗和武惠妃正巧碰到了独自骑马出游的杨玉环,便将她叫入暖阁中一起共进午餐。当她挑帘入内时,艳丽的姿容让玄宗眼前一亮。但因为当时武惠妃在身边,对方又是自己的儿媳妇,就算再美也只能是欣赏而已,尚未生出什么特别的想法。

然而几年后,武惠妃病逝,这对唐玄宗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打击,一时间悲伤与空虚强烈袭来,纵然后宫有三千佳丽,可他仍然郁郁寡欢。大概,所谓得不到、已失去,才永远是最好的。开元二十八年,疲惫的唐玄宗再度去骊山温泉散心,也许是天意的安排,在那里他再次遇见寿王妃杨玉环。

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百媚生姿的大唐贵妃)(4)

她还是那么年轻漂亮,即使婚嫁后仍美如少女。氤氲朦胧的雾气里,她像一朵艳丽的富贵牡丹,双颊粉嫩、眉目含情,身体更是丰腴性感、朝气蓬勃。唐玄宗看得失神,心里暗羡自己儿子,竟娶了个如此赏心悦目的王妃。

玄宗回宫后仍对杨玉环心有所牵,总是若有所思地呆坐着,结果被他身边最会察言观色的宦官高力士发现了,原来皇上喜欢上了寿王妃。

作为一朝天子,只要他喜欢,天下的女人都是她的,但对方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妇,明晃晃地夺妻,实在是好说不好听。于是高力士帮玄宗出了个主意,先让杨玉环以“为故去的窦太后祈福”为由,离开寿王府到观里去做女道士,等过一段时间,人们渐渐忘记了她是寿王妃时再接她入宫,从此专属侍奉君王。

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百媚生姿的大唐贵妃)(5)

杨玉环得知这个消息后,从容地接受了圣旨,尽管很爱丈夫,但她更知道圣意不可违,又何况这也未必是坏事。武惠妃死后,其子李瑁的地位已经大不如从前,而王妃的命运是由丈夫的荣辱兴衰来决定的,她不敢想象将来一旦发生王位之争的话结果会怎样。与其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还不如现在就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因此,杨玉环很听话地去做了道士,道号太真,其修行地点在南宫,即为太真宫。这一年杨玉环才22岁,唐玄宗却已经56岁了。

李瑁对自己父皇这种曲线夺妻行为敢怒不敢言,只能假装高兴地接受了玄宗给他选的新妃子。不久,杨玉环即被册封为贵妃,正式入主唐玄宗的后宫。

唐朝果然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朝代,玄宗娶儿媳妇的做法没有惹来过多反对,杨玉环在宫里的地位算是安稳下来。

虽然杨玉环已正式入宫,但她和玄宗之间还不是十分了解。在玄宗的眼里,这个女子国色天香,娇美明丽,可对于她的性情与内心却知之甚少;而在杨玉环的眼里,这位已不复壮年的大唐天子,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难免要给人一种距离感。不过这种距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为杨玉环不仅拥有令人无法抗拒的美色,还有着让玄宗大为惊叹的才艺。

话说唐玄宗对音乐始终有着特别的喜爱,而且通音律,能作曲。让他没想到的是,杨玉环在这方面毫不逊色,艺术才能十分出众,简直可以做他的知己。

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百媚生姿的大唐贵妃)(6)

杨玉环为玄宗跳的第一支舞就令人印象深刻,她虽然体态丰满,但跳起舞来却不显半分沉重,反倒有种雍容优美的风情。玄宗看后大赞她的舞姿独领风骚、后宫罕见。杨玉环听后娇憨地笑道:“陛下过奖,不如与我同跳一曲如何?”当时毫无准备的玄宗,像纵容任性的小女儿一般任由她将自己拉下舞池,但在与她欢歌曼舞的过程中,心里觉得年轻了好几十岁。

还有一日,玄宗创作了一首《霓裳羽衣曲》,兴致勃勃地拿给杨贵妃看。没想到她只是稍加浏览,便将此曲编排成一支舞蹈,连玄宗都惊叹于她对韵律相当到位的把握。再看她的舞步皆落在优美的韵律之上,舞姿如天女散花般缥缈空灵,歌声则宛转动听,意境深远。这种对乐曲深刻的领悟,让玄宗忽觉高山流水遇知音。他兴奋得亲自为佳人伴奏,内心无限喜悦。

杨玉环自进宫起便独得了玄宗的全部宠爱,白居君《长恨歌》开篇的几句描写实在是经典而恰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杨玉环的千娇百媚中,玄宗再也不想其他后宫了。或者说这个刁蛮任性、爱吃醋的小女人也不允许他去宠幸别人。的确,她的国色天香可令其他后宫黯然失色,不过玄宗的后妃里还有个别致的女子,她的存在总是令杨玉环心里添堵。

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百媚生姿的大唐贵妃)(7)

此人就是梅妃,原名江采苹,是杨玉环入宫前玄宗十分宠爱的妃子,她的素雅清冷对于看惯了莺歌燕舞的皇帝来说别有一番韵致,而且梅妃也颇有文采,善于诗文,让玄宗多了几分欣赏。

然而,这枝“傲雪寒梅”却遇上了一朵“盛放的牡丹”。杨玉环来了,那个可以用“一枝红艳露凝香”来形容的女人,一进宫便夺去了玄宗所有的注意力。她那么娇媚那么黏人,黏得玄宗半刻都脱不开身,完全无法顾及其他。梅妃深感冷落,她为他作的诗似乎还在唇边,而他却早已不在身旁。

受到冷落的梅妃并不甘心,与杨玉环曾以诗文互相冷嘲热讽,又在暗地里取笑彼此的体形。但几个回合比下来,梅妃未讨得半点优势,只能暗自感伤。看到对手被打败,杨玉环心情自然大好,日日与玄宗歌舞升平,无忧无虑。但玄宗毕竟是个男人,又是帝王,放着后宫三千佳丽,哪能真的一点不想换换口味。

这天他突然想起了那个有着冰雪般冷艳气质的梅妃,于是推说身体不舒服就没到杨玉环宫中,而是让人将梅妃接到翠华西阁相会。久别重逢,两人当然是千般恩爱,万般缠绵。不成想第二天早上,杨玉环突然推门而入,气呼呼地质问皇上把梅妃藏在何处。玄宗装傻。杨玉环故意以一副什么都明了的样子说:“陛下,请您不必再加以隐瞒,臣妾知道您昨晚宠幸了梅妃。满朝文武都在等着皇上上朝,而您却睡到现在还未起床。平素人们都说是我迷惑您疏于朝政,看来我以后还真是没脸全部担当。”

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百媚生姿的大唐贵妃)(8)

这番话说得唐玄宗特没面子,索性就干脆不理她,倒头又继续去睡觉。但他的贵妃才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当即就刁蛮地哭闹了起来。虽然会撒娇的女人有人疼,但撒娇不等于撒泼,凡事都要有个度,小心过犹不及。

果然玄宗被搅得不胜其烦,断喝道:“虽然我一向宠你让你,但你今日实在太过分。我宠幸哪个妃子还要被谁批准吗?你现在给我离开。”说完一怒之下让高力士将杨玉环送回了娘家。

然而,没到中午玄宗就熬不住了,想杨玉环想得茶饭不思。刚到就寝的时间,他就秘密出宫,将自己的爱妃又接了回去。这场小小的风波让杨玉环此后略有收敛,两人之间的感情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比以前更加深厚。

那确实是杨玉环最为风光的日子,也是她一生里最最幸福的时光。很多时候她都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爱是平等的,虽然他是君临天下的帝王,她是无数后宫中的宠妃,但在她迷人的目光里,他则变成了情意绵绵的少年郎。甚至在只有彼此时,她竟可以娇呼他为三郎,这样温馨平等的感觉,是李隆基在其他嫔妃们的身上永远也无法得到的感受,没有人敢无所顾忌地招惹他,再轻而易举地让他变得高兴起来。只有她,她太与众不同了,容貌,性格,才艺,糅合成了她那毋庸置疑的魅力。

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百媚生姿的大唐贵妃)(9)

在陪伴唐玄宗十几年的岁月中,杨玉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虽然不曾封后,但实际上却享有着超越皇后的待遇。玄宗自从废掉王皇后,就始终没有立后,他不是没有想过将凤冠戴在杨玉环的头上,但是因为这个他最爱的女人是从自己儿子手中抢过来的,过于高调的话,恐怕会惹来更多的麻烦。杨玉环在这方面倒也表现得极为聪明,她没有哭闹着向玄宗要更尊贵的地位,反正有他一心一意地疼爱,是不是皇后又怎样?

唐玄宗确实是将杨贵妃捧在手心里宠爱与呵护的,对她的心意总是竭力满足,最有名的事件便是“一骑红尘妃子笑”。

杨贵妃爱吃鲜荔枝,但栽种荔枝的岭南离长安真的很远,当时没有什么空运,于是玄宗专程派人用飞骑为爱妃运送荔枝。为确保荔枝到达时依旧新鲜如初,专使只能日夜兼程,途中不知累死多少匹马。这就是所谓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现在的荔枝种类里还留有“妃子笑”这个品种。

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百媚生姿的大唐贵妃)(10)

总之,对于当时的唐玄宗来说,只要他的贵妃开心,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他当然什么都可以给,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这样的宠溺足以打动任何一个女人。杨玉环本就率性天真,只要你对她好,她也会让你开开心心。面对玄宗的宠爱,她也懂得用更多的柔情蜜意来回报,当然也让玄宗在她的温柔乡里越陷越深,最后竟达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地步。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可以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来形容。“羞花”指的就是杨玉环。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奉承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

有着“羞花”之貌的杨贵妃,就这样时时牵动着玄宗的神经,令这位曾经创造了开元盛世的皇帝基本上无心朝政,常将国家大事交予别人处理。似乎他后半生最重要的事,就是与爱妃一起饮酒享乐,鼓瑟吹笙。这种堕落又是很多人都不愿看到的,同时又为一些别有居心者提供了机会。

因为玄宗过于专宠杨玉环,这也使她被冠以了红颜祸水的罪名,虽然,究其根源这并不是她的错,但在许多人看来,很多事情的发生却都与她有关。

杨玉环的亲戚们在她受宠后都得到了重用,有个叫杨国忠的远房堂兄,更是官拜宰相,身兼数职,把朝廷弄得是乌烟瘴气。而节度使安禄山正是因为和杨国忠有嫌隙,便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安史之乱”。可叹唐玄宗再也不复当年之勇,久沉于声色中的他,早已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和扫平乱党的能力。无计可施之下,他只能带着杨玉环、杨国忠等人逃往蜀中。没想到跑至马嵬坡时,玄宗手下的护卫军突然发动了兵变,杀死了杨国忠,又逼迫玄宗处死杨玉环。玄宗急了,辩护道:“贵妃深居宫中,怎么知道外面的事情和杨国忠的罪行!”

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百媚生姿的大唐贵妃)(11)

但是反对无效。要江山还是要美人,只能选其一,玄宗最后忍痛选了前者。杨玉环被勒死于佛堂中,将美艳的容颜永远定格在38岁,仍然是风韵正盛的年华。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四年后,唐玄宗77岁,抑郁而终,可以说他的余生一直在为自己的选择痛苦不已。

在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历史中,有着诱人魅力的后宫,难免都要沦为祸水红颜,杨玉环更是不幸地处在了盛世大唐的历史转折点上。人们不愿去过多追究玄宗的饱暖思淫欲,却喜欢来评述贵妃的千般魅惑计。

时至今日,杨玉环与唐玄宗的传奇忘年恋,仍然在诸多文学作品里熠熠生辉。而这位无与伦比的绝色佳人,以其娇媚艳丽,芬芳了千年,书写了美女迷倒君王的故事簿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百媚生姿的大唐贵妃)(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