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看《水浒传》,觉得有几大不可思议:第一是入云龙公孙胜的法术;第二是神行太保戴宗的甲马;第三就是浪里白条张顺的水上功夫,且看原书中的赞:

什么情节证明张顺绰号浪里白条(浪里白条张顺的水性你信吗)(1)

“上山剜虎目,入水拔龙须。”这明显是夸张笔法,不提,接下来却有实际数据:“七昼波心能暗伏”,这意思是在水底潜伏七天七夜,这可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了。

以我太史叨叨令这样一条沁河边长大的北方汉子,一口气也能游个几千米的选手,捏住鼻子在水里能潜50秒就快憋死了。这事实践的结果让人心如死灰,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会这么大?

太史叨叨令是个一根筋,因为目力所及没见过那么好水性的人。在本人的记忆里,有一位住在河边的海祥叔,有一年沁河发大水,他曾经踩水救人,仅此就已经被我等敬若神灵,所以不免会认为浪里白条张顺吹得有点玄。

什么情节证明张顺绰号浪里白条(浪里白条张顺的水性你信吗)(2)

​如果走“科学主义”的路线,在全球四面八方找一万个人在脸盆里测试一下,恐怕会得出“人类的潜水能力平均超不过一分钟”——这样一个负责任的实验数据。

当然,也有不同寻常的,比如有些游泳运动员肺活量极大,能潜水两三分钟,这恐怕算是世界水平。

2012年,有个丹麦本家史提格先生曾创造潜水憋气22分钟的世界纪录,借助于独门冥想和瑜伽训练,史提格吸入纯氧之后,在水中能将心率降到每分钟30次,所以他达到的时长,对于普通地球人来说,已经望尘莫及。

什么情节证明张顺绰号浪里白条(浪里白条张顺的水性你信吗)(3)

但毕竟只有22分钟,一袋烟的功夫,仅此而已,和中国小说家笔下张顺的七天七夜(10080分钟)相比,简直是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也许有人会说,你才多大的眼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你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也许张顺就有那样的特异功能,“翻波跳浪性如鱼”,他真能像鱼一样在水里游弋,或者说他能像婴儿一样在娘的羊水里呼吸呢?

我国曾有鲛人之说,与人长得极像,“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鲛人能像鱼一样居住在水里,是我国古时“从太平洋底来的人”,《博物志》、《述异记》和《搜神记》都有记载。

什么情节证明张顺绰号浪里白条(浪里白条张顺的水性你信吗)(4)

也有人说,人类的祖先最早是从海里出来的,有个把人发生个返祖现象,能在水里正常呼吸也许是真的。但太史还是好奇,执着地想,这样的人是不是得长着一个鳃?

前几天看清人陆以湉的《冷庐杂识》,这个疑惑不但没减轻,反而加大了。笔记体的东西按说比施耐庵的小说要靠谱得多,但他所记载的人,要论起水下功夫来,还真可以与张顺一较高下。

清代有一位三朝阁老、九省疆臣、又号称一代文宗的大家叫阮元,从他的谥号“文达”也能看出此人分量绝不一般,陆以湉的记录就是来自这位文达公。

什么情节证明张顺绰号浪里白条(浪里白条张顺的水性你信吗)(5)

有位水性极高的人姓任名昭才,浙江鄞州人。阮元公当年巡抚浙江,听闻任昭才极善于泅海,于是把他招入水师。

这位任昭才的特异之处是“入海底,能数时之久,数十里之远”。这里至少就有一百个问号,最急切的问题他在水底到底是怎么呼吸的?

什么情节证明张顺绰号浪里白条(浪里白条张顺的水性你信吗)(6)

古人才不负责回答这么初级的问题,阮元公只是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任昭才不光是水性好得出奇,而且智商也是一流。

当时,阮元的水师兵舰上配有一种安南大铜炮,重两千余斤。有一艘兵舰突遇飓风沉没于温州附近的三盘海底,水深达二十丈。大家都认为船沉了,那就毫无办法,只能接受损失罢了。

阮元并不死心,把任昭才叫来,让他想想办法。

什么情节证明张顺绰号浪里白条(浪里白条张顺的水性你信吗)(7)

任昭才立刻前往,并潜入海下察看。在没有氧气呼吸机的时代,能潜入二十几丈的水下,远非常人可及。要换成我,估计还没扎到海底,已经气绝漂上来了。

话说任昭才勘验完毕,想到一个绝招。

他调来了八条船,分成两组,一组四条,先空着,另一组四条,装满碎石。

什么情节证明张顺绰号浪里白条(浪里白条张顺的水性你信吗)(8)

这八条船到达指定区域之后,任昭才携带着八根巨绳潜入海底,先把连接四条石船的绳绑定在沉船的四角,绑好后,开始把船上的石头倒运到旁边的空船里,把石船变为空船,于是沉船就被拉起数尺。然后他再用同样的方法固定石船,再把石头倒入第一组的空船,沉船又会浮起数尺。

就这样,倒装石头数十次,几天之后,沉船与大炮同时浮出水面!

阮元大喜过望,提拔任昭才当了一个武官头目。

什么情节证明张顺绰号浪里白条(浪里白条张顺的水性你信吗)(9)

从这个故事能看出来,确实世界大了,什么样的奇人都有。小编毕竟孤陋,不知道看官身边可曾遇到过水性绝佳的高人?能高到何种程度,摆个龙门阵让咱开开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