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乾隆朝编修《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浩大的文化工程,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的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四库全书》由360多位学者编撰,3800多位书生抄写,耗时13年共同完成,收录了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其中囊括了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

从以上种种描述看来,《四库全书》无疑是文化结晶,国之瑰宝,但这一切只是阴谋背后的附加成果,当年乾隆皇帝下令编修《四库全书》,实则是另有所图。

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是谁修订的(乾隆编修四库全书既毁书无数又篡改历史)(1)

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十一月,乾隆帝下令收集天下书籍,编修大型丛书,即《四库全书》,其目的有二:其一是整理文化典籍,其二是销毁反动记载。目的一只是掩人耳目,目的二才是真实意图。

编修《四库全书》的第一步便是征集天下图书,这项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在全国范围内共征集图书12237种。这不仅仅是一次官方的征集藏书活动,更是一次借机对所有书籍进行删减、篡改的活动,其目的就是掩盖历史,稳固统治。

当时乾隆下令,让全国藏书者自检自查,凡发现书中有不利于清朝统治的言论立即上交,如果不上交,一旦被官府查明,立即施以杀头灭族之大刑。在这样的重压下,大量图书被销毁——其中一部分是官方统一销毁的,另一部分则是被藏书者主动销毁的。

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是谁修订的(乾隆编修四库全书既毁书无数又篡改历史)(2)

在那些惨遭厄运的图书中,就包含了曹雪芹先生所著的鸿篇巨制《红楼梦》。乾隆皇帝开始编修《四库全书》时,曹雪芹已经过世近10年,《红楼梦》手稿保存在他的好友手中,因为书中后40回涉及到诸多雍正朝的政治问题,所以被全部销毁,而前80回中的敏感内容也被大量删改。所以,很可能正是因为乾隆编修《四库全书》,我们今天才无法读到完整版本的《红楼梦》。

《红楼梦》后40回的遗失只是一个缩影,因《四库全书》的编修而永远无法再见天日的宝贵书籍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明朝的珍贵历史资料。即便是那些没有被彻底销毁的“漏网之鱼”,大部分也被清廷官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和篡改,早已是面目全非。

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是谁修订的(乾隆编修四库全书既毁书无数又篡改历史)(3)

另外,《四库全书》编修期间也是清朝文字狱的最顶峰。根据台湾著名历史学家王汎森先生的统计数据,康熙朝的文字狱总数是10起,雍正朝的文字狱总数是25起,乾隆朝的文字狱总数则高达135起,其中的48起都发生在《四库全书》编修期间。而且,相较于以往的文字狱,查缴禁书期间爆发的文字狱,其刑法也更加残酷,动辄凌迟、灭族,闹得天下大乱,人心惶惶。

据统计,编修《四库全书》时销毁的对大清不利的书籍总数有170余种,13600余卷,合计15万余册。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于1000万份的明代档案被彻底销毁,残余部分也被清廷大量篡改,这给后世明史研究带来了灾难性难题。如今根深蒂固的“明朝多昏君”历史导向,也大抵源于此。

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是谁修订的(乾隆编修四库全书既毁书无数又篡改历史)(4)

“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是清初满清政权对天下汉人的残酷镇压,为了掩盖这一历史真相,《四库全书》编修期间着重销毁这方面的记载,以至于《扬州十日记》和《嘉定屠城记略》两本重要历史书籍在中华本土消失了二百多年之久,直到清末民国初由留学生从日本找回,才得以重见天日。

正如民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所言:“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乾隆编修《四库全书》,看似是在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实则却是对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的一次大规模毁坏,过大于功,不值得称颂。

各位读者对乾隆编修《四库全书》的功过是非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清史稿》、《四库全书》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