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道德经详解·章七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帛书道德经第三十五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帛书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帛书道德经详解)

帛书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帛书道德经详解·章七四

阅读导引:

通行版《道德经》中的第七十二章。

上一章说,知道自己愚昧才能战胜愚昧、远离困苦;否则苦海无边。

本章计52字。以统御社会为例,指出愚昧是灾祸的根源。如果统御者愚昧,让民众生不如死;就会招致杀身之祸。

★圣人自知愚昧而能战胜愚昧,“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不知自己愚昧者喜欢炫耀且自以为贵。

原文断句:

民之不畏畏⑴,则大畏将至矣。毋闸⑵其所居,毋猒其所生。夫唯弗猒,是以不猒。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⑷,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被⑶取此。

文字释义:

⑴民之不畏畏:民众不畏惧危险。◆畏<动>,感知危险并担心受到伤害而回避。畏<名>,危险、威胁、恫吓。 畏、恐、惧、怕的含义有较大区别,但现代人已经混淆不清。◆恐,是指感知危险、担心受到伤害但还没有采取措施。◆惧,是本指鸟睁大眼睛怒视的样子,意指已经感知到危险来临而准备战斗;即警惕。◆怕,感到危险而内心一片空白、无所适从,已经被危险吓破了胆。

⑵闸:本义是拦住水流可以随时开关的构筑物。如水闸、闸口。引申为“把水截住”;截住,困住。

⑶被:此处为“彼”的错别字。

句义详解: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毋闸其所居,毋猒其所生。夫唯弗猒,是以不猒。

民众不畏惧危险,那对统御者来说大危险就要来了。绝对不能让民众居住困难,绝对不能让民众厌恶生存。只有不让民众厌恶生存,民众才不会厌恶统御者。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最害怕的是死亡。如果民众不畏惧死亡,那是没有办法威胁民众的。如果统御者无道,让民众居住困难、厌恶生存;统御者就会面临死亡威胁。问题是,怕死的民众为什么会不怕死?

统御者愚昧必然迫使怕死的民众不怕死。历史事实证明,愚昧的统御者总是高高在上、耀武扬威,视民众为草芥而肆意盘剥,导致民众食不果腹、居无定所,迫使无以为生的民众拼死一搏、群起而攻之。中国历史上爆发的数十次农民起义是最直接的证据。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因此圣人知道自己而不表现自己,爱护自己而不贵重自己。故而去掉外表浮华获取内在真实。

★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自知者明。“自知”什么?知道自己的智力水平。能知道自己智力水平的人就是智明者。智明者下流、不争,不仅不会炫耀和抬高自己,反而想隐藏和保护自己。愚昧者争上流、炫耀自己、自己抬高自己的地位,必然招致灾祸。知道自己愚昧是愚昧和智明的分界线。

本章重点指出,愚昧是灾祸的根源。

白话译文:

民众不畏惧危险,那对统御者来说大危险就要来了。绝对不能让民众居住困难,绝对不能让民众厌恶生存。只有不让民众厌恶生存,民众才不会厌恶统御者。因此圣人知道自己而不表现自己,爱护自己而不贵重自己。故而去掉外表浮华获取内在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