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中, 孙悟空是中国“超级英雄”,他神通广大,降妖伏魔,一路排除千难万险护卫唐僧完成取经大业,点燃了一代代人心中的英雄情节。齐天大圣这一家喻户晓的神话符号,在京剧表演中又有怎样的流派之分和艺术特点?
享有“台上武丑、台下文秀”之美誉的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严庆谷,亮相“大圣来也——独具海派文化特色的郑派悟空戏”上海杨浦区图书馆讲座,展示了表演悟空戏的上妆、经典身法、步法,生动讲解京剧郑派悟空戏的形象。
严庆谷演示了郑派悟空戏的身段口诀,原来精髓可概括成16个字——含胸拔背,沉肩懈肘,拢腰收跨,曲腿藏裆,将悟空的灵动跳脱展现淋漓尽致。《闹天宫·偷桃》一段,孙悟空偷享仙桃、琼浆玉液,表情细腻传神,弟子郝杰亦表演了《借扇》孙悟空耍金箍棒,博得满堂喝彩。
悟空戏可以追溯到元代作家杨景贤《西游记》杂剧,清代康熙年间根据西游记题材整理改编宫廷戏《升平宝筏》,直到乾隆年间完成了可连演十日的鸿篇巨制;到了民国时期京剧时代,有了类似连续剧的《西游记》连台本戏;后发展成现代观众熟悉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和电视剧《西游记》。
动画片《大闹天宫》特邀郑派悟空戏的创始人郑法祥任艺术指导,参考京剧中孙悟空的扮相和行动坐卧,设计出动画形象。
京剧悟空戏流派大体上分为南派与北派。南派有郑法祥郑派、张翼鹏张派,北派有杨小楼杨派、郝振基郝派、李少春李派、李万春李派,每一派别都有不同的脸谱,台上人之师门传承,一望可知。
郑派悟空戏以威美见强,威武大气,“上闹天宫下闹地府,脚一垛地动山摇”。其创始人郑法祥老先生自幼随父学艺,有“小活猴”美誉。为实现艺术理想,郑法祥观遍各派演法,访遍各庙宇中斗战神佛形象,又对许多武术动作进行艺术化处理,经过长年累月研究揣摩,最终创出了郑派悟空戏独特的身法与艺术风格,如表现孙悟空乘筋斗云的“登云步”,以及“二拳(螺拳、卷拳)三掌(伸掌、叼掌、扣掌)”。
郑派悟空戏在上海滩极具影响力。1929年前后,上海实业家黄楚九出资为郑老建造了齐天舞台,即如今ET聚场。郑老常年在此驻场演出,十分叫座。郑老也为京剧的国际传播作出贡献。1926年郑法祥与小杨月楼、尹九霄等赴日本东京歌舞伎座演出了《金刀阵》《水帘洞》《闹天宫》等戏,大受欢迎。当时日本画家速水御舟看了演出后深受感动,画下《金刀阵》中的斗战胜佛形象,此画现藏于日本山种美术馆。
随着年纪渐长,演出减少,郑法祥在齐天舞台旁边开了郑福斋,卖京味点心与酸梅汤。连当年“青帮大佬”黄金荣亦敬其身上功夫,说“此人不可碰”,告诫手下不许前往骚扰。
对于郑派悟空戏的精髓,郑老总结出“大圣赞”:“法体齐天,耳似清泉;口如大泽,目有火焰;跺足雷震,手握泰山;一静一动,器宇不凡。”
“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将之代代传承。”他谈及了郑派悟空戏的传承——陈正柱、刘云龙、李仲林和小王桂卿是第二代传人,严庆谷是第三代传人,将来郝杰是第四代。目前成熟的一系列悟空戏包括吉祥篇《齐天大圣》、励志篇《五百年后孙悟空》《真假美猴王》、功德篇《闹天宫》《借扇》《金刀阵》。
《大圣来也——郑派悟空戏写真集》
严庆谷 著虞凯伊 摄影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京剧院组织编写
《大圣来也》一书记述了郑派悟空戏的源流和传承,包括2016年来郑派悟空戏展演剧目介绍和相关赏析,其中收录了珍贵的郑法祥悟空戏身段照片,对于研究郑派悟空戏表演艺术有着珍贵的参考价值。
对于孙悟空的由来,众说纷纭。严庆谷谈及孙悟空之争,包括印度哈奴曼神猴、《大唐西域记》提及的胡僧石磐陀、唐朝名僧释悟空、中国古代神话中淮涡水神无支祁。他认为,《西游记》孙悟空,是吴承恩融合了神话传说、话本戏曲等众多文献资料创作而成的,他甚至可能将自己的憧憬与人生经历也融入这一形象中。
据悉,本次艺术导赏既是为市民准备的2021上海市民文化节文化服务日活动之一,也是对传统戏曲的传播展示。未来杨浦区图书馆还会继续开展“戏剧 ”品牌艺术导赏,丰富读者的戏剧生活,通过讲演结合的形式传递古今中外经典戏剧的艺术魅力。
来源:文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