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虽然没有一双“慧眼”能让我们看懂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培养自己变成一个能抓到事物本质的人,迅速捕捉事物的关键,并快速做出应对措施,决胜千里之外。

01.

意识和潜意识

给我一双慧眼(借我一双慧眼吧)(1)

如果说人与机器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就是机器人是没有意识的。

机器人的每个动作,包括嘴角微笑的弧度,行走迈腿的速度,都由精准的数值控制。如果没电,机器人就会立即停止工作。

但人不一样,人是有意识的,就算晕倒,人也会受潜意识控制,心跳呼吸不会立刻停止。除非死亡,人的潜意识不会消失。

我们的大脑很聪明,进化出了意识分层,包括潜意识和意识。

它让潜意识负责生理系统,让意识负责社会系统,分工明确,意识就得到了解放,可以全身心投入更高级的社会活动。

02.

模糊-人生困扰之源

给我一双慧眼(借我一双慧眼吧)(2)

但是这种进化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比如模糊。

因为大脑对信息的处理不对等,意识很难进入潜意识,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

想想自己是否经常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过不知如何选择的困难时刻。做的一些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事情。

比如明明知道学习很重要,转身就拿起了手机耍起来,明明知道有些担忧多余,却总是陷入焦虑。

就像身体里有两个小人,潜意识是理智小人,意识是情感小人,一旦发生分歧,两人就打的不可开交,经过多次交战,情感小人胜利。转头看一眼理智小人,它早已消失远去,模糊不见了。

模糊,正是人生困扰之源。

而人生也像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

理智小人也就是潜意识在影响着你,但是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一片模糊。

例如我们通常用模糊的潜意识解释一些并不理解的东西。

这种模糊让人心生疑惑。从而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行为习惯,甚至人生走向。

03.

为什么要消除模糊

给我一双慧眼(借我一双慧眼吧)(3)

值得庆幸的是,潜意识虽然是出生就存在的,意识却可以后天刻意练习掌握。

我们掌握的认知越多,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强。知道了我们的大脑也是可以改造的,就能激发它的威力。

优秀的人,通常更愿意做挑战和一些高耗能的事。

消除模糊,才能制造清晰。

如果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不善于思考,重复的做已经熟悉的部分,其实很难更进一步,对稍微困难一些的部分选择逃避,并以此为借口来保护自己,甚至懒得思考。

所以人们会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摔倒。

真正学到东西的时候往往都是尝试新事物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的重复性思维。

有的人一年中工作了365天,有的人工作了一天,只是重复了365遍。

04.

怎么做才能消除模糊

从内心正视它

给我一双慧眼(借我一双慧眼吧)(4)

想要摆脱心魔,就要面对心魔。不管多小的事件都是如此。

心理治疗师通常在治疗患者的时候会做一件事,唤醒潜意识里发生的事情,让患者正视它,看清楚,拆解、化解,从而将其彻底瓦解。

不想被模糊左右,唯一的办法就是直面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我们也要把它深挖出来。

所以当你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时候,赶紧对自己发问,可以用手头的任何东西记录下来,纸笔,或者画思维导图,甚至是在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来。

我为什么要去健身房,理由是什么?是为了炫耀标榜自己,还是真的有健身需求?

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怎么做?如果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自己能不能接受?

面对人生的岔口,我该何去何从?我对什么感兴趣,哪些是我的兴趣?哪些是我的职业?我应该为此付出什么努力?具体该怎么做?

一层层地深挖下去,一直到挖不动为止。通过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去寻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十分可笑,难以启齿,正视它,接纳它。一旦将它看的清清楚楚,我们的生活就会舒畅无比。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大事化小,化繁为简的处理方式。虽然不能短时间的解决问题,但是至少会让理智主导形势,不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感到无所适从。

那些头脑清晰的,会抓住事物本质的人,往往能迅速洞察到事物的关键,他们能在大环境变化之前就提前布局,成竹在胸。

里清外明,付诸行动

给我一双慧眼(借我一双慧眼吧)(5)

当思路逻辑理清之后,最终还要付诸行动。很多人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干扰和意志力薄弱,其实不然,行动力不足的关键还是选择模糊。

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中,有一个影响力武器是社会认同原理,消除多元无知的方法就是从诸多选择里面确定性地指出一条,然后执行。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强调方向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一个方向,咬紧牙关干到底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面对众多选择时,无法做出最清晰正确的选择,目标过于空泛,通常是会陷入既想要这个,又想要那个,始终站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定,犹豫不决。这个事情就离我们最终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目标时,就容易陷入享乐阶段,本能的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是比较烧脑的选项。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思考如何拥有更清晰的目标,并把过程细化,具体化。

比如未来一年中,我的目标是成功减重30斤,那半年内就要减15斤,每个月减2.5斤,每周就必须减0.625斤。

每个阶段都透明化,并在多种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道,让自己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犹豫要不要健身的时候,就直接去,

犹豫要不要洗头的时候,先把头发打湿了再说。

犹豫要不要跑步的时候就直接出门去跑。

让自己处于没得选的状态,告诉自己,我没有退路,必须破釜沉舟,关键时刻逼自己一把。

05.

最后

给我一双慧眼(借我一双慧眼吧)(6)

迷迷糊糊的沉睡了这么久将近三十年,该醒醒了。

消除模糊,需要主动反本能,所以注定是一条艰难少走的路。

鼓起勇气去走吧。

人生不就是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吗?

我害怕那些拥有大智慧的人,他们似乎可以看到未来,洞察一切,他们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清晰明了,看待事物总能一针见血地直戳人心,透过现象看本质,拨云见日穿越迷雾。

我也想成为那个让我我害怕的人。

与其在沉睡中灭亡,不如在沉睡中觉醒。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