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祝嘉忆12月6日,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依法查扣一辆被盗抢机动车,此时,车主才知自己从网上购买的二手车有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车主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购买二手车常见套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购买二手车常见套路(购买二手车要擦亮眼睛)

购买二手车常见套路

本报记者 祝嘉忆

12月6日,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依法查扣一辆被盗抢机动车,此时,车主才知自己从网上购买的二手车有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车主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低价买的车竟是盗抢车

12月6日,贵南县交警大队接到青海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指令——车牌号为鲁P8692H的“丰田”牌小型轿车疑似套牌,请查处。贵南县交警大队民警迅速出击,成功锁定此车,经核查确定此车在2017年被盗抢,系被盗抢机动车。

当日下午,驾驶人索某被传唤至贵南县交警大队接受调查。索某交代:“今年7月,我准备购置一辆二手车,便在快手等平台上收集相关信息,一则抵押车的信息吸引了我的注意,信息中出售的二手车不仅车况良好,且售价远低于市场价格。”

禁不住低价的诱惑,索某最终以3.5万余元购买了这辆小轿车,由于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买车后索某没有和对方签订任何协议,且未办理过户手续。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鉴别车辆是否存在问题,更不知道遭遇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购买二手车需谨慎

二手车因价格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出现许多二手车网络交易平台及二手车市场。但消费者购买二手车,难免出现一些质量上的问题,那么买二手车又有哪些风险?

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指挥中心四级主任阮军民告诉记者:“二手车可能存在的问题很多,比如质量有问题、售后没有保障、原件被多次更换、后期维护困难等。还可能是盗抢车,又或存在所有权、抵押权纠纷。”

阮军民提醒,买二手车一定要当心,不要买到违禁车,且以下9类旧车不能交易:已办理报废手续的各类机动车、达到报废标准或在1年时间内将报废的各类机动车、未经安全检测和质量检测的各类机动车、证件手续不齐全的各类机动车、各种盗窃车和走私车、各种非法拼装车和组装车,国产、进口和进口件非法组装的各类机动车,方向盘在右侧的旧机动车,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经营领域的其他各类机动车。

防范风险 积极维权

消费者如何防范这些风险?12月22日,律师陈晨接受采访时建议,消费者首先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二手车。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切勿“以貌取车”,过于便宜的二手车,有可能是问题车。其次,要仔细检查车辆手续,检查购入车辆的合同、上一任车主享有的权利且同意出售的证明,最好是书面证明,必要时最好向车管部门查询确认。再次,须谨慎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几项内容:车龄、实际行驶里程、技术状况、事故范围、主要配置等信息,销售方的口头承诺应写入合同内,避免日后对方不承认曾作出的承诺。销售方如果与车辆登记人不一致的,应要求销售方和登记方共同作出书面承诺,明确每一方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此外,消费者还要仔细检查二手车,要求销售方提供二手车相关的维修、保养、保险记录,详细检查二手车的车架、变速箱、底盘、发动机等关键地方,必要时委托专业机构检测。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规定:二手车交易完成后,销售方应及时向消费者交付车辆、号牌及车辆法定的证明、凭证。凭证主要包括机动车登记证、机动车行驶证、有效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识、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车船使用税缴付凭证、车辆保险单等。二手车如果不具备这些法定证明,则属于禁止销售车,将无法及时办理转移登记。

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要提高警惕,避免遭受经济损失和承担法律后果。由于一些不法商贩将来源不明的二手车伪装成正规二手车出售,坑骗消费者。

那么,消费者买二手车发现瑕疵如何维权?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第3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等耐用商品,消费者自接受商品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二手车存在所有权、抵押权纠纷,消费者往往难以了解二手车的权属状况,客观上难以维权。二手车交易纠纷中,由于卖家车主不易确定、约定不明、口头约定缺乏书面合同,交易信息不相符等原因,导致维权缺乏有效证据,难以维护自身权益。

因此购买二手车发现问题时,应在6个月内及时提出异议,避免超过时效,难以证明责任而无法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