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小象,警方朝天鸣枪、冲象群放催泪弹

“10分钟后,小象倒地。被激怒的象群不停地向营救人员发出低沉而恐怖的警告声,不让人靠近。警卫队员一齐朝天鸣枪,驱赶象群。枪声震耳欲聋,也无法迫使大象离去。

小象的妈妈和另外一头象依旧不停地用鼻子勾拉倒地的小象,试图将它拖走。双方对峙了30多分钟,不少队员的子弹都要打光了。象群不但不走,反而向人们冲过来。民警朝着象群发射了几枚催泪弹,野象在烟雾中后退了30米左右。”

上面文字是2005年人们在云南西双版纳营救一只受伤小象的描述。最近在云南一群野象吃了4吨玉米、香蕉菠萝后,奔向昆明,6月2日20点20分,野象群却没进昆明市晋宁区,往西北方向转弯又进入玉溪。有人一直在问:为什么不能用麻醉枪把大象都撂倒运走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2005年营救小象的过程。

成年的小象但是也不随便攻击原因(抓15头野象为什么不选麻醉枪)(1)

2005年7月,云南西双版纳野象谷,人们发现一头三岁野生小象左后脚有个捕兽夹,不及时救助,会有生命危险。人们组织好进入原始热带雨林,寻找象群。

7月8日下午5时20分左右,射击队员在距象群20米处扣动扳机,不料,由于距离过远,麻醉弹飞到小象身边时后劲不足,从小象肚皮底下插入土中,象群发现后追了过来,所有人员只得退出密林。

傍晚6时20分,象群正好移动到丛林里,全部人员立刻就位,射击员走进密林向象群靠近。察觉有人,象群马上停止行走,前头一头大象冲人冲过来,人们只得退出来。

6时50分,另一个射击员抓住有利时机,向受伤小象射出一发麻醉弹,麻醉针打在小象臀部。负责驱赶象群的警卫组荷枪实弹冲进丛林,开始警戒。

10分钟后,小象倒地。被激怒的象群不停地向营救人员发出低沉而恐怖的警告声。大象护子心切,拼命用鼻子卷小象,试图把它卷起来,其他成年象也寸步不离地紧紧守护在倒地的小象旁边。

成年的小象但是也不随便攻击原因(抓15头野象为什么不选麻醉枪)(2)

麻醉针图示

警卫队员一齐朝天鸣枪,驱赶象群。震耳欲聋的枪声,也无法迫使大象离去。小象的妈妈和另外一头象依旧不停地用鼻子勾拉倒地的小象,试图将它拖走。双方对峙了30多分钟,不少队员的子弹都要打光了。象群不但不走,反而向人们冲过来。民警朝着象群发射了几枚催泪弹,野象在烟雾中后退了30米左右。

公安民警拉开警戒线,不停对空中鸣枪和呐喊,防止野象反扑。抢救组冲向小象,迅速解除它脚上的夹子。

从伤势上看,小象已经被捕兽夹夹了一个月左右,伤口严重溃烂化脓。左后腿皮肤和肌肉已经被铁夹子割断,还上有很多蝇蛆;铁夹上的钉已经钉到骨头上,白白的骨头露出来,让人触目惊心。再延迟三四天,小象可能因为感染而死亡。医疗组做了简单的消毒处理,打了消炎抗菌针。

刚把小象控制住,狂怒的野象向人们冲过来,所有的营救人员不得不退出森林。但是麻醉的小象要及时打解除麻醉的针,要不然永远也醒不过来。营救人员冒着生命危险,鸣枪赶开象群,将小象从密林中抬了出来。

公安局后来抓获了投放夹子的嫌疑人。小象的伤口痊愈后,放归保护区。

麻醉一群野象有多难?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麻醉15头野象的情况:

  1. 麻醉剂量难以掌握。国内对亚洲象实施全身麻醉的案例较少。麻醉剂剂量是根据大象体重确定的,初次麻醉的野生个体体重依靠视觉估测,用药量是每公斤体重微克的级别。对亚洲象麻醉多为个例,采用的麻醉剂也不同,动物对麻醉剂的反应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应考虑性别、年龄对麻醉效果的影响。象群有15头,每头估算起来差异很大,药用多了醒不过来,用少了,睡不着。
  2. 现场麻醉距离不好控制。现在麻醉器械主要分为火药动力和气压动力两种,射程基本在20-30米左右,离得远,麻醉针没后劲扎不进象体内,离得近大象一旦发现人类,会首先进攻。上文中,射击员开了第一枪没打中,象群发动攻击。
  3. 麻醉后的大象仍然很危险。麻醉过程分为3 阶段:诱导期、维持期、恢复期。诱导期指的是从注射麻醉剂至亚及象失去知觉即躯干着地侧卧,鼻、耳、四肢、尾均失去活动的瞬间。上文的小象10分钟倒地,而另外一场营救成年雌性野象过程中,这头野象跑了600米才倒下,这时的野象仍然会攻击人类。
  4. 人身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当一15个人每人隐蔽好拿一只麻醉枪,同时准备向15头大象准备射击,大象如果先发现人类会主动攻击;当一头大象挨了麻醉针,其他大象会冲向人,这时其他人再向自己负责的大象射击麻醉针,慌乱之中容易射不中,因为麻醉针落针位置一般是动物的臀部肉比较厚的地方,大象一旦跑起来,就会导致射击位置不准,人身安全受到伤害。

成年的小象但是也不随便攻击原因(抓15头野象为什么不选麻醉枪)(3)

8头大象麻醉案例

结论:人身安全要摆在第一位,所以麻醉15头大象,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参考文献:

1、刁佳顺 《营救受伤小象的采访纪实》 新闻三昧 2005

2、常宗波《勐腊丛林救象记》2007.6

3、保明伟、周方易、熊朝永、李德荣、许定泽《盐酸埃托啡在亚洲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兽类学报 2020.40(4)

4、林茂祥《注射麻醉枪的发射与注射》轻兵器 199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