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们在拍一个短片,可不可以帮我们做一下群众演员?”

“做什么?”

“一个老师。”

“老师啊——可以的。”

“我们明天下午拍摄。我们加一下微信吧。”

11月22日周一,下午课间休息时间。一位我不认识的、不是我们进修班的女生走到我边上。她是文学系研究生L,正准备导演一个短片。

L导演要我做群众演员,当时我心里是有点小激动的,我可以当群众演员了!虽然我没有成为演员的想法,虽然群众演员不是主角不是配角甚至半句台词都没有,但是做一下群众演员能够让我有出境的机会,让我可以体验剧组的生活。再者,我之前做了那么多年教师,现在要我做一下老师这个角色的群众演员,我责无旁贷啊。另外,我们进修班里这么多同学,为什么L导演就选中我做老师呢,看来还是因为我身上有老师的气质——

这位同学离开之后,我边上有同学问,刚才这位女同学是哪里的。然后,另外几个同学就讲了L导演走进我们教室的情况。原来,L导演进门之后第一个找的并不是我,而是坐在门边上的Y同学,Y同学没有时间就推辞了。L导演找我做群众演员,并不是因为我有自认为的老师气质,而是Y同学和我的年龄都比较大,看起来像个老师。

知道这些,内心失落了一下,但是这点冷水仍然不足以浇灭我对第一次做一个群众演员的热情。既然答应L导演做群众演员,就要对得起L导演,也要对得起自己。我无意做演员,也不需要积累表演经验,但是我希望自己做到敬业。

L导演把我拉到剧组微信群,根据群消息,我知道了具体情况。L导演参加了学院拔尖人才班,这个班由各系选拔优秀学生混合组成,通才培养,就是为了改变电影学院学生“编不知导、导不知编”等问题毛病,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现在拍的是拔尖人才班的作业,自编自导拍摄两分钟左右的一镜到底的短片。

北京电影群众演员工资(群众演员我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的日子之四)(1)

晚上十点左右,剧组群里又通知,我们做老师的演员最好穿浅色衣服,带两本与英语有关的书。浅色衣服我有,但是我没有带英语书到北京,就在班级微信群求救。其实,班里同学大多和我一样,从外地来北京进修学习,不太可能带一本英语书,他们爱莫能助,只能用言语“祝我拍摄成功”。

当然,居住在北京比较久的同学家里有英语书。有一位同学说,英语书没有但是有英语自考练习本。我想了一下,自考和中学教师对不上,镜头如果拍到的话反而会显得不专业,就没有要。SLQ同学说她有一本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英文本,我觉得这个可以有,能够体现老师深厚的英文功底和勤奋好学,我就让她帮忙带来。一本英语书有了,离L导演的要求还差一本。一会儿后,WGJ同学回应了,她有一本英文原版带有注释的《小妇人》。

我选好两本英语书后,一位同学在群里说,扮演老师是不是还需要一条领带。我不太确定北京这边的中学教师的日常着装是否都系领带,但是有条领带准备着总没有错,况且领带不占空间携带方便。我以为这位同学他就有领带,我说有领带的话最好也借我用一下,但是这位同学说他的领带没有带到北京来。这个时候WXQ同学主动接话了,她说她家里有领带,会给我带一条。这样,为了当群众演员,我先后向三位同学借了物品。

按照通知,第二天下午5点我们应该到314教室边上的320教室集中。但是下午在我们进修班上课的老师一般都“拖堂”,有时候甚至会讲到5:30。我平常都希望老师多讲一点,但是今天我却希望老师按时下课。

离下午5点还有几分钟,L导演在我们教室门口向我指了指320教室那边,我明白她的意思,按时到320教室集合。我以为剧组人员都要到齐了,5点钟要准时开拍,我又觉得讲课老师不可能在5点钟准时下课,我就手拿两本英语书把领带装入口袋偷偷从教室后面走了出去。

到了320教室,里面已经有了一些人,但是并没有到齐,接下来的时间,陆续有人走进来。过了一会儿,我们314教室那边下课了,我走回去把书包拿过来,羽绒服还是留在了314教室。320教室这边东西很多,待会儿要拍摄的话可能要移动,羽绒服这么占地方,放在320教室不合适,等拍完再回314教室拿羽绒服也没关系。至于领带,我发现边上的群众演员都是日常普通着装,我如果系上领带就太“光彩夺目”反而不协调,所以就没有拿出来。

没下课就来320教室报到,我没有来得及吃晚饭,但是我不觉得饿。来到电影学院这段时间的一个感受就是,中饭时间、晚饭时间很少觉得饿,加之做群众演员的热情还在那里,我没有去注意吃晚饭的问题。大约5:30,经常来我们文学系进修班蹭课的摄影系进修班的WSQ同学进来,他也是被叫来做群众演员的。他说他怕等下没有时间吃晚饭,就先到食堂吃了晚饭再过来。他问我是否已经吃过晚饭,我说没有,他建议我赶紧下去吃一点,我说我不是很饿就熬一下吧。现在我在场,没有人注意到我;我一下去吃饭,很可能这边剧组就有事情了,就会注意到我不在,还容易误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不再去纠结吃晚饭的事情,不论怎么样,拍完再去吃。

将近晚上6点,还没有正式开拍。我意识到今天拍完片子可能会很迟,放在314教室的羽绒服还是去拿过来吧。我走到314教室门口,发现门已经上锁。之前为了314教室开门的事情,我和班长Y曾经麻烦过保洁阿姨,比较熟,也留有电话号码,所以我打了电话。不到半分钟,保洁阿姨就从三楼电梯走出来了,原来她正准备上来拿一样东西然后回家。我的电话幸亏比较及时。

我们等待的时间,L导演把剧本和办公室座位分布图发在群里,让我们先了解。大概6:10,人员都到齐了,主角是一位美术系老师,四十五岁左右,穿着棕色棉衬衣出境。L导演给我们讲解了剧情和拍摄要求,然后正式开拍。剧情中,老师们在办公室轻声交谈,主角老师接到一个电话,然后电话一甩,走出了办公室,我们这些远端的群众演员听到甩电话的声音,抬头看主角教师一眼就可以。这之后,其他剧情和我们办公室里面的老师就没有关系了。

两分钟一镜到底的短片,在办公室内这段时间大概半分钟。每拍一条片子,L导演、摄影、主演等回到办公室查看片子并讨论,当然,这和我们群众演员也基本无关。

我很好奇,想知道一下自己这个群众演员在镜头中到底怎样,在他们讨论的时候,就走过去看了两次。我以为自己这个群众演员没有台词没有特写,至少会出现在镜头前,或者说能够被观众能看清楚。事实却不是,我们只是在背景中模糊出现,观众只能隐约知道抬头看主角的这个动作,却根本看不清我们的人脸。我心里轻叹一声。

当然,也有不失望的事情。挨着坐我边上的同学Y,他也是群众演员,饰演和我交谈的一位老师。实际上,我们在剧中轻声交谈,我们在剧外也谈得很愉快,剧中剧外的谈话融合在一起了。Y同学国籍是新加坡,到美国留学过,现在到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攻读硕士生。我对新加坡比较熟悉,多年前读过好几本研究新加坡政府治理的书籍,还读过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回忆录和《李光耀观天下》,所以我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向Y同学了解新加坡实际情况。

所以,我们轻声的谈着新加坡,谈话是剧情的需要,新加坡是我们自己的需要。我们听到那边甩电话的声音,我们抬头看一眼,然后继续交谈。我们一点也不觉得时间难熬。

这次一镜到底的短片先拍了七八条,主要演员们才有点状态,走位调度才比较熟悉,演员和摄影之间的配合才比较熟悉。大概拍到十五六条的时候,有了相对满意的东西,但是L导演精益求精,还想拍一条最满意的,于是她说“我们接下来拍最后一条”。

大家有了马上就要收工的喜悦,于是拿出了最好状态。但事实是,拍完了“最后一条”,她们对着片子讨论了一会儿,L导演接着说出来的话并不是大家期待的“我们今天到此结束”,而仍然是“我们接下来拍最后一条”。

已经9:20了,有位女同学提出来,自己是住在校外的,过了十点钟就没有回去的公交车了。其他同学倒没有什么意见,大部分群众演员和L导演都是在校生,有的是时间,如果不是为了完成有截止日期的作业或者论文,回到寝室也不会做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短片最后一共拍了二十四条,结束拍摄是9:50,等L导演再作一些安排,时间已经过了10点。那位女同学没有提前走掉,和我一样,都坚持到了最后,确认有关工作结束后才走出教室。

走回住处的路上,我开始反思这次当群众演员的经历。我并不是要去评价主创人员——我对电影摄影和导演基本不懂,我没有资格评价,我只是说一些自己的看法。这次L导演大概是第一次当导演,各方面的安排肯定不够成熟,但是也正因为她是新手,处在探索和成长当中,这次剧组经历才能让我看到更多、思考更多。当然,作为外行,作为第一次做群众演员的我来说,思考得到的东西也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要把正式拍摄和排练分开。拍摄之前要排练,排练好了再拍摄。当然,这个要求对非专业剧组来说比较难吧,大家都是新手,对怎么调度走位、对摄影机角度等都不是特别熟悉,只能一边拍摄一边熟悉一边改进,只能“以拍代练”。

导演心里必须清楚作品需要的预期效果。可是这也是有经验的导演才能做到的,新人导演对于片子预期效果肯定心里没底,也不大可能去指导表演和指导摄影,只能对拍摄效果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比较,然后慢慢知道自己想要的。

导演要把控剧组工作节奏。拍摄、查看、拍摄、查看——总是按照同一个节奏开展工作,很难出奇效。把工作效果在图中用圆点标出来,再把圆点连城线,画出来的很可能近乎一条直线。到了后面疲劳阶段,还可能是一条下坠线。导演需要在某个阶段让大家休息,或者用什么方式调解一下现场气氛,很可能下一个拍出来效果的是上扬线。

“最后一次”的运用不能太多。第一次听到“最后一次”可能有点效果,用多了,现场人员也麻木了。

导演要做现场反懒惰的坚持者。拍摄进行到某个阶段,尤其是晚上较迟时段,大家想着的就是早点回去。这个时候,导演不能心软,不能想着“算了,就这样吧”,而是要坚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L导演有难能可贵的品质,我看到了一个新人导演的倔强和坚持。她会是下一个邵艺辉吗?

摄影大概是最有可能转行做导演的。在片场,最辛苦的人员似乎不是导演,而是摄影。摄影拿着机子跟着演员,导演可以不跟。接下来,对着片子和导演交流,摄影可以知道导演的所有想法和评判。如果一个摄影师有心,完全可能学到导演的全部技能。

因为我在班级微信群向同学们借过东西,大家都知道我“大张旗鼓”做群众演员的事情,第二天一个又一个同学来问我的感受,我的答案都是一致的:

当群众演员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了解了拍摄的基本过程;

这位女导演非常认真,精益求精,拍到晚上很迟才收工;

我这个群众演员非常非常敬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