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第一卷介绍了个体与自由,第二卷讲述了群体和平等而个体与群体有什么关系,理解了这个问题,有助于读者更完整的理解本书的观点,本节开始将从个体与群体的差异,个体与群体的利益,个体主意与群体主意(集体主义)、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四个方面介绍个体与群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个体的特殊性和群体的普遍性?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个体的特殊性和群体的普遍性(个体与群体第一节论差异)

个体的特殊性和群体的普遍性

个体与群体第一节论差异

本书的第一卷介绍了个体与自由,第二卷讲述了群体和平等。而个体与群体有什么关系,理解了这个问题,有助于读者更完整的理解本书的观点,本节开始将从个体与群体的差异,个体与群体的利益,个体主意与群体主意(集体主义)、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四个方面介绍个体与群体。

什么是个体?构成群体的最基本的单位要素就是个体。文字是文章的个体、蜜蜂是蜂群的个体、公民是国家的个体,个人是社会的个体……

在论个体那一节中,由于考虑了政治的因素,所以对个体增加了政治权力和自立能力两个条件,准确而言,增加的这两个条件是个体成为社会个体的必要条件。在法律体系中,没有政治权力和自立能力的人,依靠监护人代为实施行使权利,也需要监护人承担社会个体的责任。

什么是群体?群体就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个体所组成的概念名称,包括家庭、组织、国家都属于群体。

有关于群体,很多人会觉得群体和集体是否是共同的意思,对于群体和集体,有一位叫“花香飘四方”的网友在2020年12月11日百度知道上的答案我认为比较准确,在此摘录如下:

群体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而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个体结合在一起的集体。集体是由有共同任务、目的的个人组成,有相对严密的组织形式或相对的固定性。而群体缺乏严密的组织形式,多是临时形成存在的。群体比集体意思更宽泛,范围更广,集体比群体整体性更强,团结度更高更具整体观念。群体是在集体基础上形成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横线部分摘录于百度知道)

理解了个体和群体,接下来主要分析一下个体与群体的差异。

物理差异不是本书所要探讨的内容,比如个体是一个单位,群体由多个个体组成,这些不能称之为为差异,至少不是哲学角度思考的差异。本书所分析的差异主要是从目标、行为、思想这三个方面思考个体与群体的差异。

目标:在本书中一直强调,个体的目标是自由。而且自由也仅仅属于个体才可拥有,群体是不存在自由或者不自由的。可能有读者会说,个体的目标应该还有一个,那就是活着,也就是个人三大权力当中,生命权大于自由权,自由权大于财产权。死人是没有自由可言的,这种理解确实没有错误,但需要强调的是,思考个体目标的时候,我们是假设个体已经取得了生命权,而且在定义个体和思考个体的时候,死亡之人是不能再称之为个体的。因为我们讨论的是人类社会的个体和群体,而不是讨论灵异空间(中国文化中的阴间或者是说死亡之人组成的群体世界)的个体和群体。所以理解了这个逻辑,就容易理解个体的目标是自由这个定义。而群体的目标是平等,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通过平等这个目标实现群体稳固的最终目的,在上一章中本书已经介绍了为何群体需要平等,因为群体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塑造出不变的信仰才能够维系群体的持续存在,而平等是最容易让群体中的个体达成共识的不变的信仰。自由是个体目标,平等是群体目标,自由与平等就成为了个体与群体的目标差异点。

下面说一下行为的差异,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行为。对比群体行为,个体行为更谨慎、更理性、也更安全,因为个体要承担个体行为的直接后果,而且个体是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后果的。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思考,作为多数人组合而成的社会群体,其思考能力是大大弱化的,因为群体中的个体没有耐心等待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他们期待的是快速行动,无论这种行动是否正义,只要能够让群体开展行动,群体就会在实施过程中把目标正义化,而且达成行动目标成为了群体的唯一指导思想,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个体利益、付出社会个体自由的代价、甚至社会个体通过牺牲生命换取群体行为的胜利,都是群体行为倡导且接受的,因为对比群体目标的实现而言,个体利益、个体自由包括个体生命都被忽视了。对于群体行为,法国思想家勒庞的《乌合之众》总结得很有道理,如同其表述“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他们目前的组织赋予他们巨大的力量。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人,但在群体中他变成了野蛮人,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的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形成群体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使他敢于发泄出自身的本能的欲望;而在独自一人时,他是必须要对这些欲望加以克制的。他很难约束自己不产生这样的念头;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不必承担责任。这样以来,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 。”(横线部分摘录于《乌合之众》)综述: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最大差异就是理性与非理性,个体行为多数是理性的,而群体行为则大部分是非理性的。从对社会的影响和伤害程度看,个体行为对社会更安全,而群体行为则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秩序。

最后说一下个体与群体的思想差异。群体思想中,存在典型的二元论,也就是非黑即白,非敌即友,非此即彼等二元对立思维。而且为了群体的稳定,除了创造平等这一信仰之外,还有一种邪恶的方式那就是创造敌人,因为群体需要有统一声讨的对象,需要有值得每个群体中的个体行动的敌人,无论这个敌人是否真的犯了错或者说这个敌人是否是真实的邪恶,只要被群体塑造为敌人,那么这个敌人就一定是邪恶的、腐败的、堕落的、可以讨伐的。二元对立思维是群体思想的典型特征。个体思想则相对复杂,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思想,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思想,个体的思想是无法统一的,而且思想多数时间存在于个体的脑袋之中,难以预测也难以阻挡,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体思想是个体能称之为个体的基本要素。独立性是个体思想的最大特征。

目标、行为、思想,对于个体和群体而言,都是存在典型差异的。

谢谢阅读!

2021年12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