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是谁?祥林嫂是一个淳朴、善良、本分的农村妇女,同时也是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典型人物《祝福》讲述的是一个年轻寡妇在封建社会如何沦落为乞丐以至于死的故事人们通常认为《祝福》是一篇反封建的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命运及其遭际则是数千年中国下层妇女的一个缩影,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祝福中谁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祝福中谁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
祥林嫂是谁?祥林嫂是一个淳朴、善良、本分的农村妇女,同时也是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典型人物。《祝福》讲述的是一个年轻寡妇在封建社会如何沦落为乞丐以至于死的故事。人们通常认为《祝福》是一篇反封建的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命运及其遭际则是数千年中国下层妇女的一个缩影。
1923年7月,鲁迅和周作人失和,自此进入了他生命中最困难的一段时期。1924年2月7日,作《祝福》,收入《彷徨》。从写作时间来看,《祝福》写作于旧历年的大年初三,与小说里“祝福”的时间相当。鲁迅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时间创作出祥林嫂这样一个形象呢?
在看《彷徨》,里面大多数篇目都写到了死,《野草》中更有《死后》、《墓碣文》这样的篇目。绝望的情绪不仅仅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也表现在日记和书信当中。生的意义何在,死的意义又何在?任何人都可能遭遇“丧失”,这是封建社会祥林嫂的困境,也是人类永恒的存在困境。祥林嫂的悲剧中,现实主义的批判是其表层意义,深层次的是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存在主义思考。
一 祥林嫂的苦难人生祥林嫂是个十分平常的农家子女,早期为了逃脱夫家,外出来到鲁四老爷家打工,但仍逃不出命运的魔抓,而后被夫家掳走,被迫再嫁,而又复返鲁家,最后沦落为一名乞丐。
她的一生“来而复去,去则复来”,平淡无常的生活背后寄寓着一个莫大的苦难。祥林嫂在一生中经历了三次重大无比的打击。第一次比她小十岁的丈夫的死。
小丈夫的死改变了祥林嫂生活的轨迹,本想老老实实的尊奉封建礼教老老实实在家受雇,但听闻婆婆要把她卖到深山野林去,才拼了命逃出来。
来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居然让她很满足。第二次丈夫的死和孩子阿毛被狼吃掉。祥林嫂的被迫再婚,本以为过上了“男人有力气干活,房子是自家的……母子皆胖……”的幸福生活,但这段幸福就如昙花一现,灾难和不幸却如同影子一样跟随她,迫害她。
贺老六断送在伤寒后,儿子阿毛又被狼吃掉,祥林嫂再次陷入了悲惨的境遇,大伯收屋赶走了她,她只能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第三次是捐门槛后仍得不到鲁四老爷和太太的宽恕和谅解。为了捐门槛,她默默忍受,把历来积存、用血汗换来的钱捐了门槛。当她以为赎了罪,坦然地去拿酒杯筷子时,四婶大叫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这就彻底打破了其幻想。
当祥林嫂明白捐门槛不过是一种愚弄时,对灵魂产生了怀疑。这一系列的经历让勤劳淳朴、身体健壮、意志坚韧的祥林嫂,经济上受尽剥削,政治上备受压迫,精神上惨遭摧残,直至最后沦为乞丐,冻饿痛苦致死。
纵观祥林嫂一生命运的发展过程,充满了悲苦意识。祥林嫂勤劳质朴、善良坚强,希望能和其他的劳动妇女一样获得人的权利和义务,独立做人。但是两次不幸的婚姻和悲惨的生活境遇,导致她的精神每况愈下。虽然有抗争和希望,但是是盲目的,他没有找到不幸命运的根源,没有找到摆脱命运的正确出路,她的反抗本身,就深深打上了封建思想和封建道德的烙印。
二 祥林嫂的出逃与反抗面对命运和苦难,祥林嫂没有选择任凭宰割,他有自己的应对之策,但阶级意识不够鲜明,反抗和挣扎中充满了盲目性。她首先躲避婆家的逼迫而逃到鲁镇,接着又是大闹婚礼,这都是因为他深受封建道德贞节观念的影响。
第一次“人生意义”的重建。祥林嫂是童养媳,丈夫比她小10 岁,又没有孩子。可以想象,祥林嫂的婚姻并不幸福。祥林嫂成功逃到了鲁镇,个人意志战胜了封建礼教。到鲁镇后,她没日没夜的干活,用勤劳获得了人们的认可,祥林嫂此时是满足的,她把工资全部存起来了,可以看出,她对未来是有希望和规划的。
第二次“人生意义”的重建。当祥林嫂发现她被逼而嫁的贺老六对她还不错时,便放弃了反抗。选择了和贺老六继续过下去,她尝到了从未有过的甜蜜。儿子出生了,祥林嫂完成了人生意义的第二次重建。
第三次“人生意义”的重建。丈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吃了。祥林嫂重回鲁镇,还丧失了人们对她的尊重。因为再嫁丧父,她遭遇了鲁镇人的冷漠和歧视。祥林嫂要完成巨大创伤后的精神修复,要对已然失去的“意义”进行追寻和找补。
封建礼教杀人的说法显然不够全面更不够深刻。祥林嫂死于人生“意义”重建之后的一次次轰塌。
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反抗,但我们也意识到反抗、勤劳、善良的背后即为苦难。她的逃婚,她的抗婚,她的捐门槛赎罪本身就是无法实现的悲哀,正如想拔自己的头发离开我们生存的星球一样,显得那么的遥不可及。
祥林嫂这种生活的境遇,无疑显示了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深远,她的奴隶性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愚民政策下的必然产物。深刻反映了日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的吃人罪恶,从而激起我们对封建制度的无比憎恨和对妇女问题的深刻探究。
三 人死后有没有灵魂?生的意义何在,死的意义又何在?海德格尔认为向死而生,人只有认识到死亡的意义才能逼出存在的意义。死的意义成为照亮和唤醒人们抵御庸俗、苟且、沉沦的“探照灯”。然而,死的意义却是一个“超验主义”问题。活着的人类永远没法回答。
周作人认为,“这显然有一个模型在那里,⋯⋯那是鲁迅的一个本家远房的伯母。⋯⋯她为了失去儿子的悲哀,精神有点失常,⋯⋯祥林嫂的悲剧是女人的再嫁问题,但其精神失常的原因乃在于阿毛的被狼所吃,也即是失去儿子的悲哀,在这一点上她们两人可以说是有些相同的。”
祥林嫂的恐惧是对于“意义”彻底丧失的绝望和无助。成为乞丐的祥林嫂仍然执着地追问“我”,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这是她对于“意义”的再一次追问。
生的意义和死的意义是紧密相连的。“我”只能无以面对,慌张而逃。这不是“我”的软弱,而是人类永恒的困惑。“说不清”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故事中“我”和祥林嫂遭遇与交谈的情节,即祥林嫂之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这里,鲁迅作为知识分子的“我”在这个问题前退却了。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预防的临时工,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也许有罢”的回答已经是很勉强了,然而祥林嫂接下来的追问,终于使“我”显露了原形。
“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实际上,十几年后,当鲁迅真正面临死亡时,他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解答:“这个时候,我才确信,我是到底相信人死无鬼的。”这句话显然隐含了这么一个意思,即:人死后到底有鬼无鬼、有魂灵无魂灵,是鲁迅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个思考具体从何时开始,我们不得而知,单知道在《祝福》中借祥林嫂之口说出是一个确切的证据,这至少证明他在1923—1924年之交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
现在,封建礼教没有了,神权也没有了,破除迷信了,唯物主义能够消解掉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吗?唯物主义认为,人死了,烈火燃烧之后什么也没有,无边的黑暗,无边的虚无,这依然是让人恐惧的说法。所以,现代医院里,仍然有着许多陷于死亡恐惧的病患。所以,即使是科学发达的今天,庙里的香火依旧旺盛,教堂的钟声依旧洪亮。
《祝福》是“存在主义”象征之作,是关于人的存在中,死亡、孤独、意义等命题的终极思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