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曾经想和你一起去看大海 你心里的那片山水(1)

蒋勋说:“文人胸中当有一片山水,山水是我们心里面的品性。

每每读到这句话,总是能唤起自己的一时感念,繁忙世故是现实生活的真实,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难道红尘里的烟火就这般让人心念多杂,自己心中的那方田园,那片山水又去在了哪里呢?

曾经想和你一起去看大海 你心里的那片山水(2)

记得第一次读懂蒋勋老师这句话,或更准确地说是第一次对这句话有强烈的内心冲击,应该是第一次去苏州博物馆,第一眼就被那一壁片石水墨所陶醉,一下子就想起了蒋勋老师的这句话,一下子就唤醒了自己心里的那片山水,真就被那一墙山水的演绎打动了内心。真得就爱了!既有赏于这“用壁作纸,以石为绘”的水墨山水画的意境,更心生“何处不山水?只此一隅中”的强烈感受。

心里的那片山水,我想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是有的,只是文人心中的山水可能更富有文化意境,更有笔墨下的表现力,更有言谈间的感染力,但普通人的心中其实也自有一溪一水的缱绻,一山一石的通灵,只是默默在内心流动,静静在内心坚实,却也有着一袋烟、一壶茶的山水之意享!

曾经想和你一起去看大海 你心里的那片山水(3)

如果把这山水聚焦在文人,那胸中当有一片山水者,可谓比比皆是。从古至今,魏晋风华的曹操何止山水,那是胸有大江奔涌,驾驭苍穹的志向,一生的政治抱负,却一不留神成就了他文学的造诣,这已超出了一片山水的境界,但又未尝不可归于心,归于情的山水之范畴?

如果说山水于胸,在魏晋可以不提及曹操的话,却一定要说到陶潜,陶渊明,这位山水田园的鼻祖,只那一隅桃花源,就锁定了多少人的精神之家园?纯朴之思想,高远之意境,只将那一山一水就诠释成了国人精神的寄托,对后世之山水之鉴有着意的指引和情的收拢。

曾经想和你一起去看大海 你心里的那片山水(4)

说到山水情怀,我们可以跳过任何一个时期,哪怕是盛唐,却一定不能不说宋时的烟雨。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经历了秦汉的磅礴大气,唐代的兼容并包,到了宋代由于官方的重文轻武之风、“守内虚外”的治国之策,宋时的文人更加注重向内而求,注重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去拓展,追求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和体味,因此宋代文人整体上就呈现出一种向内的审美趋向,此时就不仅仅只是文人了,那可谓人人心中山水波澜,笔墨可见,生活亦可见。

曾经想和你一起去看大海 你心里的那片山水(5)

其实,反复品嚼蒋勋老师所说的山水之味,实是一种美学的点化。而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正应了余秋雨老师对文化所给的定义,宋时美学正是化作了一种集体人格的体现,而这就不难理解宋时山水于心的那一泓烟雨之美,而这绝不仅仅只在宋词的笔墨里。

心中有山水,我想自是应该属于一种追求,而放在文人,是不是更多了一点责任呢?纵观历史,文人对于文化的影响都是必然的,而这落于心中的山水之意,可能更易引起更多人的共识,这也就让蒋勋老师的这句话诠释得更加透彻了。

曾经想和你一起去看大海 你心里的那片山水(6)

文人心中自当是有一片山水的,而这片山水是高山大海也可,是沟壑小溪亦可,只要有这山水之念于胸,就自会有笔墨涓涓之流不断,而那山水自是可以演化成山水田园,却也可以演化成家国情怀,只见浅流淙淙怡情,大江大河壮怀,叠岭层峦苍远,高山险峰仰止,只这一片山水可担矣!

心中有山水,那是点化万千的山水,可还记得,你心里的那片山水?

曾经想和你一起去看大海 你心里的那片山水(7)

本文由月明素光暖原创,转载请注明!感谢文友喜欢,愿以月明之素光与您结缘,给您温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月明素光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