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

西周时,出现了利用烽火传报敌情的方法。这个时期,国家会在军事要塞和通往要塞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都要筑起一座烽火台,连绵不绝。

到了军事实力强大的汉朝,在烽火传递中开始出现了“加密信息”。

烽火台士兵利用特定的形式来传递信息,从而保证了过程中的安全性,为当时汉朝的军事信息传递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为什么战国时候没有信息传播(汉代就已存在加密信号)(1)

一、古代信息传递——烽火与邮驿

早在商代时期的陆路交通已经出现了驱传制度。当时乘车传递的叫驷或者传,乘马传递的叫递或者驿。而后世大多骑马进行信息传递,因此只称驿而不称之为驷。

周代时,为了适应诸侯各国之间社会、军事上活动的需要,每隔一段距离便会设置一座驿站。同时驿站内配套有马车等交通工具,有专人来传递书信以及进行贸易往来运输,至此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信息传递制度。

由此可见,这时的邮驿制度已相当完备,传递消息的速度已经相当迅速了,之后又出现了烽火传递。

当有敌人来边境侵扰时,烽火台上便会一个接一个地燃火传递警报。各路诸侯见到烽火,就要派兵前去击退敌军。

而周代最广为流传的烽火传递信息并不是多么伟大的军事壮举,而是昏君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得褒姒一笑,最终导致政权的覆灭,真是可笑又可叹。

及至汉朝,边防地区的烽火台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按照一定距离划分区域,并且管理非常严密。

为什么战国时候没有信息传播(汉代就已存在加密信号)(2)

并且延地区汉代烽火台遗址中,也发现过大量简册中有各塞间举放烽火的条例,即联防公约,由此可以说明汉代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已经在军队中很普遍了。

在我国古代利用烽火传递消息效率很快。东汉时期,卫、霍二将兵分两路北击匈奴,就是利用烽火为攻击的记号,十几个时辰内就传递到了对方的区域内,为当时的战机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烽火传递信息这种方法,直到明朝和清朝时许多地方还在使用。

除了烽火传递信息以外,古代的邮驿传递也是相当普遍。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各项大同措施更是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传递的发展。

同时嬴政在各个郡县都设立驿站,让专门的官员进行负责此项事务,同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来完善制度。到了汉朝,邮驿制度在某些方面发展的更为完善。

等到了汉代,传递的文书开始分出等级。例如紧急文书需要由特定的人用快马来传递,不得有一丝延误。而需要传阅的文书,则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传递。并且收发文书都要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来进行,如有处理不当的则需负责此项的人来进行担责,可以说是十分严格了。

在纸张并没有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之前,朝廷的文字都是记录在单个竹简和木牍上,之后捆起来以方便保存。

到了传递信息的时候,由于其文书地位的特殊性,都会把文字卷在里面,然后整理好最终在绳子上做好标记,由此可以看出古代传递文件的保密措施已经比较严格了。

在甘肃嘉峪关魏晋慕出土的一块画像砖上,上面描绘了一位信使骑在飞奔的马上,手中拿着文书正在着急的前行。此画灵活再现了当时邮驿传递的盛况。

为什么战国时候没有信息传播(汉代就已存在加密信号)(3)

唐代邮驿得到了空前发展,邮驿制度最为完备。

当时的官方传递路线以长安为原点,向周围扩散,一直到版图的最边缘,距离大约为每隔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最鼎盛的时候全国有驿站上千个,几万名工作人员,并且各驿站建有驿舍,配有专门的交通工具与土地,规模相当庞大。

此种方法传递速度很快,若有紧急的事情,驿马一天便可以传递三百里以上,基本满足当时最紧急信息传递的要求。

唐代的邮驿制度对四邻国家有很大影响。有的接受了唐代的邮驿制度,有的同时接受了邮驿这个名称。

宋代为了强化邮驿工作,实行了两项改革,一是邮驿军事化,二是建立急递铺。

当时全国的军事要道上,每隔十里设一个急递铺。起初规定急递文书每天递送四百里,后来提高到五百里。例如宋朝陆游的诗“铃声从西来,急得濠州书”,这就是指的急递书信。

宋代军事信息传递方面也是有相当严格的制度,天子发给在战场上军士的信息都是直达,其他人一律无权过问。古代传递文书时,还实行一种牌符制度,作为递送文书的证明。

周代使用竹符和铜符,秦汉使用铜符,唐代有银符和纸驿券,宋辽金元时期用木牌和金牌。金牌最急,为皇帝发布的紧急军事文书所用。南宋初年,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把岳飞召回,置于死地。这十二道金牌就是传达皇帝的十二道命令。

为什么战国时候没有信息传播(汉代就已存在加密信号)(4)

这类金牌在考古发掘中曾有发现。中国历史博物馆就陈列一件刻有“火急驰马”四个西夏文字的铜牌,这是西夏驿使传递紧急文书的证件。

明朝和清朝时期的邮驿基本沿用前代的制度。不过驿站更加普遍,使用的驿卒越来越多。到了清朝末年,此项制度才被淘汰,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二、汉代加密技术——烽火传递

汉朝建立以后,经过一段时期的巩固之后,朝廷开始实行扩张领土政策,同时伴随而来的必定是进攻与防御。

从帝国不同地区征召而来的士兵,需作为驻军部队履行一年兵役,他们守卫着一条由泥土或砖块构筑的防线。相当多的堡垒沿着这条路线彼此相望,作为指挥所或驿站,为人们和马匹提供休息处。

在没有书面通信的情况下,任何军队都无法组织或维持正常运转。朝廷不指望所有的边防士兵都能书写,但军官有这种能力。

他们将大部分报告写在狭长的竹木简上,绑在一起后卷起来形成一幅幅卷轴以传递信息。幸运的是,这些官方文书中有许多残简得以保存至今,从而使我们能够了解到汉代上级当局的命令或提交给他们的报告是以何种形式构成的。

这些竹简记载了汉军的组织方式以及驻军的职责和任务,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他们在当时的一些生活与工作情况。

为什么战国时候没有信息传播(汉代就已存在加密信号)(5)

汉代的边防驻军沿着这条防线上的一个个堡垒或烽火台传递信息。也可能是分阶段送到长安或洛阳,这两地分别是西汉和东汉帝国的首都。

传递信息的驿卒开始其预定行程后会严格遵守所制定的日程,他们清楚地知道,其离开驻地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会被记录在案,若延误而无法解释原因,则会受到惩罚。

紧急信息则是通过骑马传递的。为了确保整条路线的直接联系,每个烽火台都将在设定的时间举起旗帜或燃起火把,向其临近的烽火台发出讯息,情况紧急时会使用一组特殊的信号传递军情。

汉代烽火台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利用掩体来进行侦察行动的,第二种是无掩体的烽火台, 主要依靠其强大的烽火台线来传递战场上的消息。

不管是有掩体的烽火台,还是依靠烽火台线的烽火台,其设置位置大都是依靠其有利地形而建造,或在山上,或在河边,并无统一的标准。

同时为了确保可以实时接收到发出的信息,烽火台搭建的位置一般会比较高。但是烽火台的位置也不需要太高,只要能够及时发现敌情就满足需要了。

同时,烽火台设置还要照顾烽火台士兵的日常生活,无论哪个时代水源永远是在外的必需品,因此汉朝烽火台的设立有许多都是沿着水脉而来,以此保障士兵的用水,以及侦察河流中是都有敌军偷袭。

不仅烽火台的位置会影响烽火信号的观察,烽火台之间的相隔的长度也是影响信号传递的一个重要因素。汉代烽火台的间距一直遵循着汉制三、五里设一隧的传统来设置。

为什么战国时候没有信息传播(汉代就已存在加密信号)(6)

而且在汉代烽火台的周围还设有坞这一小型建筑,这为较多士兵提供了休息的地方,以此有更多的精力来进行观察与信息传递。

坞内不仅有许多庇护所让士兵休息, 同时还提供各种军事设施以此来进行防御以及反击。这种集生活与军事于一体的建筑既可以放松士兵的身心,又可以增强其战斗状态,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西汉建筑的坞大多为平房,面积不大,同时,坞墙外还建厕所、牲畜圈、垃圾场等,以此来保证当时士兵的日常生活。

因此,汉代烽火台的搭建是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和传达军事情报,因为烽火台设置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侦察获得信息并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

汉代烽火台设置和建制为烽火台士兵谨候望、传烽火提供了坚实基础。

汉代烽火台传递制度是汉朝军事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但是发挥主要作用的并不是烽火台,而是烽火台上的士兵。

烽火台士兵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观察敌情和传递信息。为确保烽火台信息能够及时发送出去,士兵必须夜以继日的观察,所以说他们和在战场浴血杀敌的士兵相比也并不是轻松多少。

为什么战国时候没有信息传播(汉代就已存在加密信号)(7)

在汉朝统治者的不断完善中,烽火传递逐渐发展出了其独特的“加密信息”,烽火台上的士兵利用燔积薪、举蓬和举苣火的组合来进行多种方式的信息传递,从而对传递的信息进行了加密,而且此举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汉代的烽火台设置为当时的战场信息传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国家的防御战略以及战机方面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可以说烽火传递为大汉的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语

作为汉朝重要的军事防御建筑,烽火台的设立不仅及时的传递了战场上的信息,同时也体现了当时军事家们先进的思想。

正是依靠当时烽火台的“加密信息”传递,战场上的情况以及皇帝的指令才能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送达,从而调整军事策略,为战局的胜利奠定基础。

这种极其富有智慧性的信息传递方法不仅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作用,时至今日,对于当下我们的军事防御以及军事交流同样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为什么战国时候没有信息传播(汉代就已存在加密信号)(8)

参考文献:

《汉书》

《汉边塞守御器备考略》

《汉代蓬火制度探索》

《居延烽火考述———兼论古代烽号的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