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是晚清时期的重要将领,他在清廷中统领重兵,深受道光和咸丰两位皇帝的宠信。

清朝的僧格林沁是谁杀死的(杀死晚清最强悍蒙古将领僧格林沁的那个少年)(1)

(僧格林沁旧照)

僧格林沁一生参与了无数战争,战功卓著。1855年,由于击败太平天国北伐军,并生擒林凤祥和李开芳两人,僧格林沁成功晋升亲王。不过,在1860年与英法联军的作战中,僧格林沁连败于天津、张家湾、八里桥,招致了主和派大臣的埋怨。最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僧格林沁也被革去爵位。

虽然被革爵,但僧格林沁依然是清廷中不可或缺的统兵大将。同年,由于直隶、山东等地捻军起义,僧格林沁被恢复爵位,迅速前往战场平乱。

殊不知,这一次的平乱,也使得这位晚清名将丢掉了性命。而且更加窝囊的是,他竟然在麦田里,被捻军一个叫张皮绠一少年轻松割下脑袋。这是怎么回事呢?割下僧格林沁的张皮绠,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在剿捻初期,僧格林沁率领蒙古骑兵和五省兵力多次击败捻军,先后招降和打散捻军近三十万人。尽管捻军损失惨重,但他们却非常顽强,始终没有被完全剿灭。

当时的清廷中,除了僧格林沁外,镇压农民起义最厉害的就要数曾国藩了。由于捻军迟迟没有被消灭,清廷决定派刚刚平定了南方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国藩北上,协助僧格林沁剿捻。

清朝的僧格林沁是谁杀死的(杀死晚清最强悍蒙古将领僧格林沁的那个少年)(2)

(曾国藩画像)

僧格林沁向来看不起汉军将领。在他看来,曾国藩北上无疑是对他的侮辱。于是,急于求成的僧格林沁决定,加快消灭捻军的进度,一定要在曾国藩军队到达之前完成任务。

也正是由于他的急切心情,僧格林沁被捻军将领张宗禹引入了山东曹州高楼寨,遭到了捻军的完全包围。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捻军盟主张乐行已经被僧格林沁抓住,并处以了凌迟之刑,而在曹州统领捻军的张宗禹,正是张乐行的侄子。也正是由于叔父的惨死,张宗禹对僧格林沁可谓恨之入骨。此次包围僧格林沁,他更是憋了一股劲,发誓定要将其斩杀。

僧格林沁在中计后损失惨重,本来他是指望着顽强抵抗等待救兵,但由于捻军冲杀的势头太过凶猛,僧格林沁估摸着自己可能守不住。无奈之下,他选择了放手一搏,带领部队杀出重围。

僧格林沁没能创造奇迹,在突围到吴家店一带时,他已经伤得无法再骑马,于是只能潜伏于麦田之中。

清朝的僧格林沁是谁杀死的(杀死晚清最强悍蒙古将领僧格林沁的那个少年)(3)

(张皮绠剧照)

​张宗禹赶来之后,便下令部队开始了大范围的地毯式搜索,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最终,年仅16岁的捻军将士张皮绠,在麦田中发现了一名身穿黄马褂的清军将领。他也不知道是谁,二话不说,上去就给了清将一刀,结果了那人的性命。张皮绠将清将的帽、珠、花翎穿戴在了身上,回到军中复命。经过确认,那名清将正是僧格林沁。

叱咤风云的僧格林沁,就这样死在了一个无名小卒的手上。

张皮绠杀死僧格林沁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清廷上下一片震惊。尽管张皮绠此人名不见经传,但清廷依然下达了高额悬赏,要为僧格林沁报仇。

捻军失败之后,张皮绠由于名声太大,不得不选择退隐山林并隐姓埋名。他给自己改名为张凌云,不仅娶妻生子,还开了个粮坊,过上了平常人的生活。对于杀死僧格林沁一事,张皮绠向来是绝口不提。毕竟祸从口出,他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一次他在与粮坊伙计喝酒的时候,由于多喝了两杯,便讲起了自己当年斩杀僧格林沁一事。结果此事很快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的耳目探知。张皮绠全家被抓,自己也被凌迟处死。

(参考资料:《清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