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Intel推出了Pentium II处理器的继任者——Pentium III处理器。
- PentiumIII诞生 -
最初推出的代号为Katmai的PentiumIII仍然沿用了上一代Pentium II处理器的Slot 1封装,架构方面仍然沿用了自Pentium Pro开始使用的P6架构,改进了一级缓存,但二级缓存仍然是半速。不过由于SSE指令集的引入,使得Pentium III的性能又一次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上。
- 矿渣之殇 -
之后,在新世纪到来的2000年,随着代号为铜矿(Coppermine)的新一代Pentium III处理器推出,Intel的CPU再次回到了传统的Socket插槽,当然也有采用Slot 1接口的版本。不过这次采用的是被称为FC-PGA的封装方式,而且并没有加上顶盖,处理器核心是直接与散热器表面接触的,其实就跟现在的笔记本CPU是一样的。但这就造成了在玩家们更换散热器时非常容易损坏核心。
而性能方面,一方面由于制程的更新,铜矿的频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Intel重新设计了内核,并加入了256K全速二级缓存,使其同频性能提升了30%左右。由于两方面原因,其性能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功耗也相对较低。
然而之所以铜矿CPU会一直被玩家们记住,是因为著名的“矿渣”事件。2000年,Intel和AMD正在卯足劲为抢先发布人类历史上第一颗1GHz主频的CPU而准备新品,然而AMD终于拔得了头筹,抢先英特尔发布了1GHz主频的Athlon速龙处理器。
当惯了老大的Intel自然很不爽,于是匆匆推出了1.13GHz的奔腾3处理器,结果刚一发售就因为存在问题,最终导致大面积召回,这下Intel就更丢脸了,这批铜矿处理器也被人们称作“矿渣”。于是英特尔决定提前祭出他们的大杀器——奔腾4,不过关于它,我们下次再聊。
在铜矿失败之后,Intel匆匆忙忙祭出了高频低能的奔腾4,但在笔记本和刀片服务器上,高频低能的奔腾4显然是难当大任的,于是经典的图拉丁核心便应运而生。
- 末路狂花图拉丁 -
Tualatin图拉丁,这个名字在中国的DIYer当中可谓是如雷贯耳,也许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图拉丁,但你一定听说过这三个字。
2001年,采用180nm制程的初代奔腾4已经上市,但很快习惯了主频即性能的人们发现这玩意性能低的吓人,功耗却高得可怕。但与此同时,Intel却低调发布了一款全新的Pentium III-S处理器,其内核代号叫做“Tualatin图拉丁”。
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由于采用130nm工艺制造,搭载512KB的全速二级缓存,这颗奔腾3家族的新丁在性能方面对当年的新王奔腾4进行了花式吊打,作为对比,当年的奔腾4采用180nm工艺制造,仅有可怜的256KB缓存。而更可怕的是,拥有更高性能的图拉丁P3-S处理器功耗甚至不到同样性能的奔腾4的一半,仅仅需要一个小巧玲珑的风扇就可以很好的控制温度,飘哥当年甚至用过一款AMD 462平台的纯铜散热器长期无风扇进行使用(当年AMD和Intel散热扣具是通用的)。而奔腾4则需要一个相当巨大的散热器才能控制的住它的热情。
然而Intel曾公开表示过Socket370平台是技术落后的平台,需要被淘汰,然而P3-S的强大表现算是狂扇Intel自己耳光。这可怎么办呢,辛苦研发出来的新处理器,难道说不卖就不卖了?显然老奸巨猾的Intel也舍不得这颗优秀的处理器核心,于是P3-S被强行转向服务器平台,价格直冲云霄,另一部分完整核心的图拉丁则用来做笔记本CPU。毕竟Intel搞得那个奔腾4啊,发热太大,根本塞不进笔记本(当然后期的奔腾4也塞进去过,但飘哥家里有一台,有机会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那台笔记本的恐怖散热)。
但如果只是这样,图拉丁也就难成一代经典了,毕竟当年的P3-S价格就跟如今的E5一样昂贵,并不是普通玩家买得起的。于是,接下来,让图拉丁核心永载史册的一款CPU就此诞生了——
图拉丁赛扬
▽
这可能是历史上相对性能最强的赛扬处理器。这次Intel并没有疯狂阉割这颗处理器的规格,仅仅是把二级缓存砍掉一半变成256KB,跟名义上的桌面版P3-T保持相同,外频从133MHz降到100MHz而已(反正都能超的,怕什么)。然后这颗“赛扬”成功实现了对当年的旗舰处理器奔腾4的反杀……这是个什么感觉呢,就是你买了颗7900X,回家之后发现人家买的G4560比你的7900X性能更好,功耗居然还更低……
图拉丁彻底的教育了当年的DIY玩家,性能绝对不能只看频率,否则会被坑很惨。不过Intel自然也不能容忍这种以下犯上的骚操作,于是一方面忙着阉割新推出的奔腾4,准备推出新(keng)一(die)代赛扬,另一方面通过对主板芯片组的限制来防止图拉丁赛扬的性能过于强劲。当时Intel官方搭配图拉丁赛扬的主板只有815ET、815EPT(当然有些老主板比如440BX也可以通过转接卡用上图拉丁,但性能会更差),但它们都只能支持老旧的SDRAM内存,而且容量最高也只支持512MB,性能相比于奔腾4平台的DDR内存要差很多。
而且奔腾4支持双通道内存,但图拉丁平台并不支持,这样就进一步拉开了差距。但即使是这样,图拉丁赛扬的同频性能仍然将奔腾4吊起来打。更何况还有VIA、SIS等厂商生产的芯片组,最高支持到DDR 266内存的它们有效的提升了图拉丁平台的上限,使得当年的奔腾4更加无地自容。
但如果只是核心效率高,图拉丁赛扬还不至于这么经典,可以说图拉丁赛扬是第一款因为硬改出名的CPU。当年的玩家发现图拉丁核心的超频性能非常优秀,默认频率1.0、1.1甚至1.2的图拉丁赛扬都可以轻松从100的外频超频到133外频,也就是直接提升三分之一的性能!可以说当外频达到133MHz的时候,这颗赛扬其实就是奔腾3!毕竟它的缓存容量甚至跟当时的旗舰奔腾4是一样的。但当时有些主板并不能通过BIOS超频到133MHz的外频,于是有玩家发现可以通过硬改背面的针脚来骗过主板,让其识别为133MHz的外频来开机,这样的超频性能幅度巨大又十分稳定。后来玩家发现电压也可以通过修改针脚的通断来决定,于是硬改图拉丁一时成风,在玩家当中成为了真正的神U,也成为了真正的“性价比”的代名词。
后来过了很多年,仍然有很多老玩家沉迷于图拉丁平台,当年高高在上的P3-S处理器也变得廉价,于是他们用当年的双路主板搭配两颗图拉丁P3-S处理器,并进行超频。飘哥还记得当年图吧有过双路P3-S超频大战E2140的帖子,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搜搜看当年的图吧是怎样的氛围。
飘哥的DIY之路也是从图拉丁平台开始的。我的第一台电脑就是一台图拉丁赛扬1.3搭配微星815EPT的台式机,是家里淘汰下来给我的,后来一路升级到了P3-S 1.4GHz TA1 512MB内存 6600GT的配置,并顺利通关了极品飞车9,然后在我上初二的时候这部机器才终于退役,想想还真是……令人怀念的一段时光啊。
而后来,被Intel雪藏的图拉丁和其背后的以色列开发团队将这个架构变成了笔记本独占的奔腾M处理器,再后来这个架构又回到了台式机平台,并终于以一个新名字涅槃重生——酷睿2。图拉丁吧的存在也终于让图拉丁这个名字永垂不朽,变成了真正的经典。
- 被人遗忘的Timna -
Timna是Intel在1999年3月公开的整合型芯片计划名称。这也是英特尔首次尝试将CPU、芯片组、GPU等整合至同一芯片上。跟奔腾3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它也来自于Intel的以色列团队,所以其的研发代号“Timna”实际上是以色列一个小城市名。
Timna的CPU部分实际设计上非常接近铜矿。相较于Celeron与810芯片组19.8瓦的功耗,Timna仅使用15.2瓦的电力。其内存控制器原本是针对Rambus内存(RDRAM)所设计的。但Rambus内存当年的价格比今天的DDR4还贵,所以后来Intel为它加上了SDRAM的支持,但增加的方式并非重新设计内存控制器,而是加入了一个“内存编译器”,也就是相当于一个转换器的作用,结果导致其CPU部分性能严重受损,比当年的赛扬还慢……而其整合的S3 Savage 4显示核心也很烂,于是终于这个造价不低的产品最终胎死腹中,除了2000年台北电脑展展出的样品之外应该已经没法找到了。事实上,就连知道它的人都非常少(也许这篇文章发出之后能多一点23333),但有一点事实无法抹去,Timna才是现在那些APU和带核显的Core i系列真正的老祖宗。
奔腾3时代之前的Intel一直是无可争议的老大,其产品就意味着CPU领域的标准,但AMD终于领先其推出1GHz处理器,而且性能上也毫不落后,这就彻底让Intel慌了阵脚,于是昏招频出的Intel度过了最灰暗的21世纪前五年,接下来的故事也直接导致了奔腾品牌彻底走向崩坏。
不过2000年之后,奔腾这个品牌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下礼拜五飘哥就来为你讲讲,奔腾这个满载辉煌的品牌是怎样由盛转衰的。
▼
戳图片传送至往期精彩
喜欢我们的推送别忘了点一个顶
向亲朋好友推荐一下我们的文章
或者赞赏一下
我们下期再见啦!
▼戳阅读原文传送至科技年轮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