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饮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记账与账目核算,并不涉及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不能够适应现代餐饮业市场发展的需求。资金的运转和财务关系比较混乱,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以及严格的内部控制和决策的分析。低水平的管理,造成了成本过高和资源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过程中不注重对整个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分析,不能够及时发现风险。

2、责任落实不到位,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餐饮业一般只重视企业的管理,财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偏低;聘请的会计人员都不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财务管理理念淡薄;对于计算机的操作不够熟练,不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财务管理;职位设置不够完善,职责落实不到位,许多餐饮企业的会计与出纳人员从事相同的工作,会计与出纳的职责不明确,当出现问题的时候相互推诿,甚至由一个人担任两个职位,严重的影响了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对于餐饮业来说,原料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企业的采购员与验货员不单独设立,也不进行岗位轮换,存在严重的作假现象,比如采购的原料质量较差,虚报采购的数量。

3、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不完善

首先,采购的物资价格过高。对于大量的需要集中采购的物资采取单一供销商供应,提供的货物的价格一般情况下要高于市场批发价;并且单一的供应商极易导致供货不及时,原材料(蔬菜和肉制品)质量较差等情况。其次,餐饮业的保管人员不能够及时对仓库进行核算,导致了采购的数量不能够跟需求相持平。对于酒水、油料、鱼肉、米面以及蔬菜等原材料核算单位不统一,导致账目混乱。再次,对于库存的核算不及时,不能够及时处理快要过期的产品,易导致原料变质与霉烂,造成了原料的浪费。

二、餐饮财务存在的问题:

1、餐饮业不注重全面预算

许多餐饮企业不注重全面预算,预算只是停留在财务预算,完全忽略了非财务预算。首先,企业不能够利用全面预算来掌握战略目标的实施状况,造成了企业的财务、食物以及人力等资源的浪费。不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地调整经营策略。在淡季的时候,餐饮业由于缺乏有效的经营策略会存在严重的亏损。其次,餐饮企业编制的预算不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以致在市场经济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战略。

2、内部控制执行不完善

许多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并没有具体到餐饮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一方面,对于原料的采购、菜价的调控、服务业务的扩宽等环节仍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强,不能够结合市场的变化以及消费人群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够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此外,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内部控制贯彻不够彻底,不能够涉及到企业的各部门,各岗位。存在大量的不按预算操作的现象。

3、账目管理混乱,核算不及时

许多餐饮企业将财产明细账与原材料流水账混在一起。对于餐饮业而言会存在大量的低值易耗品,许多企业没有对此设立单独的明细账。原始凭证缺失严重,原始凭证与登记的账目不相符。财务记账十分不规范存在原始凭证的修改,不能够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目核算不及时,造成了明细账目与总账目不相符。由于核算的不及时造成了大量的坏账、死账现象。对于鲜活食物不能够及时地做好核算,出现大量的过期变质食物。核算周期比较长,不能及时地发现资金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餐饮财务管理:

1、财务机构设置层次化

财务管理涉及资金流向的每一个环节,从采购到加工、到销售、到资金回笼、再到采购,都渗透着财务管理。资金的循环过程称作供应链体系,供应链体系是否高效有序运转,决定着餐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合理的财务机构设置是资金链高效运转能否实现的前提。

餐饮行业的财务机构设置一般根据不同的规模、等级和内部管理的需要而制定,没有固定一成不变的模式。对于高档餐饮酒店来说,应分两个层次来进行财务管理,即集团统一资金调配及绩效管理与分店收入成本控制管理。财务结构设置也相应采用分层式,集团财务总部负责资金管理、重大投资活动分析、成本收入控制制度的设计、内部审计和经营业绩评价;各分店财务部可分为四部分:会计核算、信贷管理、成本费用控制、采购供应。这样设置便于了解商业、市场行情,降低经营成本,防止滥用资金和积压物资。

二、成本费用管理标准化

财务部下设的成本控制部直属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管理,负责对整个的成本费用控制、毛利率的调整、成本核算、合理库存量的调整等。成本费用控制部的工作范围就是成本费用核算和监督,包括餐饮成本、人工费用、低值易耗品与洗涤费用、能源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对于餐饮成本而言,餐厅菜单上的每一道菜肴,都必须有一份标准的成本核算单,又称“菜单工程”。控制中心应与经验丰富的厨师共同完成每一份菜肴的所有原料、辅助配料的分量预算,制作菜肴成本卡。但菜肴的成本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分店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性和原料、辅料采购价格的变化对菜肴成本卡适当作出调整。成本费用控制部要据此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发现有不正常的成本讯号,应向厨师长提出预警,同时出具成本异常情况表,为厨部成本控制管理的分析提供有效的依据,以切实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

对部分常规性的、需求量大的原材料采购,可以采取集中定向采购,如与该类原材料的源头供应基地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等措施,来降低原料的采购成本。高档酒店的费用控制对总成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可以采用预算管理方式,将各项费用预算分解到部门,重视考核的过程,具体可依靠对部门或人员实行激励机制来实现,目的是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合理有效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成本费用控制部应履行好监督的职责,并为绩效奖惩提供合理依据。

三、收入坏账控制精细化

对收入的确定是餐馆十分重要的工作,一般来说,餐厅收款员下班后,他们的收款机要由夜班核数员去清机,清机号码和钥匙交夜班专人掌握,清机的同时打印出当班收入报告及收款员的值班报告。当天的收入报告第二天早上报告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经过双重审核后,收入的入账、结账的及时性大大提高,也能防止跑账漏账现象的发生。

此外,高档酒店可能因承办宴席或单位会餐等存在大客户较多,对应收账款的授权和信用期实行严格控制,同时加强和客户的联系,尽量做到服务与回款不脱节,最大限度的减少酒店损失。

四、资金管理程序化

酒店对现金流量的控制与管理十分重视,“现金为王”的理念深入人心,应由财务总部集中管理资金的统收统支,内部控制程序严谨又十分清晰。财务部对库存现金(含银行存款)要求必须每日盘点,并向财务总监提交《每日现金流量表》。现金的盘点由日审人员进行监督,保证库存现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财务部应按规定每月编制现金流量计划与供应商付款计划,并向总经理报告付款情况,以保证现金按规定计划流动。对酒店现金的支付也应进行严格审查,根据不同的管理审批权限,逐项逐级进行审批,缺一项现金都不能支付出去;特别是对于涉及大额资金支付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

餐饮财务管理培训课件(餐饮财务和控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