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玻璃”这个词是我国老一代司机的杰出“发明”,50-60年代有些原来开大卡车,后来又开了小汽车的老司机,发现开大卡车与开小汽车会有明显不同的速度感,而又不能用他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于是就认为是老外(当时的小汽车都是外国货)在小汽车上用了什么高科技玻璃,可以减速,从而创造了“减速玻璃”这个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挡风玻璃减速是啥原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挡风玻璃减速是啥原理(老司机口中的减速玻璃)

挡风玻璃减速是啥原理

减速玻璃”这个词是我国老一代司机的杰出“发明”,50-60年代有些原来开大卡车,后来又开了小汽车的老司机,发现开大卡车与开小汽车会有明显不同的速度感,而又不能用他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于是就认为是老外(当时的小汽车都是外国货)在小汽车上用了什么高科技玻璃,可以减速,从而创造了“减速玻璃”这个词。

其实,“减速玻璃”是一种视觉误差现象,并不是产品命名。造成这种视觉误差的原因,是不够平整的玻璃所造成不规则的光折射。随着现代玻璃工业的技术发展,车挡风玻璃的工艺日新月异,但有些商家拿这种名词偷换概念对产品进行炒作。

人们开车产生速度感不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视觉误差

在不同的位置观看相同运动速度的物体,会有截然不同的速度感,这就是视觉误差。开不同的车会有不同的视野,也会产生不同的速度感。比如小汽车与公交车,由于公交车前挡玻璃几乎是垂直的,人的座位又高,驾驶员可以看到离车头很近的路面,自然就感觉快。而小车就不一样了,小车不仅有较长的车头,为了美观和减小风阻,前挡玻璃都是倾斜安装的,而且斜度还较大,座位就比较靠后,这样人离车头的距离就远了。

车辆的稳定性

同样的车,在路面质量很差的乡村道路上开40km的时速就会感觉很快。因为此时除了车辆的前进运动外,还叠加了许多因车辆颠簸而造成的不规则的晃动,使人的眼睛捕捉外面的景物变得困难,给你的感觉就是“快”。而到了平坦的高速公路,那种不规则的晃动就基本上消失了,即使开100km的时速也觉得很慢。可见车辆行驶越平稳就越有慢的感觉。高档车毫无疑问有更好的减震效果,行驶起来更加平稳,感觉也就不那么快了。

玻璃的质量

好的玻璃要跟没有玻璃一样,这样看外面的景物就不会有形变,感觉就舒服。如果玻璃质量不好,透过玻璃看外面的景物就会产生变形,给运动物体叠加了一种由于变形而产生的恍惚,就容易使驾驶员视觉疲劳,给你快的感觉。

汽车在设计之初最基本的理念是需要将汽车上所有配置配件传达给驾驶者的各种路况、天气情况、光线等等所有信息必须尽量准确且清晰,这是基本,如果你物理以及物理里面的光学方面知识学的没问题的话,那么如果汽车玻璃存在光的折射而影响驾驶者对于速度出现偏差,那么这将违背玻璃的光线折射等原理。

所以,其实减速玻璃并不能让外界景物的运动看起来比实际更慢,而是看起来和实际速度一致——和没有玻璃时一模一样,因此所谓减速玻璃准确的名字应该叫“不增速玻璃”。它很准确地矫正了玻璃在厚度、平面度上的误差,并且做到了玻璃材质成分的充分均质,保证各处的折射率相同。目前,国内的悬浮列车、高铁动车组为了防止旅客晕车,都是装置了这种所谓的“减速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