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集省电、轻薄、柔性等优势于一身,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得OLED得天下。全球面板行业群雄逐鹿,三星显示器公司、LG Display、京东方、维信诺等皆斥巨资不断加码OLED,抢占OLED市场机遇。
OLED屏的关键原料被垄断在国内OLED显示屏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被国外企业所扼杀的危机。据相关资料显示,到2021年,美,日,韩,德等国外厂商占据了世界OLED材料的大部分市场。
就拿光刻胶来说,光刻胶在面板产业中的主要用途就是辅助面板上的彩屏,不过这种光刻胶目前被日韩公司垄断,像住友化学、JSR、LG化学等外资公司都是光刻胶的独占鳌头。另外,高精度的掩模板依然是依靠进口,根据公开资料,世界上八大掩膜制造商中,有七家是国外公司,比如日本SKE,韩国LG,美国PKL。
毫无疑问,关键材料被外资企业垄断,这对国内OLED面板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必须要打破这种垄断。
那为什么OLED屏幕的原料会被垄断?一方面,日、韩三美公司在显示屏行业起步较早,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并且在OLED材料上形成了一个核心的专利壁垒,使得国内厂商难以突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
而OLED材料的研发周期较长,研发资金投入也较大,因此仍需与下游产业链合作。而那些小型的化工公司,在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之后,也就放弃了对材料的研究。
因此,在OLED材料方面,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企业集群,难以突破。
中小尺寸OLED争霸在中小尺寸面板的产业链中,手机是最核心的终端产品。目前,在智能手机的LTPS(低温多晶硅) LCD(液晶)面板出货量上,深天马位列全球第一,最高占比约27%;而在OLED面板领域,三星仍一骑绝尘。2022年第一季度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排名中,三星显示的市场份额约69.2%,下滑5%。
尽管三星显示具有先发优势,但近年来国内面板厂商正在加大输出OLED产能,通过技术、效率、敏捷度等多方面的提升夺取其市场份额。在OLED领域,国内厂商在未来2-3年内有望达到韩国厂商水平,虽然在刚性OLED领域韩国厂商实力强劲,但是在柔性OLED方面,大家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
随着国内OLED面板厂的产能释放以及终端品牌对国内OLED面板厂的认可度提升,国内OLED面板厂的市场份额也逐步提升。2022年一季度中国大陆厂商的OLED面板出货量约3350万片,同比增长24.7%,其全球市占率约为23.9%,同比增长约6个百分点。
当前,OLED的全球竞赛正在加剧,并且伴随着周期性供需波动。
中国的OLED产业对比韩国,未来胜出在哪在三星与LG深陷OLED技术纠纷时,有百余名韩国工程师选择了跳槽BOE。在获得更高薪资的同时,他们也为中国正在投建的OLED产线出了不少力。
目前OLED最大的两家生产商是同属韩系的三星和LG,三星在小尺寸OLED面板生产领域目前占据着绝对霸主地位。从2007年三星量产第一块AMOLED屏,恰逢智能手机行业刚刚兴起,到2008年三星首次在智能手机上应用OLED屏幕,此后智能手机行业成为OLED的主要市场。
如今,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上三星占有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其年产能近数亿片,目前众多手机厂商需三星供货。LG主要生产电视用中大尺寸OLED面板,可谓一枝独秀。
国内方面,目前京东方在AMOLED屏上也是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三星,到去年12月份的时候,已经实现了单月千万级的出货量,还成为了iPhone的屏幕供应商。TCL华星,2021年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仅上半年华星整个OLED的出货已经超过了2020全年,市占率提升到了全球第四,2022年想必有更好的增长局面。
据市场研究机构对OLED发展梳理,三星显示器公司几乎垄断了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2017年的份额为90%以上。然而去年一季度,其份额已降至73.2%——LG Display为14.3,京东方7.3%,华星光电2.4%。
据预测,韩企份额或于2022年滑落至60%以内,而中企有望跃升至27%。另在大型OLED面板市场方面,LG仍占据着相当优势的地位。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与韩国中小型OLED面板制造商相比,中国企业一直试图吸引更多韩国工程师加盟。综上所述,中国的OLED产业前景非常良好,将来是有一定希望超越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