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见这样一则报道,五年前的温州一家鞋厂,发生了一起命案,杀人凶手竟是一名柔柔弱弱的妇女,她叫孙XX,亲手砍死了自己的丈夫。原本是四个孩子的父母,养育孩子本应是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因为丈夫的不担当、出轨和家暴,最后妻子不再沉默,选择了结束生活。

从记者的采访中了解到,孙XX结婚前就已经发现丈夫的恶习,因为传统的思想束缚,没有重新选择婚姻,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有多少夫妻只是走在一起,为了孩子,选择默默忍受,在我们国家,上一辈这样的家庭太多了,外人看来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可能很多已是貌合神离了。

一个人孤独久真会有问题吗(有些人只是走在一起)(1)

薛忆沩,湖南人,现居蒙特利尔。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遗弃》,2012年获年度十大好书奖;短篇小说集《不肯离去的海豚》《流动的房间》《首战告捷》等。常年居住在国外,虽然经常和母亲电话联系,可母亲仍然是空巢老人。

薛忆沩的《空巢》,讲述了一名女知识分子遭遇电信诈骗的扭曲的一天生活经历,原形是自己母亲的真实故事,通过故事,揭示空巢老人异化的一生,以及在当代社会里,他们的孤独,渴望被关注,发出了“救救老人”的呐喊。

一个人孤独久真会有问题吗(有些人只是走在一起)(2)

许多普通人的婚姻生活,仅仅是为了孩子,或是为了生活,放弃了很多,其实早已注定了“空巢”生活的结局。

文中的我,从婚姻生活开始的第一天起,就发现其实彼此根本合不来,有时甚至幻想着老公是自己的初恋情人该多好。他们不仅仅是在生活习惯上有差异,甚至在人生追求上也有冲突。生活的空虚,让他们感觉家就是一个空巢。

上面列举的案例,孙XX老公对家庭的不担当,对亲人的不呵护,其实家庭也早已名存实亡。发生惨案之前,孙XX就是生活在空壳的家里。

一个人孤独久真会有问题吗(有些人只是走在一起)(3)

人的心是世界上最矛盾的东西,它有时很野,想到处飞,但它最平凡最深邃的需要却是一个憩息地,那就是另一颗心。

许多年前,父母家一个老邻居,一对老夫妻,男主人那年得了癌症,一个多月后,人就没了。在得知他将不久于人世时,男人对老伴说,这一辈子他过得很窝囊,甚至很恨她。原因是老伴太过于节俭,从没让他吃一顿新鲜蔬菜,每次买的菜都是一大堆挑出来的廉价菜……

男人走了,剩下老太婆天天以泪洗面,男人活着的时候没有把他放在心上,他甚至在家可以忽略不计,当老太婆后诲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在浮躁的社会里,有些人只是匆匆的过客,而"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视“清白”为生命的老先进,甚至为了名声,在特殊的“那些年”,我会和父母划清界限,虽然多年以后,知道母亲从未责备自己,但心里仍有深深的内疚。

在我“空巢”生活里,给我带来很多关怀和细心照顾的小雷,讽刺性的在看守所出现,小说在最后,揭示了"空巢”老人生活的现状和焦虑,发出“救救老人”的呼声。

既然梦想照不进现实,那就让现实照进梦想吧。

老人适当的适应,学会新的生活方式。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视频:女儿和女婿回家看望单亲妈妈,妈妈很想和孩子们说会话,可孩子们一人一部手机各自埋头忙自己,全然不顾妈妈的感受。妈妈无奈自制一手机框模型,把自己框进去,用这样的方法求关注,看后心里多么酸楚。

我国老龄委预测,2015年至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一千万左右,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到70%,发展老龄服务事业,是应对老龄化和空巢化的重要手段。

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到浙江一图书馆,一年当中为老年人做的活动就达五千次,解决空巢家庭问题,需要个人、社区、社会、政府共同努力,是综合性问题。

小说中通过出租车司机和自己父亲的故事,从刚开始“他看见我烦,我看见他也烦",都不想见到彼此,到突然某一天认识到“我们和亲人是见一天少一天”,每天都过去陪父亲说说话,陪他走完人生最后时光的亲身经历,告诫年轻人多关心老人,多理解老人,多给予老人精神上的关怀。

,